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 twins Mommy|雙寶育兒日常
你真的知道,孩子喜歡一件事,是短暫興趣,還是真心熱愛嗎?
有時候,孩子一時對數字、一首歌、一個才藝充滿興趣,過沒多久就不玩了。幼兒的好奇心,有時真的只是短暫的火花。
👉 如果家長在這時沒有持續輸入,這個興趣很快就會消退。
👉 抓住孩子的黃金窗口期,持續陪伴,才能讓火花慢慢點燃。
但現代父母真的很忙,很多人選擇外包才藝、課程體驗。
✅ 外包沒錯,但若只是「去過」、「試過」,沒有持續,最後可能什麼也沒留下
❌ 更怕的是,父母自己沒時間,卻把學習壓力全推給孩子,變成另一種填鴨式學習
🚫 家長常見誤區:以為「有興趣=一定要學到精通」
很多家長會陷入一個誤區:
「孩子有興趣,那我是不是要讓他一定學會?一定要堅持下去?」
其實不是這樣的。有時候,孩子只是喜歡接觸、喜歡玩、喜歡嘗試,不代表他一定要走到很專業。
才藝有時候不是為了比賽,也不是為了表現,而是陪孩子探索世界的過程。
我的親身經驗:喜歡 ≠ 真正的興趣
我小時候學過很多才藝:🎹鋼琴、🎨美術、🧮心算、🖌️書法……這些才藝,全部都是我自己主動跟父母說想學的。
我至少都有學習超過半年到兩年的時間,算是都有學得一些心得。但有趣的是,有些才藝只是「喜歡」,卻不一定是真正的興趣。
像鋼琴,我喜歡聽音樂,也喜歡欣賞別人彈琴,但當我自己去學,才發現:
❗ 彈琴對我來說真的很難,練習的過程讓我感到辛苦,沒有成就感。
雖然我還是很喜歡音樂,但我不喜歡彈琴本身。我的父母也從來沒有強迫我繼續。
當我發現自己學起來不喜歡,我直接跟父母說不要了,他們完全尊重我的決定。
✔️ 喜歡不等於適合
✔️ 喜歡不代表會想持續投入
✔️ 有些才藝學會了,並不一定會成為一生的熱情
但回頭看,學才藝的過程,讓我學到的也許不是技術,而是懂得欣賞。
即使我沒有很厲害,我依然能欣賞別人的努力,欣賞這些藝術本身。
👉 這其實就是才藝學習給我最大的收穫。
孩子不是父母的延伸
現代很多家長,其實在做一件很危險的事:
🔸 把自己得不到的,全部投射在孩子身上
🔸 孩子學才藝、跳舞、學藝術,背後可能只是為了滿足父母的虛榮心
🔸 父母爽在內心,孩子苦在無法拒絕
很多時候,孩子真的只是想被陪伴,卻被安排得滿滿的課表。
慢慢的,他可能連自己真正喜歡什麼都忘了。
給父母的提醒 ❤️
✔️ 幼兒的興趣短暫,家長要懂得把握
✔️ 興趣需要持續輸入,才有可能深化
✔️ 啟蒙階段,家長陪伴很重要,不能全外包
✔️ 才藝至少要投入半年以上,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喜不喜歡
✔️ 喜歡 ≠ 真正的興趣,也不一定適合
✔️ 才藝的價值,不一定在技術,可能在欣賞與體驗
✔️ 孩子不是父母的延伸,愛不是控制,愛是陪他找到自己
孩子的世界很大,允許他喜歡,也允許他放棄,重要的是,他有選擇的自由。
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也歡迎追蹤我的方格子
👉 twins Mommy 的育兒故事
一起陪孩子找到他的熱情,不活在別人的影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