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書的幸福回光之旅 變現挑戰 Day19】所謂創作風格,不就是你願意重複說出的真心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Welcome to Return to Light — the journey of becoming who you truly are.
歡迎來到回光養成系,一起找回自己的光,養成幸福的生活。

你是否也懷疑過:「我是不是每天都在寫一樣(主題)的東西?」
這篇文章寫給在日更、創作或自我定位中迷惘的你。

創作的重複,不是靈感枯竭,而是一種靠近內心核心價值的提煉練習。
日更第19天,我想到禪繞畫,我重新理解什麼是穩定的深度創作節奏。

🌿 今天的我,和昨天有點不一樣

嗨,我是書書,今天是日更挑戰的第19天。
桌上那杯熱茶已經微涼,陽光從窗縫透進來,落在筆電的一角。
我盯著游標閃爍,腦中冒出一個熟悉的聲音:

「我每天寫,會不會有一天寫不出來?」

起床後,這問題在我腦中已經盤旋了19次。
我想該是給這個聲音一個全新答案的時候了。


🔁 重複不是停滯,是聚焦的力量

我曾經以為,重複是創意的敵人,是靈感被用盡的警報。

但當我回看這19天的日更創作,我發現我反覆地提及、 每一天的書寫,
其實都像是對內在的一次細緻回應:

  • 今天,我想說什麼?
  • 這個想法,是昨天的延伸嗎?
  • 如果是,我是不是越來越靠近我真正想說的?

日更的本質不是「產出內容」,而是一次次用文字「提煉自我」。

✍️ 重複創作,是定位的線索

這19天,我寫過:

看起來主題很多元,但當我靜下心把文章串聯起來,我發現它們有個共同的心跳:

「幫助內向創作者從混亂中找回自我,活出鬆弛而真誠的創作節奏。」

這是我正在對話的對象,這也是我內在正在找回的自己。

🎨 創作像禪繞畫:重複中生出秩序與美感

我突然想到「禪繞畫」(Zentangle)的概念:
它是一種憑感覺構圖的幾何線條創作,
靠的是重複、專注、呼吸, 在每一次線條的排列中,
進入一種無時間感、專注而平靜的狀態。

這不就是我這幾天寫作的感覺嗎?
重複不是無聊,而是一種節奏;
不是浪費,而是深耕。

創作,也可以是一幅幅內心的禪繞畫。
你越重複,越靠近圖像的核心,也越靠近自己的輪廓。


🌱 給也在創作的你:擁抱你的重複

如果你也在日更挑戰或創作路上,有時懷疑自己:

「我的內容是不是都一樣?」

「我這樣還算有創意嗎?」


請讓我給你一個溫柔的提醒:

重複,不是創意的盡頭,而是深度的開始。

願意一再寫下你在乎的事,本身就是你創作價值的證明。


🔍 今日小反思

👉 今天的提問給你:
最近你在創作中,是否也有反覆出現的主題?
你覺得它是不是你想被看見、想被理解的心聲?


📣 歡迎在留言區寫下你的觀察,我想了解你的想法。
一起從重複裡找出你的創作方向,也許你已經比想像中更靠近真我了。

👇如果你想幫助書書持續創作:

📮 訂閱《書書的棉花園來信》電子報,收到更多幸福練習工具:
👉 [訂閱書書的電子報]

📘 想看更多延伸創作?追蹤方格子專欄《書書的回光私房光室》
👉 [前往專欄]

📘 成為方格子專欄《書書的回光私房光室》的贊助者
👉 [$112成為幸福練習計畫贊助者]

這是書書的IG,有什麼想法可以私訊小盒子喔:書書的棉花園

這裡是書書的棉花園
也是Return to Light(回光之旅)
分享個人成長、心靈療癒和生活儀式感
「你今天有沒有發現屬於你的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書書的棉花園
47會員
128內容數
嗨,我是書書,是一名正在幸福路上的幸福練習生 這裡是我獻給每一位內向者與高敏感心靈的幸福之地 我將從身、心、靈三個面向,分享我走出焦慮、走進平靜生活的療癒之旅 這不僅是我療癒自己的紀錄,更是我想送給你的光,陪你一起找回屬於自己的節奏與力量 願你在「回光養成系」的旅程中感受到溫柔與陪伴。
書書的棉花園的其他內容
2025/07/17
創作不是拚命,而是一場找回節奏的修行。 這是我30天變現挑戰的第18天,在穩定日更與內在平靜之間,我找到了名為「鬆弛感」的禮物。 這篇文章紀錄我如何從焦慮的輸出,轉向更有節奏與幸福感的創作狀態, 也分享創作如何成為我與自己連結的方式。 如果你也在走創作路,希望這份真誠能成為你的指引與陪伴。
Thumbnail
2025/07/17
創作不是拚命,而是一場找回節奏的修行。 這是我30天變現挑戰的第18天,在穩定日更與內在平靜之間,我找到了名為「鬆弛感」的禮物。 這篇文章紀錄我如何從焦慮的輸出,轉向更有節奏與幸福感的創作狀態, 也分享創作如何成為我與自己連結的方式。 如果你也在走創作路,希望這份真誠能成為你的指引與陪伴。
Thumbnail
2025/07/16
第17天的碎碎念,書書分享了她被《小透明明TM》深深打動的故事。 他們對創作的工匠精神,喚醒了書書對「用生命雕琢作品」的嚮往。 這篇文章是一封給創作者靈魂的信,也是書書作為生活設計師的覺察筆記。 創作,是快樂的責任,也是對幸福的承諾。
Thumbnail
2025/07/16
第17天的碎碎念,書書分享了她被《小透明明TM》深深打動的故事。 他們對創作的工匠精神,喚醒了書書對「用生命雕琢作品」的嚮往。 這篇文章是一封給創作者靈魂的信,也是書書作為生活設計師的覺察筆記。 創作,是快樂的責任,也是對幸福的承諾。
Thumbnail
2025/07/15
當你不再等待誰來拯救你,幸福才會悄悄靠近。 這篇文章記錄書書從焦慮中學會與自己同行的歷程,以及下訂冰島行程的勇氣。 幸福不是偶然,而是你每一次「願意為自己做選擇」的練習。
Thumbnail
2025/07/15
當你不再等待誰來拯救你,幸福才會悄悄靠近。 這篇文章記錄書書從焦慮中學會與自己同行的歷程,以及下訂冰島行程的勇氣。 幸福不是偶然,而是你每一次「願意為自己做選擇」的練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為了打破慣性 開始用左手畫畫 也想著每天還能做一些什麼不同的選擇呢
Thumbnail
為了打破慣性 開始用左手畫畫 也想著每天還能做一些什麼不同的選擇呢
Thumbnail
但回歸正題,我在高高興興的寫完之後也檢討我寫作的壞習慣,這在我寫論文的時候依然常被雕,我總是被說「文不對題」。
Thumbnail
但回歸正題,我在高高興興的寫完之後也檢討我寫作的壞習慣,這在我寫論文的時候依然常被雕,我總是被說「文不對題」。
Thumbnail
讓日常生活成為你搜集各種素材的來源,做大量的筆記,寫的、畫的都可以。你創作時如果卡住,可以隨時翻翻你的筆記本,有些靈感會突然跑出來。
Thumbnail
讓日常生活成為你搜集各種素材的來源,做大量的筆記,寫的、畫的都可以。你創作時如果卡住,可以隨時翻翻你的筆記本,有些靈感會突然跑出來。
Thumbnail
午後參加線上學習課程時 發覺自己有了睏意 但因為想好好的學習 於是找出之前留下的纏繞畫本 📚 可以分散一下注意力讓身心有不同的流動 🙂 這次藉由 交叉畫 和 層次畫 的小小技巧 達到想要的滿意度 ⭐️⭐️⭐️ 發現不同的畫法也會有不同的驚喜呈現 😍 老實說~畫這種需
Thumbnail
午後參加線上學習課程時 發覺自己有了睏意 但因為想好好的學習 於是找出之前留下的纏繞畫本 📚 可以分散一下注意力讓身心有不同的流動 🙂 這次藉由 交叉畫 和 層次畫 的小小技巧 達到想要的滿意度 ⭐️⭐️⭐️ 發現不同的畫法也會有不同的驚喜呈現 😍 老實說~畫這種需
Thumbnail
重複 用短小的題目書寫,會不會重複的可能性很高? 那麼,重複是很糟糕的問題了啊。 如果不是,那麼「寫」就變得輕鬆了。 先有個小小的題目, 只有一個低低的門檻,很輕鬆地跨過去, 然後解開封印的筆就可以自行暢所欲言啦。 寫短短的字句,寫著寫著,就一沓紙了。 那時的心意,很明顯的帶有一點私心。 好
Thumbnail
重複 用短小的題目書寫,會不會重複的可能性很高? 那麼,重複是很糟糕的問題了啊。 如果不是,那麼「寫」就變得輕鬆了。 先有個小小的題目, 只有一個低低的門檻,很輕鬆地跨過去, 然後解開封印的筆就可以自行暢所欲言啦。 寫短短的字句,寫著寫著,就一沓紙了。 那時的心意,很明顯的帶有一點私心。 好
Thumbnail
最近在思考日更的可能性,希望可以每天發布一些文字,分散在社群——IG、Threads、方格子。 一直很喜歡看日更的創作者,如何堅持日更。 我覺得他們都有一種力量,再告訴自己無論如何,至少產出一點分享。每個人模式不同,可能至少發一篇限時動態、每天一篇短文,每個人可以找到自己的日更模式。
Thumbnail
最近在思考日更的可能性,希望可以每天發布一些文字,分散在社群——IG、Threads、方格子。 一直很喜歡看日更的創作者,如何堅持日更。 我覺得他們都有一種力量,再告訴自己無論如何,至少產出一點分享。每個人模式不同,可能至少發一篇限時動態、每天一篇短文,每個人可以找到自己的日更模式。
Thumbnail
#誠實書寫練習 #Day128 本日書寫主題:回看2月曾書寫過的文字,抄寫任何喜歡的句子、段落,重複讀3-5次,甚至更多,針對有感覺且有更多的想法的文字,寫下喜歡的原因,和或任何對於閱讀自己文字的想法。 ✍️『把溫柔留給自己』。 那時寫下這一句的我心情感到十分疲憊與難受,有很深的孤單感受,當下不
Thumbnail
#誠實書寫練習 #Day128 本日書寫主題:回看2月曾書寫過的文字,抄寫任何喜歡的句子、段落,重複讀3-5次,甚至更多,針對有感覺且有更多的想法的文字,寫下喜歡的原因,和或任何對於閱讀自己文字的想法。 ✍️『把溫柔留給自己』。 那時寫下這一句的我心情感到十分疲憊與難受,有很深的孤單感受,當下不
Thumbnail
如果你也有創意相關的困惱,或是對創意領域有興趣,想以此為職業想提升自己的腦袋的;或是在藝術領域打滾,但覺得自己空有技術似乎缺少想法的。也包括身在任何領域想要創造新方向,或是想讓傳統產業注入新生命力的人。 今天要分享的主題一定很適合你。
Thumbnail
如果你也有創意相關的困惱,或是對創意領域有興趣,想以此為職業想提升自己的腦袋的;或是在藝術領域打滾,但覺得自己空有技術似乎缺少想法的。也包括身在任何領域想要創造新方向,或是想讓傳統產業注入新生命力的人。 今天要分享的主題一定很適合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