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臉痛,真的不是臉的問題
有個病人最近走進診所,一臉疑惑地跟我說:「醫生,我左邊臉顴骨那邊好像在痛,不是很刺,但就是悶悶的、壓到會不舒服,我是不是顏面神經出問題了?」我請她張口檢查,發現事情不單純,痛點不只侷限在臉,她的左邊下顎也隱約感覺到酸脹,甚至在咀嚼時會牽扯到耳後。這樣的情況,我們臨床上見過不少,這種「臉痛不一定是臉的問題」,其實很多時候跟牙齒關係重大。
顴骨痛與下顎痠,可能藏著智慧齒與顳顎關節問題
很多人以為臉部疼痛是肌肉拉傷或睡姿不良,但其實像這位患者的情況,很有可能跟智慧齒蛀牙有關。智慧齒位置偏後,長歪或清潔不易,很容易藏污納垢引發蛀牙。一旦蛀牙深入牙髓,不只是牙痛,還會輻射到顴骨附近,甚至下顎關節也會因為咬合不當開始痠痛。長期下來,顳顎關節受壓、磨損或發炎,就會讓人出現張嘴有聲、咀嚼無力,甚至頭痛、臉麻等延伸症狀。
門牙蛀牙沒處理,咬合歪斜加劇臉部不適
而另外一位患者的狀況更讓人印象深刻。他以為只是前牙有點敏感、變色,不以為意,結果門牙蛀牙沒處理,導致咬合習慣偏移,整個咀嚼力道集中在右側後牙,時間久了也牽扯到右側顴骨肌肉過度使用,造成慢性疼痛。他說晚上睡覺有時下顎痛醒、白天吃東西右邊臉都會酸,這其實就是門牙出問題。有時用鹽水漱口或冰敷確實能達到快速止痛,但要根治還是要盡快看牙醫,才不會讓問題更嚴重,連帶影響整個咬合與顏面神經。
活動假牙配不合,讓下巴更難受
不少長者會選擇「活動假牙」來補缺牙,這是實惠又靈活的選項,但活動假牙價錢雖然透明,有些患者卻因為想省錢選了不合口型的便宜假牙。結果假牙太鬆或過緊,不但咀嚼不舒服,還會影響下顎肌肉的使用。
長期下來,下顎痠痛會越來越明顯,甚至連顴骨與耳周都會跟著不適。正確來說,假牙配戴後若有明顯痛感或卡住下巴的感覺,就應該回診調整,不然小問題拖成慢性炎症反而得不償失。
清潔沒做對,牙線水牙線該怎麼選?
說到牙齒問題,清潔工具的使用也是關鍵。有患者問我:「水牙線是不是比牙線厲害?」其實兩者各有功用。傳統牙線比較適合處理牙縫之間黏著的牙菌斑,適合手巧、有耐心的使用者;而水牙線則能用水柱沖刷牙縫與牙齦邊緣,對於牙周問題或戴牙套、活動假牙的患者特別方便。
不論你用哪種工具,天天使用才是關鍵。如果蛀牙問題常發生,很可能就是清潔方式不夠徹底,建議搭配兩者使用,效果更佳。
總結
從顴骨痛、下顎痠,到活動假牙不合,甚至是水牙線怎麼用,這些問題看似分散,其實都環環相扣。如果你有臉部不適卻找不到明顯病灶,也許問題就藏在嘴裡。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定期找牙醫檢查,不要讓牙齒的小問題,悄悄變成讓你整張臉都不舒服的大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