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xt Engineering:The Next Software Paradigm Shift

Seasu-avatar-img
發佈於AI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在AI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軟體開發領域正迎來一場根本性的轉變。隨著大型語言模型(LLMs)在企業應用中的普及,傳統的「Prompt Engineering」已經不足以滿足複雜的業務需求。如今,一個新的概念正在崛起——Context Engineering,它不僅重新定義了我們與AI系統互動的方式,更可能成為下一個軟體開發的重要典範轉移。

raw-image

什麼是 Paradigm Shift?

Paradigm Shift(典範轉移)是指在某一領域內,基本觀念、信念、價值、方法或規則發生根本性變化的過程^1。這個概念最早由美國科學哲學家湯瑪斯·庫恩在其著作《科學革命的結構》中提出,原本用來解釋科學史上重大理論變革的現象。

在軟體開發領域,我們已經見證了多次重要的典範轉移。從早期的大型主機運算到個人電腦時代,從單機軟體到網路應用,從瀑布式開發到敏捷開發,每一次轉移都帶來了開發方式的根本性改變^1

典範轉移的核心特徵包括:

革命性改變:不是漸進式的改良,而是根本性的、顛覆性的變革。過去的知識和經驗可能不再適用,甚至成為障礙。

廣泛影響:雖然起源於特定領域,但會影響整個行業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模式。

新舊並存期:在轉移過程中,新舊典範會有一段時間的並存,直到新典範完全取代舊典範^1

Context Engineering 的定義

Context Engineering 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它專注於設計和建構動態系統,以正確的格式提供正確的資訊和工具,使大型語言模型能夠合理地完成任務^2。與傳統的 Prompt Engineering 相比,Context Engineering 代表了一個更加系統化和全面的方法論。

Shopify CEO Tobi Lütke 對此概念的定義是:「提供所有上下文讓 LLM 能合理解決任務的藝術」^3。而 OpenAI 前創辦成員 Andrej Karpathy 則將其比喻為:「LLM 就像新型作業系統,模型是 CPU,而 Context window 就是 RAM。Context engineering 是精巧地把對的資訊在對的時機塞進 context window 的微妙藝術與科學」^3

Context Engineering 的核心組成要素

Context Engineering 包含了多個關鍵組成部分,這些要素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資訊生態系統^1

系統指令(System Instructions):定義 AI 模型的行為和風格,包括角色設定和規則約束。

用戶輸入(User Input):使用者的請求、問題或指令。

狀態和歷史(State/History):當前對話的聊天歷史,包含所有使用者和模型的回應,形成「短期記憶」。

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跨對話的持久知識庫,包含學習到的使用者偏好、過去對話摘要等。

檢索資訊(Retrieved Information):透過 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從外部資源獲取的相關資訊。

可用工具(Available Tools):所有可呼叫的函數或工具定義。

結構化輸出(Structured Output):定義模型回應格式,例如 JSON 或 XML。

全域狀態(Global State):在多步驟 Agent 或工作流程中的全域變數、任務進度等^3

與 Prompt Engineering 的差異

Context Engineering 與 Prompt Engineering 的根本差異在於範圍和深度^4

Prompt Engineering

  • 專注於巧妙的措辭和特定的表達方式
  • 侷限於如何表達任務
  • 就像給某人一張便條紙

Context Engineering

  • 提供全面上下文的完整系統
  • 包含文件、範例、規則、模式和驗證
  • 就像撰寫一個包含所有細節的完整劇本

Context Engineering 是否只適用於 Software?

雖然 Context Engineering 這個術語源於軟體開發和 AI 領域,但其核心概念和應用遠遠超出了軟體開發的範疇。這個概念實際上適用於任何需要在特定上下文中進行決策和執行任務的領域。

非軟體領域的應用

商業決策和企業智慧:Context Engineering 的概念正在商業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企業可以建立 Context Engines 來整合來自不同部門的數據,為高階主管提供更準確的決策支援^6。例如,在考慮重大產品發布時,系統可以結合行銷數據、供應鏈資訊和財務預測,提供全面的商業影響評估。

醫療保健:在醫療領域,Context Engineering 正在改變醫療行銷和患者護理的方式^7^9。醫療保健行銷人員可以運用上下文工程來確保廣告在相關內容旁邊顯示,例如在討論感冒治療的部落格上投放藥物廣告,從而達到更好的行銷效果。

教育領域:Context Engineering 在教育中的應用體現在個人化學習系統中^10。例如,Duolingo Max 使用 GPT-4 根據學習者的錯誤和偏好生成上下文化的回饋和課程支援。

金融服務:在金融領域,Context Engineering 幫助財富管理顧問為客戶提供個人化的投資建議^11。系統可以結合市場數據、客戶投資組合、監管要求和關係歷史,生成原本需要數小時跨部門會議才能編制的洞察。

跨領域的核心原則

Context Engineering 的核心原則在不同領域都是相通的^12

資訊整合:無論是軟體開發還是商業決策,都需要整合來自多個來源的資訊。

動態適應:系統需要能夠根據當前狀況和需求動態調整上下文。

個人化:提供符合特定用戶或情境需求的客製化體驗。

時效性:確保在正確的時機提供正確的資訊。

工程教育中的 Context

值得注意的是,「Context Engineering」概念在工程教育領域早已存在^14^16。在工程教育中,學習上下文是指促進理解並在其中學習知識和技能的文化環境和氛圍。CDIO(構思-設計-實施-運作)方法論強調,產品、過程或系統的生命週期應該是工程教育的上下文,而不是內容。

系統思維的普遍性

Context Engineering 本質上是一種系統思維方法^11,它強調:

整體性:不是孤立地處理單個問題,而是考慮整個系統的相互作用。

動態性:系統需要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和需求。

可擴展性:解決方案必須能夠隨著組織或需求的增長而擴展。

可靠性:系統需要提供一致且可預測的結果。

因此,Context Engineering 不僅僅是一個軟體概念,它代表了一種新的工作方法論和思維模式,可以應用於任何需要在複雜環境中進行智慧決策的領域。隨著 AI 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可以預期看到 Context Engineering 在更多領域中的創新應用。

Context Engineering 的出現標誌著我們正在經歷一個重要的典範轉移——從簡單的提示工程轉向全面的上下文系統設計。這不僅改變了我們與 AI 系統互動的方式,更為各個領域的創新和效率提升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Generated by Perplexity on 2025-07-1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easu 的小角落
3會員
31內容數
這裡是我跟不同的 AI 問東問西的結果,個人覺得不錯的就記錄下來了。 隱約的覺得未來必須當一個會問問題人,才可以跟 AI 們好好的一起過日子~ 畢竟我們對這個世界的了解總是如滄海一粟啊~
Seasu 的小角落的其他內容
2025/06/14
Vibe Coding 正在顛覆傳統程式開發模式,這種由 OpenAI 共同創辦人 Andrej Karpathy 在 2025 年提出的全新開發範式,讓開發者能夠用自然語言描述需求,由 AI 自動生成程式碼。這種「氛圍式程式設計」不僅降低了軟體開發門檻,更讓非專業的人也能透過 AI 開發應用程式。
Thumbnail
2025/06/14
Vibe Coding 正在顛覆傳統程式開發模式,這種由 OpenAI 共同創辦人 Andrej Karpathy 在 2025 年提出的全新開發範式,讓開發者能夠用自然語言描述需求,由 AI 自動生成程式碼。這種「氛圍式程式設計」不僅降低了軟體開發門檻,更讓非專業的人也能透過 AI 開發應用程式。
Thumbnail
2025/06/13
長期以來,新創圈的技術人總是嘲笑「點子王」——只有點子,卻要找團隊來實現的人。現在看來,他們的時代即將到來。
2025/06/13
長期以來,新創圈的技術人總是嘲笑「點子王」——只有點子,卻要找團隊來實現的人。現在看來,他們的時代即將到來。
2025/06/10
引言 在 2025 年,隨著人工智慧(AI)和虛擬技術的飛速發展,NVIDIA Omniverse 成為了 3D 設計、模擬和協作領域的突破性平台。這個基於 Universal Scene Description (OpenUSD) 和 NVIDIA RTX 技術的平台,正在重新定義工業設計、娛樂
Thumbnail
2025/06/10
引言 在 2025 年,隨著人工智慧(AI)和虛擬技術的飛速發展,NVIDIA Omniverse 成為了 3D 設計、模擬和協作領域的突破性平台。這個基於 Universal Scene Description (OpenUSD) 和 NVIDIA RTX 技術的平台,正在重新定義工業設計、娛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數位時代,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數據處理需求。為了應對這些挑戰,企業紛紛建立自己的大型語言模型(LLM),利用大量數據進行訓練,讓模型能夠理解並生成自然語言,從而實現人機協作,優化業務流程並提升客戶體驗。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數位時代,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數據處理需求。為了應對這些挑戰,企業紛紛建立自己的大型語言模型(LLM),利用大量數據進行訓練,讓模型能夠理解並生成自然語言,從而實現人機協作,優化業務流程並提升客戶體驗。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發展的技術時代,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和機器學習 Machine Learning 已成為推動業務創新和增長的重要力量。從改善客戶服務到優化運營流程,AI和ML的應用範圍日益廣泛,為企業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機會。企業又可如何利用AI和ML提升業務呢?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發展的技術時代,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和機器學習 Machine Learning 已成為推動業務創新和增長的重要力量。從改善客戶服務到優化運營流程,AI和ML的應用範圍日益廣泛,為企業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機會。企業又可如何利用AI和ML提升業務呢?
Thumbnail
本文談及資料科學的領域與分工。首先是建造一個AI的研發流程,資料收集到 AI 模型訓練的過程,AI經歷這一切流程被創造出來並產生價值;再來本文也提及在這個領域中的各種腳色、資料工程師、數據庫工程師、資料科學家和資料分析師的各種介紹。並且強調跨領域合作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談及資料科學的領域與分工。首先是建造一個AI的研發流程,資料收集到 AI 模型訓練的過程,AI經歷這一切流程被創造出來並產生價值;再來本文也提及在這個領域中的各種腳色、資料工程師、數據庫工程師、資料科學家和資料分析師的各種介紹。並且強調跨領域合作的重要性。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了多智能體系統(MAS)在生成式AI領域中的應用,以及GenAI對於AI_MCU和Software defined hardware的影響。文章還總結了SDH設計模式對數據科學和人工智能時代的影響,並提供了有關GenAI的一些額外信息。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了多智能體系統(MAS)在生成式AI領域中的應用,以及GenAI對於AI_MCU和Software defined hardware的影響。文章還總結了SDH設計模式對數據科學和人工智能時代的影響,並提供了有關GenAI的一些額外信息。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的未來展望 在當今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工智慧(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從自動駕駛汽車到精準醫療,AI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其潛力無限。然而,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必須關注其對社會、經濟和倫理的影響。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的未來展望 在當今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工智慧(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從自動駕駛汽車到精準醫療,AI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其潛力無限。然而,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必須關注其對社會、經濟和倫理的影響。
Thumbnail
AI 對於這個世界絕對是全新的幫助,也有明確的商業模式 你再也不需要請人寫文案,照片和影像可以即時產出 對於語言和世界的理銞也會變得快速 這一切都在快速地改變世界當中 但其危險的是,隱隱約約有著要泡沬化的步調
Thumbnail
AI 對於這個世界絕對是全新的幫助,也有明確的商業模式 你再也不需要請人寫文案,照片和影像可以即時產出 對於語言和世界的理銞也會變得快速 這一切都在快速地改變世界當中 但其危險的是,隱隱約約有著要泡沬化的步調
Thumbnail
2023年底以來,語言模型發展面臨著價格上漲、更新減緩和公司內部變動的局面,這些變化似乎意味著語言模型的發展受到了人為的控制和限制。
Thumbnail
2023年底以來,語言模型發展面臨著價格上漲、更新減緩和公司內部變動的局面,這些變化似乎意味著語言模型的發展受到了人為的控制和限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