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以為名字只是門面,後來才發現根本是靈魂
當初準備創業時,最先著手的就是品牌定位、服務內容和公司結構。名字嘛?一開始覺得沒那麼重要,反正有產品、有行銷、有預算,名字只要不太奇怪應該就可以了吧。結果沒想到,公司取名這件事,竟然成了我整個創業路上第一個卡關的地方。
我還記得那時候隨便想了一個名字,朋友都說聽起來「有點難記」「不太知道你是做什麼的」,但我還是硬著頭皮用了,因為已經申請了公司行號和商標。
不出所料,幾個月後,我發現無論在Google搜尋還是社群曝光,這個名字根本讓我毫無辨識度,講出去還得花一堆時間解釋,最後只好重頭來過,重新取名、換名片、重新包裝品牌形象,光是這些成本就燒掉我不少預算和時間。公司取名不是創意比賽,而是品牌策略的一部分
很多人以為公司取名就是想個特別的字眼、酷一點、有創意就好。但事實上,一個好的名字不只是「特別」,更要能傳遞你是誰、你提供什麼價值,還要容易記、好搜尋、不容易搞混。如果這些條件沒達成,你就算廣告打得再兇,客戶也記不住你是誰。
回顧我第二次取名的經驗,我學乖了。這次我先從公司的核心價值開始下手:我的服務對象是中小企業,我提供的是數位轉型顧問服務,我想傳遞的是專業、實用與成長。我就以這幾個概念為基礎去發想名字,同時確保它唸起來順口、不容易跟其他品牌搞混,甚至去Google搜尋一下是否已有人使用這個名字。
這一輪我光是列清單、發想、篩選,就花了一週,但結果真的差很多——名字一推出,客戶就說「這個名字很好記、看名稱就知道你做什麼」,之後業務推進也順利很多。
好名字能幫你省下很多行銷費
一個好的公司名字,其實就像一個24小時在線的銷售員,它可以幫你第一時間傳達價值、吸引潛在客戶、甚至提升品牌的專業感。特別是在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客戶沒有耐心多聽你解釋,如果名字本身就夠有力,光是名稱就能讓人對你產生興趣。
像我第二次命名後,公司網站的自然搜尋點擊率提升了兩倍,不少人都是因為搜尋到公司名字相關的詞,就進來看看,最後甚至變成了客戶。這完全證明了一個好名字不只是一個標籤,更是一個主動出擊的品牌資產。
公司取名時該避免的那些坑
雖然市面上有很多「公司取名教學」或是「免費命名工具」,但根據我的經驗,有幾個容易踩雷的地方真的不能忽視。
- 第一是音似雷同,你可能以為自己想到一個很棒的名字,但一查發現有一堆公司用的是幾乎一模一樣的音,這會讓你的品牌辨識度瞬間下降。
- 第二是過度抽象,像是用一些外文拼音、複雜縮寫,看起來是有創意,實際上別人完全記不起來。
- 第三是沒有事先查清楚商標或網域,等到一切都搞定才發現不能註冊,這不只是麻煩,還會直接影響你未來的品牌擴展。
好的公司名字,是簡單、清楚、耐用
現在的我再去幫別人做公司取名,原則很簡單,就是「少就是多」。越簡單、越清楚的名字,越能在腦海裡留下記憶點。
比起很炫的字眼,我更在乎的是:這個名字能不能讓人一秒明白我們做什麼?能不能在手機上、社群裡、名片上看起來都一樣自然?如果能做到這些,那就是一個好名字。
最後建議:花時間想名字,是最值得的投資
回頭看來,公司取名其實是一件最值得花時間與心力的事情,因為它關係到你未來所有的品牌佈局與溝通效率。名字取得好,品牌溝通就會自然順暢;名字取不好,你之後可能要花幾倍的力氣去補救那個「說不清楚」的問題。
如果你現在正在創業階段,或是正在幫公司重新定位品牌,千萬不要急著隨便選個名字塞進去用。給自己多一點時間,把品牌價值梳理清楚,再來對應一個合適的名稱,這會讓你未來省下無數麻煩,也幫助你在市場上真正站穩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