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葡萄與野生親戚相遇:歐洲釀酒葡萄為何是混血後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們常以為作物的馴化歷史是一條直線,因此我們也認為歐洲釀酒葡萄的歷史就是從西亞或高加索馴化後傳入地中海,進而蔓延到義大利、法國、西班牙這樣的直線。但如果你仔細看看葡萄的基因體,就會發現事情並不那麼單純。那裡頭不只有栽培種的痕跡,還藏著來自當地野生葡萄的基因片段,就像混入家庭相簿的陌生臉孔,既熟悉又複雜。


在2023年發表於《Science》的研究顯示:今日的歐洲釀酒葡萄,其實是栽培種與當地野葡萄的混血兒。這個基因上的混血不但塑造了歐洲葡萄的風格與特性,也改寫了我們對釀酒品系演化的想像。


在前兩篇裡,我們已經看見葡萄的雙重馴化起源:不論是西亞的 CG1(餐用葡萄)或是高加索的 CG2(釀酒葡萄),大約都在一萬一千年前被人類獨立馴化。但真正讓歐洲葡萄風味繽紛、用途廣泛的關鍵,不在於這兩個祖先,而在於它們後來與歐洲野生葡萄的邂逅與結合。


研究團隊發現,CG1 品系在擴散至歐洲的過程中,與當地的歐洲野葡萄(Vitis sylvestris),特別是西歐與伊比利亞半島的 Syl-W1 與 Syl-W2 之間發生了雜交,產生基因滲入 (introgression),這些滲入的野生片段,在接下來的演化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四大混血王子的誕生


透過基因體分析與分群工具,研究團隊辨識出四個歐洲釀酒葡萄的主要分支,分別為麝香葡萄、巴爾幹葡萄、伊比利亞葡萄與西歐葡萄。


麝香葡萄(Muscat,CG3)大約在 10,500 年前出現,分布範圍從安納托利亞到中歐。它的香氣濃郁、常作為混釀原料。


巴爾幹葡萄(CG4)大約在 8,070 年前出現,分布範圍在巴爾幹山區。這種葡萄發展出濃烈風味與抗逆性。


伊比利亞葡萄(CG5)大約在7,740 年前出現,包含今日西班牙與葡萄牙多種地區性酒用品系。


西歐(如法國)葡萄(CG6)大約在6,910 年前出現;這個品系受到歐洲野葡萄的滲入最深,部分品系甚至有超過30% 的基因來自歐洲野葡萄。


這些「後代」不是單一祖先延伸的分支,而是馴化種與當地野生種交會後再次分化的結果,每個分支都包含了不同比例、不同來源的野生基因片段。


滲入的基因帶來了什麼?


這些來自野生葡萄的基因片段,並非雜亂無章地被保留下來,而是集中在幾個重要功能相關的區段。研究團隊指出,introgression 最常影響以下幾類基因:

  • 植物免疫與抗病性(如 CYSK)
  • 抗逆境能力(如 GBA)
  • 碳水化合物代謝與糖轉運(如 TPS/TPP)


這些功能不難理解:當栽培種進入新氣候與土壤條件時,若與當地野生種混血,便可迅速獲得適應新環境的能力,例如變得更耐冷、抗病性(尤其是對當地害蟲的抗病性)提高,甚至影響風味深度與酒體結構。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這場與野生親戚的交會,今日的歐洲葡萄不會有這麼多樣的風味與適應性。


這種「引入野生基因以適應在地」的策略,其實在其他作物也很常見。水稻的小粒種與大型種之間的重組、玉米與墨西哥野生種的交配,都是類似機制。這類滲入事件,過去常被視為雜交污染,現在卻被重新評價為演化上的重要助力。


葡萄的案例特別精彩,因為這些 introgression 不只影響基本生理功能,更直接參與風味建構與釀酒性狀的進化,讓我們得以品嚐今天這些來自世界各地、風格迥異的美酒。


沒有混血,就沒有「香檳」


其中最有趣的是 CG6,也就是法國與西歐多數葡萄酒的祖系。它不僅擁有最多 introgression,而且還有一條獨立發生的野生基因滲入事件,這意味著某些品系如香檳的祖先,可能是在一次與野生葡萄「再度重逢」的過程中產生的。


這不只是血緣上的混合,更是一次「重新獲得能力」的事件。想想那句老話:「走出去,才能找回自己」——對葡萄來說,也許是真的。


所以,法國葡萄酒之所以這麼特別,除了他們自傲的「風土條件」以外,其實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也功不可沒。


歷史不是單一路線,基因也是


我們常以為演化就是從 A 點走到 B 點,但這篇研究提醒我們,真實的歷史與基因演化更像一張網:不同的路徑交織,不同的族群重組,不同的文化選擇留下不同的痕跡。(或許,也很像跳探戈,東一步、西兩步的?)


歐洲的葡萄不是單一起源的延伸,而是與土地對話、與環境妥協、與親戚聯姻的結果。它們的基因裡,寫著我們不曾記得、卻無法忽視的歷史。


在下一篇文章,也是這個系列的最後一篇,將帶你看見葡萄如何隨著人類腳步走過歐亞非,基因如何記得旅途的每一段風景。


參考文獻:

Yang Dong et al. ,Dual domestications and origin of traits in grapevine evolution. Science 379, 892-901(2023). DOI:10.1126/science.add865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84會員
949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7/16
你知道嗎?植物在乾旱時會「尖叫」──雖然人類聽不到。 在2023年,以色列的研究團隊首次發現,植物在乾旱或受傷時,會發出人耳聽不見的超音波點聲。這些聲音雖然我們聽不到,但是很多昆蟲,尤其是蛾類,正好能聽見這段頻率。 最近他們發現:聽到聲音的蛾,會「敬鬼神而遠之」喔!
Thumbnail
2025/07/16
你知道嗎?植物在乾旱時會「尖叫」──雖然人類聽不到。 在2023年,以色列的研究團隊首次發現,植物在乾旱或受傷時,會發出人耳聽不見的超音波點聲。這些聲音雖然我們聽不到,但是很多昆蟲,尤其是蛾類,正好能聽見這段頻率。 最近他們發現:聽到聲音的蛾,會「敬鬼神而遠之」喔!
Thumbnail
2025/07/15
你或許一直認為,那一顆頂著綠色葉冠、果肉香甜多汁的鳳梨,就是鳳梨家族中的唯一成員,我們把鳳梨馴化,就是為了「吃」。或許有些人會說:我還知道觀賞鳳梨,是特別從吃的鳳梨裡面培育出來的嘛! 如果你這麼想(其實我以前也是),那麼這篇文章會讓你感到驚奇!趕快點進來看喔!
Thumbnail
2025/07/15
你或許一直認為,那一顆頂著綠色葉冠、果肉香甜多汁的鳳梨,就是鳳梨家族中的唯一成員,我們把鳳梨馴化,就是為了「吃」。或許有些人會說:我還知道觀賞鳳梨,是特別從吃的鳳梨裡面培育出來的嘛! 如果你這麼想(其實我以前也是),那麼這篇文章會讓你感到驚奇!趕快點進來看喔!
Thumbnail
2025/07/15
葡萄酒有白酒、紅酒, 有些葡萄酒芳香撲鼻, 這些是怎麼來的? 讓我們來看一下,關於葡萄馴化的研究發現的更多秘密!
Thumbnail
2025/07/15
葡萄酒有白酒、紅酒, 有些葡萄酒芳香撲鼻, 這些是怎麼來的? 讓我們來看一下,關於葡萄馴化的研究發現的更多秘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種植水果 我的故鄉位於東西橫貫公路的西邊,那裡的人們常常會爬到梨山的山頂去種植各式各樣的水果。無論是水蜜桃、蘋果還是梨子,每一樣都充滿了自然的甘甜與新鮮。每年到了豐收的季節,我們的家裡就會堆滿各種水果,而其中,蘋果的釀酒過程更是讓我印象深刻。 只能待在家裡 我還在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年紀小
Thumbnail
種植水果 我的故鄉位於東西橫貫公路的西邊,那裡的人們常常會爬到梨山的山頂去種植各式各樣的水果。無論是水蜜桃、蘋果還是梨子,每一樣都充滿了自然的甘甜與新鮮。每年到了豐收的季節,我們的家裡就會堆滿各種水果,而其中,蘋果的釀酒過程更是讓我印象深刻。 只能待在家裡 我還在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年紀小
Thumbnail
由於氣候變遷造成乾旱時常出現,培育出抗旱的農作物已經是近年的顯學了。但是,栽培品系農作物常常都是由少數幾個品系(甚至只有一個)的祖先植物培育而來,所以很難從栽培種中找到足夠的基因資源來做這件事。因此,科學家們常常由栽培品系的野生種去找資源。 最近的研究,就使用野生番茄做材料,找出了幾個新的抗鹽基因!
Thumbnail
由於氣候變遷造成乾旱時常出現,培育出抗旱的農作物已經是近年的顯學了。但是,栽培品系農作物常常都是由少數幾個品系(甚至只有一個)的祖先植物培育而來,所以很難從栽培種中找到足夠的基因資源來做這件事。因此,科學家們常常由栽培品系的野生種去找資源。 最近的研究,就使用野生番茄做材料,找出了幾個新的抗鹽基因!
Thumbnail
追尋著自己對葡萄酒的熱情,一口口品嚐各種美酒的獨到韻味,每個人有自己喜好的品味、風格,酒夏依循品酒者的需求,精挑細選適合酒品,讓每支酒找到最適合的伯樂。一口飲下,葡萄酒擁有包羅萬象的風味變化、尾韻留香,酒韻到極致時感受到的不只是風味,更是一種對生活的嚮往與滿足感,這更是酒夏創立以來不變的精神。
Thumbnail
追尋著自己對葡萄酒的熱情,一口口品嚐各種美酒的獨到韻味,每個人有自己喜好的品味、風格,酒夏依循品酒者的需求,精挑細選適合酒品,讓每支酒找到最適合的伯樂。一口飲下,葡萄酒擁有包羅萬象的風味變化、尾韻留香,酒韻到極致時感受到的不只是風味,更是一種對生活的嚮往與滿足感,這更是酒夏創立以來不變的精神。
Thumbnail
學習品飲葡萄酒,想必大家都是從認識風土、熟讀原產地開始,但你知道嗎?在葡萄酒的漫長歷史中,原產地命名法與風土觀念,完全只是個BABY!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重視風土與原產地的概念呢?又是誰開始建立原產地名稱認證系統呢?
Thumbnail
學習品飲葡萄酒,想必大家都是從認識風土、熟讀原產地開始,但你知道嗎?在葡萄酒的漫長歷史中,原產地命名法與風土觀念,完全只是個BABY!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重視風土與原產地的概念呢?又是誰開始建立原產地名稱認證系統呢?
Thumbnail
嗯,好像被發現了,可惜發現的有點慢,啊嗯,這葡萄冰冰涼涼的還真甜,果然人工改良的品種最符合胃口。
Thumbnail
嗯,好像被發現了,可惜發現的有點慢,啊嗯,這葡萄冰冰涼涼的還真甜,果然人工改良的品種最符合胃口。
Thumbnail
發源於肥沃月彎的小麥,可說是歷史最悠久的穀物之一。從一萬兩千年前被馴化以後,小麥一直都是很重要的穀物,也是我們日常飲食中非常重要的食物來源。但隨著氣候變遷和全球環境改變,我們需要培育出更能適應惡劣環境的小麥品種,以確保糧食安全。 最近針對一個大型小麥品系種源庫的研究,讓我們取得更多小麥的基因資源!
Thumbnail
發源於肥沃月彎的小麥,可說是歷史最悠久的穀物之一。從一萬兩千年前被馴化以後,小麥一直都是很重要的穀物,也是我們日常飲食中非常重要的食物來源。但隨著氣候變遷和全球環境改變,我們需要培育出更能適應惡劣環境的小麥品種,以確保糧食安全。 最近針對一個大型小麥品系種源庫的研究,讓我們取得更多小麥的基因資源!
Thumbnail
彰化是葡萄的故鄉,而聞名遐邇的「巨峰葡萄」更是彰化大村的名產水果。 趁著1月份的假日空檔,小圓姐姐參加了「福泰商務飯店-農食嘉年華」2天1夜的農遊旅行,原本是想採葡萄回來,做美味葡萄蛋糕的,但因為錯過了葡萄冬果的採收期,所以這次的農遊體驗,就以農場種植生態參訪及葡萄果醬diy為主囉~
Thumbnail
彰化是葡萄的故鄉,而聞名遐邇的「巨峰葡萄」更是彰化大村的名產水果。 趁著1月份的假日空檔,小圓姐姐參加了「福泰商務飯店-農食嘉年華」2天1夜的農遊旅行,原本是想採葡萄回來,做美味葡萄蛋糕的,但因為錯過了葡萄冬果的採收期,所以這次的農遊體驗,就以農場種植生態參訪及葡萄果醬diy為主囉~
Thumbnail
早上看到隔壁鄰居在採樹葡萄 原來到了樹葡萄的產季了 樹葡萄真正的名字是「嘉寶果」 嘉寶果又被稱為樹葡萄
Thumbnail
早上看到隔壁鄰居在採樹葡萄 原來到了樹葡萄的產季了 樹葡萄真正的名字是「嘉寶果」 嘉寶果又被稱為樹葡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