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群游動的金梭魚,將大海編織成美麗的錦繡"
在書裡看到有人寫了很漂亮的比喻,
這裡改自《成為人以外的_臺灣文學中的動物群像》裡余美玲的句子,
談論
清領時期 王必昌〈臺灣賦〉,他描述
台灣走到哪兒都是魚,寫了一串句子:
「......錦魴花魿,金梭如織」
金梭魚在大海上織布,是不是很生動活潑又美麗呢?
開始回想: 比喻有分幾種呢?
看到這裡我想: 這是擬人,還是譬喻啊? 來對照看看,譬喻又有分幾種呢?
一起挖掘久遠的記憶
記得是小學中年級在學修辭,比喻好像有三種!
明喻、暗喻、略喻
隔天查了一下,認真分類其實有四種呢!
四種譬喻分別為----明喻、暗喻、略喻、借喻
一共四種類型的譬喻,依照三個東西的有無來看~
兩種名詞(事物A和B) : 實際指的「喻體」、假做類比的「喻依」,
中間一種介系詞(類似英文裡的like、is、equal) : 「喻詞」
i.喻體 + ii.喻詞(如、似乎、像一樣) + iii.喻依 = 明喻
i.喻體 + ii.喻詞(是、即、為) + iii.喻依 = 暗喻
i.喻體 + X + iii.喻依 = 略喻
X + X + iii.喻依 = 借喻
這是什麼意思? 嘗試舉例給各位:
明喻: 困惑中人 好像 一台問號產生機器一樣地生活著。
暗喻: 困惑中人 是 一台問號產生機器。
略喻: 困惑中人 ,問號產生機器。
借喻: 一台機器轟隆隆地作響,在生活中生產問號。
原來我一直在用「暗喻」!你也是嗎?
生活中啊,也充滿了譬喻...像大家有時都喜歡賴床
家人就會喊說:
「你是小睡豬嗎~起床了,吃早餐!」
這是暗喻
或
略喻 :「你這隻小睡豬,我都準備好早餐了~」
借喻 也有:「小睡豬,起床 !」
是不是很常見呢 ? 今天就到這裡~掰掰~ 困惑中人想睡回籠覺去了
參考與延伸資料:
"成群的游魚,將大海編織成美麗的錦繡"《成為人以外的_臺灣文學中的動物群像》裡第一章余美玲,逢甲大學中文系教授。此書主編為黃宗潔,喜歡他的導論~提到過去學校裡的小動物園,有一個轉換思考角度的討論。
文法修辭-以古文俗語舉例-四種比喻_復興商工-羅妙如的教學平台
圖片來源:魚群1-Tom Fisk,魚群2-Daniel Torobekov,這不在台灣,1是印尼(West Papua, Indonesia)、2是夏威夷(Hawaii, United States),是不是指同一種魚我不確定。魚2,3,4(黃尾金梭魚、巴拉金梭魚、日本金梭魚)-農業部-農業知識入口網
王必昌〈臺灣賦〉千古文章-apex.cheng@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