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四日,在韓國被稱為「銀色情人節」(Silver Day),這是戀人們互訴衷情、宣示承諾的節日。根據當地風俗,情侶會選在這一天,將彼此正式介紹給雙方父母,象徵關係邁向穩定與長久。銀飾——特別是銀戒——便成了彼此約定的信物,其質地溫潤、不易腐蝕,恰如情感中所追尋的恆久與純粹。 在西方文化中,「銀婚」代表二十五年攜手相伴的里程碑,同樣訴說著堅持與守候的可貴。銀色或許不如金色耀眼,卻因歷經歲月的洗鍊而愈見其光華——正如一段關係,若能穿越平淡與風霜,便能在日常之中綻放不凡的榮耀。 然而,當我們談論「約定」,若僅止於情感與儀式的表層,仍未觸及其真正的深度。在信仰的視野中,約定不僅是人與人之間的協議,更是人與神之間的神聖契合。聖經所揭示的,是一位守約施慈愛的神——從挪亞、亞伯拉罕、摩西,以至於耶穌基督,整部《聖經》皆貫穿著神與人立約的主題。祂以誠信立約,以慈愛持守,呼召人進入一個活潑的關係,而非冷冰的制度。 特別是婚姻,在信仰傳統中被視為「聖約」(Covenant),並非僅為法律上的契約或情感的憑據,而是一種在神面前所立、由神見證的盟約。先知瑪拉基提醒說:「她雖是你的配偶,又是你盟約的妻,你卻以詭詐待她」(瑪拉基書2:14)。這節經文點出,破壞婚姻不只是對人的不忠,更是對神所立聖約的虧負。 聖約的本質,在於彼此的委身、捨己與信實。這不只是情感的維繫,更是靈魂的鍛造。正如保羅在《以弗所書》中所言,丈夫當愛妻子,如同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弗5:25)。在這樣的愛中,我們學習饒恕與忍耐,操練謙卑與忠誠,並在平凡日子裡實踐彼此成全的真義。 銀色情人節,雖出自流行文化的創意,卻意外地觸及人心深處對「穩定關係」的渴望。在這個關係流動化、承諾輕薄化的時代,我們更應珍惜每一個願意「立約」的時刻,因為每一次真誠的承諾,都是對真理的回應,是對神聖價值的回應。 在這個象徵約定的日子,我願靜靜自省:我曾向誰許下承諾?又是否仍願忠實守候?我是否還記得那起初的愛與初次的誓言?對伴侶、對家庭、對神——我是否仍願謙卑守約,忠信同行? 願我們所立的每一份約定,無論是在情感中、婚姻中,或信仰中,都如銀一般,在歲月的淬鍊中愈顯光輝;願我們的婚約,不只是今生的陪伴,更成為如同聖約般的見證——一段在神恩中孕育的愛之旅程,在人間書寫永恆的回響。

AI生成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