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walk of life】化學工程師:AI 和前輩,誰的專業判斷更可靠?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這次和「續幕」的主持人阿薛一起討論他的工作——化學工程師。

以下內容由 ChatGPT 產出。

近期想要嘗試看看 AI 的產出效果,還請諸位看倌包涵。


化學工程師的基本工作流程

  • 設計工廠的製造流程
  • 工作五大步驟
    • 了解客戶需求與物質特性(含實驗數據)
    • 使用軟體模擬生產流程
    • 製程設計(設備規格、材質與配置)
    • 發包設備製造
    • 試車調整製程參數,確保符合需求

實驗與AI的結合

  • 實驗用以取得物質的基本物理特性,難以完全由AI取代
  • 實驗過程中已部分使用自動化機器人設備
  • AI可加速材料配方開發,預測配比結果,節省大量時間

模擬軟體與AI的應用

  • 現有模擬軟體基於理論模型,忽略現實複雜變因
  • AI可結合現場生產數據,修正模擬參數,形成混合模型(Hybrid Model)
  • AI有潛力替代昂貴軟體,讓客戶以較低成本了解整體製程運作

工廠管理與AI輔助

  • 無人機搭配影像辨識與紅外線偵測,監控工廠運作與潛在危險
    • 減少人力巡檢的風險與疏漏

AI 對工作環節的改變

  • 實驗、模擬軟體、部分製程優化可由AI輔助甚至取代
  • 製程設計高度依賴經驗與公司機密,難以被AI取代
  • 試車及現場操作仍需人工實際介入

AI工具對學習與工作效率的影響

  • AI幫助快速取得龐大專業知識,縮短學習曲線
    • 但AI目前對最新研究論文的搜尋與理解仍有限,甚至可能編造虛假來源
    • AI與內容產權的法律爭議
  • 過度依賴數位工具可能導致記憶力或專業判斷力下降
  • 面對客戶仍需展現專業與即時判斷能力,維持信任感

ChatGPT 認為 AI 在化工場域可以協助之處

🔬 一、實驗與研發流程的加速與優化

1. 材料組合與反應預測

  • AI 可用於預測材料組合的性質與反應結果,協助化學工程師在早期就淘汰不具潛力的組合,縮短試錯時間。
  • 特別在新材料、新藥物或新催化劑研發上,AI 可以節省數月甚至數年的研究時間。

2. 自動化實驗平台控制

  • 整合機器手臂與 AI 的自動化實驗室可以 24 小時運作、平行進行實驗、快速產出資料,再由 AI 分析結果、調整下一輪條件。

🧪 二、製程模擬與製程設計優化

1. 智慧製程模擬(Hybrid Modeling)

  • 傳統模擬軟體需人為設定許多參數,而 AI 可以學習實際生產數據,建構更符合現實的數據驅動模型,克服傳統模型無法涵蓋所有複雜條件的限制。

2. 製程設計建議與異常預警

  • AI 可協助生成或優化流程配置,並針對長時間運轉的生產線進行異常行為偵測與預測,提前預警設備失效或品質異常

🏭 三、現場操作與維護安全性提升

1. 智慧監控系統與 AI 巡檢

  • 整合感測器、攝影機與 AI,能即時分析設備運作狀態、氣體濃度、溫度變化等,即時通報潛在風險。也可以用無人機搭載影像辨識進行高危險區域巡檢。

2. 預防性維護(Predictive Maintenance)

  • AI 能分析歷史設備資料並預測何時可能出現問題,提前安排保養或更換零件,減少停機損失。

📚 四、知識管理與工程師輔助

1. 文件摘要與資料搜尋推薦系統

  • AI 可輔助工程師快速從大量論文、手冊、操作記錄中找出重點或建議操作參數,提升決策效率。

2. 新手教育與技術傳承

  • 資深工程師的經驗難以傳承,AI 可用於建立知識庫或互動式教學系統,幫助新進人員更快上手。

💡 五、永續與創新應用

1. 能源效率與碳排管理

  • AI 可持續追蹤能源使用、廢熱回收效率、碳排放量,並找出最優化參數組合來提升整體能源效率、達成 ESG 目標

2. 廢水與排放處理優化

  • 在水處理與廢氣管理中,AI 可根據不同進料條件自動調整處理策略,節省藥劑、降低污染風險

🚫 AI 難以完全取代的部分

  • 製程設計的關鍵判斷與經驗值:許多設計判斷仰賴直覺與經驗,AI 難以完全理解工廠背景或內部 know-how。
  • 現場溝通與跨部門協作:AI 難以取代工程師與工人、廠務、品管等不同單位間的溝通與協調角色。
  • 倫理與責任判斷:工程決策涉及安全與成本平衡時,仍需人類負責任的判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點燃知識火炬,走出資訊洞穴
51會員
193內容數
分享閱讀、旅遊還有數位素養內容
2025/07/14
耀陞從小五開始學習程式,過去的熱情在程式教學,也曾經擔任程式家教,並開設小班制,教同齡人學習寫程式。後來成立了重啟人生品牌,擔任生涯顧問,希望幫助學生找到人生方向。 除了生涯探索的大主軸,也討論了一些科技有關的思考和新知。
Thumbnail
2025/07/14
耀陞從小五開始學習程式,過去的熱情在程式教學,也曾經擔任程式家教,並開設小班制,教同齡人學習寫程式。後來成立了重啟人生品牌,擔任生涯顧問,希望幫助學生找到人生方向。 除了生涯探索的大主軸,也討論了一些科技有關的思考和新知。
Thumbnail
2025/06/25
這一次邀請的是獨立新聞編輯阿諺。 阿諺在獨立媒體擔任編輯工作,也經營自己的 podcast 頻道敘事圈。
Thumbnail
2025/06/25
這一次邀請的是獨立新聞編輯阿諺。 阿諺在獨立媒體擔任編輯工作,也經營自己的 podcast 頻道敘事圈。
Thumbnail
2025/05/16
這次邀請到的是在公家單位中任職的約僱人員姿宇。 姿宇提到,自己進入公司的一年多以來,有過三次業務內容調動。面對職務變動,公務人員必須要盡快調適自己。 面對進行中的數位化趨勢,公務體系也應該要更積極的應對技術變化。
Thumbnail
2025/05/16
這次邀請到的是在公家單位中任職的約僱人員姿宇。 姿宇提到,自己進入公司的一年多以來,有過三次業務內容調動。面對職務變動,公務人員必須要盡快調適自己。 面對進行中的數位化趨勢,公務體系也應該要更積極的應對技術變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生成式AI與以創意為生的「廣告人」,有可能和平共處嗎?使用AI工具幫客戶做行銷企畫,會不會有「偷吃步」的嫌疑?
Thumbnail
生成式AI與以創意為生的「廣告人」,有可能和平共處嗎?使用AI工具幫客戶做行銷企畫,會不會有「偷吃步」的嫌疑?
Thumbnail
科技發達,AI智能也越來越發達。 蠢孩子,我每篇小說的圖片都是用AI製作的唷!!
Thumbnail
科技發達,AI智能也越來越發達。 蠢孩子,我每篇小說的圖片都是用AI製作的唷!!
Thumbnail
本文談及資料科學的領域與分工。首先是建造一個AI的研發流程,資料收集到 AI 模型訓練的過程,AI經歷這一切流程被創造出來並產生價值;再來本文也提及在這個領域中的各種腳色、資料工程師、數據庫工程師、資料科學家和資料分析師的各種介紹。並且強調跨領域合作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談及資料科學的領域與分工。首先是建造一個AI的研發流程,資料收集到 AI 模型訓練的過程,AI經歷這一切流程被創造出來並產生價值;再來本文也提及在這個領域中的各種腳色、資料工程師、數據庫工程師、資料科學家和資料分析師的各種介紹。並且強調跨領域合作的重要性。
Thumbnail
AI 履歷、AI 自傳、AI 找工作是近期很熱門的應用,但 AI 自傳要如何實現?身為產品經理要如何設計這個功能?如何套用到履歷編輯器內?這篇想分享我過往的產品發想經歷。
Thumbnail
AI 履歷、AI 自傳、AI 找工作是近期很熱門的應用,但 AI 自傳要如何實現?身為產品經理要如何設計這個功能?如何套用到履歷編輯器內?這篇想分享我過往的產品發想經歷。
Thumbnail
如何運用A I這個工具,以人為本,不是讓AI主導你的人生。
Thumbnail
如何運用A I這個工具,以人為本,不是讓AI主導你的人生。
Thumbnail
0. 剛發現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侯秘書長是強者我同學夫人,他在聯發科搞AI,買股票找誰大家應該知道。 1. 推動AI融入課程(尤其在人社領域)最大的困難和挑戰在於心態mindset的轉變,要由‘人機(二元)對立’換成‘人機協作’。 2. 絕大部分教學現場的問題來自於1.,比如質疑AI會取代人、著
Thumbnail
0. 剛發現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侯秘書長是強者我同學夫人,他在聯發科搞AI,買股票找誰大家應該知道。 1. 推動AI融入課程(尤其在人社領域)最大的困難和挑戰在於心態mindset的轉變,要由‘人機(二元)對立’換成‘人機協作’。 2. 絕大部分教學現場的問題來自於1.,比如質疑AI會取代人、著
Thumbnail
AI軟體工程師Devin的誕生引發了對於AI在軟體開發領域未來角色的討論,以及對於AI和人類工程師如何更好地合作的思考。文章反映了不同人對於技術進步可能帶來的社會變化和工作機會減少的擔憂,並提出技術進步可能帶來的新挑戰和機會。
Thumbnail
AI軟體工程師Devin的誕生引發了對於AI在軟體開發領域未來角色的討論,以及對於AI和人類工程師如何更好地合作的思考。文章反映了不同人對於技術進步可能帶來的社會變化和工作機會減少的擔憂,並提出技術進步可能帶來的新挑戰和機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