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Y〕螢幕是調味,不是主食:我家學齡前的3C使用選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by twins Mommy|不是反對3C,而是相信真正讓孩子成長的,是書本、陪伴與選擇的空間

在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我其實從來不是想當「零螢幕戰士」。但我心裡一直有一個清楚的信念:我希望孩子的學前生活,是用探索與陪伴堆疊出來的,而不是讓電視與卡通填滿的。

這不是證明我做得多好,只是我單純地希望,在這段無可取代的童年裡,孩子做的是有意義的事,不是無止盡的被動觀看。


🍼 2歲以前,我們怎麼陪孩子不靠螢幕?

在2歲以前,我們幾乎完全不讓孩子接觸電視與3C。

我們讀繪本、玩教具、在家唱歌跳舞、偶爾出門探索。雖然有時會累,但那種「真實相處」的日子,反而讓孩子的感受力與語言反應特別快,也讓我們的連結很深。


📺 2歲後,我讓影片成為「學習的延伸」

滿2歲後,我才開始引入教學性影片,而且會刻意選擇跟閱讀書本有關的內容,例如:

  • 英語兒歌
  • 自然科學繪本的搭配的影片
  • 書中故事改編的短片

這些影片的角色不是主角,只是補充。看完後我們會回到書本,一起再翻一次、講講剛才影片裡看到的內容。

我希望影片是一個「印象加深的媒介」,不是單純的新鮮刺激。


⏳ 有規則才有自由:我們怎麼訂「影片時間表」

2歲半後,我們大概一週會看2~3次影片,或者完全沒看也沒關係。每次控制在半小時最多1小時,內容限定、時間限定。

我會跟他們說:「等今天的事情都完成,如果還有空,我們就來看一段。」

這樣的過程,孩子慢慢學會:螢幕不是想看就看,而是生活中經過選擇、安排後的調味劑


📱 他們知道有手機、電視,也會視訊,但不迷戀

我們不是一個完全不碰3C的家庭。孩子知道手機電視是什麼,也會偶爾跟外婆用手機視訊。他們也知道手機可以找影片播到電視,有時會說想看學校的跳舞歌曲。

但我更重視的是,他們看待這些東西的態度:不是著迷,也不依賴。他們知道,那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 孩子更愛我講故事,而不是動畫影片

有趣的是,有時我準備了動畫或影片,孩子反而沒興趣,會轉頭對我說:「媽媽你講就好。」

我這才更深刻體會到——孩子真正喜歡的,是我們的陪伴與互動,而不是那些華麗的畫面。

我講的故事有停頓、有聲音變化、有眼神接觸、有笑聲,這些細節,是影片無法取代的。


🏫 學校也有螢幕,家裡反而要更不一樣

我們也理解,現在很多幼兒園本來就會使用影片做為教學工具,像是播放舞蹈歌、自然課內容、故事動畫等。這些媒介不是壞事,只要掌握好時間與內容,影片其實可以成為學習的一環。

但正因為孩子在校也會接觸螢幕,所以我更希望家裡成為另一種空間:少一點螢幕、多一點真實互動、多一點身體與想像力的運用。


🍽 螢幕可以加,但不能喧賓奪主

我一直覺得,3C不是絕對的敵人,問題是我們怎麼使用它。

在我們家,電視影片只是調味劑,可以加一點提味,但不一定非加不可;真正的主食,是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發問、自己觀察,加上我們願意陪在身邊一起看、一起聊、一起走過。

這樣的組合,才是我心中理想的學前生活樣貌。


💬 寫在最後

每個家庭的方式不同,我不認為這是唯一正確的選擇,但這是我們思考後、實踐中慢慢找到的平衡。

孩子的學前歲月不會重來,我想讓這段時間,是用「有溫度的學習」而不是「被動的吸收」堆起來的。

如果你也正在摸索怎麼和3C和平共處、怎麼安排有質感的親子時間,也許我們可以互相交流、慢慢找到屬於自己家的節奏。🌿

你們家的螢幕使用有什麼小原則嗎?也歡迎留言分享你們家的節奏,一起慢慢找出屬於我們的親子日常。

👉 twins Mommy 的育兒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wins Mommy
2會員
40內容數
我是雙寶媽 twins Mommy。 財金背景,曾在傳產與國貿業務十餘年,透過 IVF 擁有龍鳳胎,人生進入育兒與早療新章。在身分轉換中,我開始紀錄生活、反思教育,分享每一位媽媽在拉扯中尋找自己的真實歷程。
twins Mommy的其他內容
2025/07/05
孩子的興趣可能只是短暫的,家長要懂得把握黃金期,持續陪伴才能點燃熱情。我從小主動學才藝,學了之後發現自己不喜歡,也主動選擇放棄,父母全程尊重。才藝學習不一定要學到精通,更重要的是陪孩子探索,讓他們學會欣賞,也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2025/07/05
孩子的興趣可能只是短暫的,家長要懂得把握黃金期,持續陪伴才能點燃熱情。我從小主動學才藝,學了之後發現自己不喜歡,也主動選擇放棄,父母全程尊重。才藝學習不一定要學到精通,更重要的是陪孩子探索,讓他們學會欣賞,也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2025/06/27
幼兒園怎麼選才適合自家孩子?本篇深入比較傳統制、蒙特梭利、華德福、瑞吉歐、主題式五大教學體系,並分享真實蒙特梭利與華德福案例,提醒家長選園前要考慮經濟、銜接、投入心力,避免影響孩子未來適應。
2025/06/27
幼兒園怎麼選才適合自家孩子?本篇深入比較傳統制、蒙特梭利、華德福、瑞吉歐、主題式五大教學體系,並分享真實蒙特梭利與華德福案例,提醒家長選園前要考慮經濟、銜接、投入心力,避免影響孩子未來適應。
2025/06/27
與其買包羅萬象卻讀不完的百科全書,不如選擇孩子願意反覆閱讀的主題書。透過「一本書一個主題」的學習方式,孩子能更深入理解,慢慢吸收,印象更深。選書不只為孩子,更要大人也覺得有趣,陪孩子一起學習,才是真正有效的閱讀。
2025/06/27
與其買包羅萬象卻讀不完的百科全書,不如選擇孩子願意反覆閱讀的主題書。透過「一本書一個主題」的學習方式,孩子能更深入理解,慢慢吸收,印象更深。選書不只為孩子,更要大人也覺得有趣,陪孩子一起學習,才是真正有效的閱讀。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讓小孩提早學英文,必須在以親子關係為優先、尊重沉默期、不強逼填鴨、讓孩子自由玩樂、豐富的聽說環境... 這些前提之下,才是有益的。重要的不是起跑的時間點,而是充分理解孩子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順應天然優勢,因勢利導。
Thumbnail
讓小孩提早學英文,必須在以親子關係為優先、尊重沉默期、不強逼填鴨、讓孩子自由玩樂、豐富的聽說環境... 這些前提之下,才是有益的。重要的不是起跑的時間點,而是充分理解孩子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順應天然優勢,因勢利導。
Thumbnail
教養孩子自動自發學習是現代父母的重要課題。這篇文章提供瞭如何透過講故事來培養孩子創造力的建議。文章涵蓋了多種情境下的教養技巧,適合想要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父母參考。
Thumbnail
教養孩子自動自發學習是現代父母的重要課題。這篇文章提供瞭如何透過講故事來培養孩子創造力的建議。文章涵蓋了多種情境下的教養技巧,適合想要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父母參考。
Thumbnail
數位時代下,電子設備已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本文探討如何有效管理孩子的屏幕時間,幫助家長平衡孩子的學習與娛樂。
Thumbnail
數位時代下,電子設備已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本文探討如何有效管理孩子的屏幕時間,幫助家長平衡孩子的學習與娛樂。
Thumbnail
C媽分享了自己從孩子出生到3歲間所購入的書籍,涵蓋了黑白書、布書、洗澡書、硬紙書以及繪本等。她分享了每個階段適合的書籍種類以及推薦的書籍,以供父母們選擇適合孩子的讀物。
Thumbnail
C媽分享了自己從孩子出生到3歲間所購入的書籍,涵蓋了黑白書、布書、洗澡書、硬紙書以及繪本等。她分享了每個階段適合的書籍種類以及推薦的書籍,以供父母們選擇適合孩子的讀物。
Thumbnail
現在的孩子從出生後眼晴能對焦開始,就處在於一個「你不怕他不看,只擔心他看太多」的時代,視覺圖像之多、取得之容易是人類歷史中前所未見的。 孩子從小有些父母帶出去吃飯,就是放一台平板/手機在孩子面前,讓他不吵鬧。國小階段就讓孩子帶手機去學校,說好聽點是聯絡孩子方便,但現在與老師的群組一大堆、學校的
Thumbnail
現在的孩子從出生後眼晴能對焦開始,就處在於一個「你不怕他不看,只擔心他看太多」的時代,視覺圖像之多、取得之容易是人類歷史中前所未見的。 孩子從小有些父母帶出去吃飯,就是放一台平板/手機在孩子面前,讓他不吵鬧。國小階段就讓孩子帶手機去學校,說好聽點是聯絡孩子方便,但現在與老師的群組一大堆、學校的
Thumbnail
陪伴孩子不僅是一份責任,更是一種無價的禮物。透過親子共讀、戶外活動以及遊戲互動,培養孩子的多元興趣與能力。在這個使用科技的時代,選擇親子共度的高質量時間,給予孩子更多關愛和安全感。
Thumbnail
陪伴孩子不僅是一份責任,更是一種無價的禮物。透過親子共讀、戶外活動以及遊戲互動,培養孩子的多元興趣與能力。在這個使用科技的時代,選擇親子共度的高質量時間,給予孩子更多關愛和安全感。
Thumbnail
每個孩子喜歡的主題不同,做自己喜歡的事,學習效果會很好哦!
Thumbnail
每個孩子喜歡的主題不同,做自己喜歡的事,學習效果會很好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