趙孟頫書法玉石字「燕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Prompt:

生成2個3D中文字符號「燕子」的楷書趙孟頫書法藝術化表達,由玉石材質製成,具有精緻光澤,排列在淡色背景上。

根據楷書趙孟頫書法字「燕子」:2字的正確意思,正確的筆順動畫,刀鋒下筆位置,正確的部首間架結構,正確的筆劃粗細、長短、大小、角度、輕重、比例,將這垂直一行的2個字雕刻出來。

趙孟頫的書法特色

  • 復古創新,承晉唐古法
  • 楷書端莊秀麗,骨力內蘊
  • 行書瀟灑飄逸,溫潤華滋
  • 各體兼擅,融會貫通
  • 強調「書畫同源」以書入畫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是中國宋末元初的書畫大家與文人領袖,在書法、繪畫、詩文、篆刻等領域皆有極高成就。他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後裔,南宋滅亡後,選擇仕元,官至翰林學士承旨,死後追封為魏國公,諡文敏。 🎨 藝術成就與影響 - 書法:精通行書與楷書,創立「趙體」,主張「書畫同法」,對後世影響深遠。 - 繪畫:開創元代文人畫風,代表作如《鵲華秋色圖》,風格清雅自然,反璞歸真。 - 詩文:詩風屬「宗唐得古」,著有《松雪齋集》。 - 篆刻:以「元朱文」著稱,在印學上也有獨到見解。 🏛️ 文化地位 他被譽為元代「文人畫」的奠基者之一,與高克恭李衎商琦並稱「元初四大家」。在書法上則與鮮于樞、鄧文原並列「元初三大家」。



什麼是「書畫同源」?

「書畫同源」是中國藝術史上的重要概念,強調書法與繪畫在起源、工具、技法和美學追求上的共通性。而趙孟頫之所以被視為「書畫同源」理論的重要實踐者和推動者,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理論的提倡與實踐

趙孟頫明確提出了「書畫本來同」的觀點。他曾在其畫作《秀石疏林圖卷》中題跋:「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於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

這段話直接闡明了他的核心思想:

  •  「石如飛白」:畫石頭的筆法如同書法中的「飛白」,即運筆時筆畫中留有枯白,表現出蒼勁的質感。
  • 木如籀」:畫樹木的筆法,尤其是枯木,如同篆書(籀文)的筆觸,強調筆力的厚重與圓潤。
  • 寫竹還於八法通」:畫竹子,特別是墨竹,要通曉書法中的「永字八法」,即用書法的筆法來表現竹子的形態與神韻。

趙孟頫不僅在理論上提出,更在實際創作中大量運用書法筆法來作畫,將書法用筆的精髓融入到繪畫中,使得繪畫不再只是描摹物象,而是兼具書寫性與意趣,大大提升了文人畫的地位。

二、對文人畫的影響

趙孟頫在元代倡導「復古」,他認為繪畫應當追求古意,並將繪畫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即「寫」畫而非「畫」畫。這種觀念的轉變,使得文人畫更強調畫家的修養、學識與筆墨功力,而非僅僅是寫實技巧。他以書法入畫,強調筆墨的表現力使得線條的運用在繪畫中佔據了核心地位,展現出高度的藝術性和抽象性。

他的畫作,如《鵲華秋色圖》、《枯木竹石圖》等,都清晰地展現了書法用筆的特點。這種將書法筆墨技巧直接應用於繪畫的實踐,對後世的文人畫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確立了「詩書畫印」一體的文人畫標準格式。

三、承先啟後的地位

儘管「書畫同源」的思想在趙孟頫之前就已存在,例如唐代的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就曾提出,認為文字與繪畫的起源都與「象形」有關,且用筆有共通之處。然而,趙孟頫將這種理論從抽象的層面提升到具體的操作技術層面,通過自身的創作實踐,將書法筆法直接融入繪畫,使「書畫同源」不再僅是學術討論,而是可見的、可學習的創作方法。

趙孟頫在「書畫同源」上的貢獻,在於他不僅是一個理論的闡述者,更是一個身體力行的實踐者。他以其卓越的藝術成就和理論影響力,深刻地改變了中國繪畫的發展方向,使得書法與繪畫的關係達到前所未有的融合,為後世文人畫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C3
309會員
522內容數
圖生文、文生文、文生圖、圖生圖
EC3的其他內容
2025/07/13
以下是一些富含粒線體營養素的食物與飲品,它們能幫助提升細胞能量代謝、抗氧化能力,並促進粒線體修復與功能: 🌿 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 這些食物能中和自由基,保護粒線體免受氧化傷害: 藍莓、黑莓、草莓:富含花青素 深綠色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藍,含有葉綠素與硝酸鹽 番茄、紅蘿蔔:含有茄紅素與β-
2025/07/13
以下是一些富含粒線體營養素的食物與飲品,它們能幫助提升細胞能量代謝、抗氧化能力,並促進粒線體修復與功能: 🌿 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 這些食物能中和自由基,保護粒線體免受氧化傷害: 藍莓、黑莓、草莓:富含花青素 深綠色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藍,含有葉綠素與硝酸鹽 番茄、紅蘿蔔:含有茄紅素與β-
2025/07/10
甲骨文與金文都是極具文化深度的古文字體系,它們的差異反映出不同時代的書寫材質、技術演進,以及審美傾向。以下是兩者的主要差異: 📜 1. 書寫材質與用途 甲骨文:刻於龜甲與獸骨,用於占卜記錄(商代晚期最盛) 材質硬,因此筆劃較直且深刻,帶有雕鑿感 多用於王室禮儀與占卜記錄,語言較正式且略帶神
2025/07/10
甲骨文與金文都是極具文化深度的古文字體系,它們的差異反映出不同時代的書寫材質、技術演進,以及審美傾向。以下是兩者的主要差異: 📜 1. 書寫材質與用途 甲骨文:刻於龜甲與獸骨,用於占卜記錄(商代晚期最盛) 材質硬,因此筆劃較直且深刻,帶有雕鑿感 多用於王室禮儀與占卜記錄,語言較正式且略帶神
2025/07/09
Prompt: 生成 1個3D古代甲骨文文字符號「若」的雕刻藝術化表達,由拋光紅銅材質製成,具有精緻光澤,排列在白色背景上。 工具:Chatgpt
Thumbnail
2025/07/09
Prompt: 生成 1個3D古代甲骨文文字符號「若」的雕刻藝術化表達,由拋光紅銅材質製成,具有精緻光澤,排列在白色背景上。 工具:Chatgpt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2.2 虛字 一 北宋錢塘僧人文瑩撰寫了一部筆記體野史《湘山野錄》,凡三卷,記載了一段不知真假的趙匡胤和趙普的對話﹕ 太祖皇帝將展外城,幸朱雀門,親自規畫,獨趙韓王普時從幸。上指門額問普曰:「何不只書『朱雀門』,須著『之』字安用?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2.2 虛字 一 北宋錢塘僧人文瑩撰寫了一部筆記體野史《湘山野錄》,凡三卷,記載了一段不知真假的趙匡胤和趙普的對話﹕ 太祖皇帝將展外城,幸朱雀門,親自規畫,獨趙韓王普時從幸。上指門額問普曰:「何不只書『朱雀門』,須著『之』字安用?
Thumbnail
立刻、馬上。《晉書.卷九二.文苑傳.左思傳》:「造齊都賦,一年乃成。復欲賦三都,……遂構思十年,門庭藩溷,皆著筆紙,遇得一句,即便疏之。」
Thumbnail
立刻、馬上。《晉書.卷九二.文苑傳.左思傳》:「造齊都賦,一年乃成。復欲賦三都,……遂構思十年,門庭藩溷,皆著筆紙,遇得一句,即便疏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元代龍泉窯外銷陶瓷的特徵及製作工藝,從歷史演變和技術特點進行了詳細描述。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元代龍泉窯外銷陶瓷的特徵及製作工藝,從歷史演變和技術特點進行了詳細描述。
Thumbnail
作者:張心龍 出版社: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6月 二版十一刷
Thumbnail
作者:張心龍 出版社: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6月 二版十一刷
Thumbnail
《石州慢·和趙見獨書事,見獨善鼓琴》宋 王之道 天迥樓高,日長院靜,琴聲幽咽iat。(迥hing6) 昵昵恩情,切切言語,似傷離別piat。(昵nit8) 子期何處,漫高山流水,又逐新聲徹Tiat8(thiat)。(漫 buan7/ban7,逐tiok8/tik8) 彷彿江上移舟,聽琵琶悽切
Thumbnail
《石州慢·和趙見獨書事,見獨善鼓琴》宋 王之道 天迥樓高,日長院靜,琴聲幽咽iat。(迥hing6) 昵昵恩情,切切言語,似傷離別piat。(昵nit8) 子期何處,漫高山流水,又逐新聲徹Tiat8(thiat)。(漫 buan7/ban7,逐tiok8/tik8) 彷彿江上移舟,聽琵琶悽切
Thumbnail
回台灣後,跑去彰化員林學書法。是朋友的老師,在員林教書法十幾年了。告訴老師想學趙孟頫的小行書,因此從前赤壁賦練起。帶了一枝狼毫,結果太粗,寫起來也不挺。老師走過來說:「我看看。」
Thumbnail
回台灣後,跑去彰化員林學書法。是朋友的老師,在員林教書法十幾年了。告訴老師想學趙孟頫的小行書,因此從前赤壁賦練起。帶了一枝狼毫,結果太粗,寫起來也不挺。老師走過來說:「我看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