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纖維鳳梨。圖片作者:ChatGPT
說到鳳梨,你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甜美多汁的水果,或者是拿來炒飯、做披薩的食材。但是,在南美洲的熱帶雨林中,還有一種鳳梨的親戚,從來就不是用來吃的,而是人們用來「編繩做網、織布做籃」的材料。這就是來自鳳梨科的纖維鳳梨──Curagua(學名 Ananas lucidus)。
Curagua 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屬於鳳梨科,長得有點像食用鳳梨,但葉片更細長、果實纖維更多、果肉極少而且難以下嚥。雖然它曾被稱作 Ananas erectifolius,但現在較常見的名稱是 Ananas lucidus。它的葉子是主要用途,含有極具價值的天然纖維。
這種植物原產於亞馬遜河流域,早在前哥倫布時代,當地原住民就已經利用它來編製腰布、繩索、漁網等生活用品,是一種與生活緊密結合的資源植物。
Curagua 對環境的適應力驚人。它能在乾季性落葉林、熱帶雨林、雲霧林等多種生態系統中生長,海拔範圍從海平面到1500公尺,年雨量可從1000毫米到3800毫米。這表示它不僅耐旱,也能忍受多雨潮濕的環境。
在土壤方面,它能在貧瘠、酸性(pH 4.5–5.2)、排水良好的土壤中茁壯。這些特質讓它非常適合邊際土地的利用,對於永續農業與生態農業來說,是一種潛力十足的植物。
在中南美洲,Curagua 通常以粗放農法栽培,和木薯、芋頭或其他作物混種於燒墾農地(conuco)中。
怎麼繁殖Curagua呢?超簡單!它的果實上下會長出許多「芽」(slips),可以直接拿來插種。第一年每公頃種植密度約2500株,之後靠吸芽不斷增加密度。幾乎不需施肥或灌溉,適合人力有限的小農操作。
Curagua 的葉片全年可採收,只要葉長夠就能採。採收後的葉子掛在繩索上,以手工木製工具刮除葉肉與表皮,留下中間的堅韌纖維。
纖維經過清洗、曬乾與梳理後,就可以開始製作各種用品。當地人會將兩到三根纖維絞合製成繩索,用來做吊床、提袋、地毯、籃子、魚網、各式工藝品。
這些傳統手工藝品不只是生活用品,更是當地原住民重要的收入來源與文化象徵。
科學家發現,Curagua 天生對某些植物常見病害(如由疫病菌 Phytophthora 引起的根腐與冠腐)有良好抗性,至今尚未發現明確蟲害,顯示其極佳的自然防禦力。
儘管 Curagua 目前在全球的商業種植仍屬於小規模,但這種植物卻提供了永續農業的另一種可能性:
不需肥料與農藥就能生長
耐旱、耐貧瘠、可復育退化土地
加工程序簡單,利於在地手工藝發展
提供天然、可分解的纖維替代塑膠或人造纖維
最近這些年,有人開發了用食用鳳梨的纖維製成皮革的方法,但是比起來,Curagua應該更好!
對於正尋求「以地方資源解決地方問題」的地區來說,Curagua 不只是鳳梨的遠房親戚,更可能是開啟另一種生活方式的起點。
參考文獻:
Leal, F., & Amaya, L. (1991). The curagua (Ananas lucidus, Bromeliaceae) crop in Venezuela. Economic Botany, 45(2), 216–224. https://doi.org/10.1007/BF0286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