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怎麼看我們人類ㄚ?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在動物眼中的我們是巨大的猛獸怪物嗎?」

箱子裡撲騰不安的小傢伙

前兩天一同送幼鳥到救傷中心,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需要把它放進紙箱裡封起來才可以上車。
可以感受到牠在裡面撲騰不安,舉著箱子的手一同在震動。


突然很好奇動物眼中的人類是什麼樣,變異的巨大夥伴? 吞吃動物的猛獸?

raw-image



牠們對與人互動這件事的感受如何?


一起來想想吧



動物如何看周遭

•聽覺

◦圈養環境中,大聲或令人厭惡的聲音是壓力源 。

◦野外鴉科鳥類會因同類警報聲將特定人類標誌與危險連結。

◦大象能透過人類聲音判斷族裔、性別、年齡,狗能整合聲音與臉部資訊。

•視覺

◦人工照明在圈養環境中引發壓力。

◦鸌鳥雛鳥多避光(趨暗),尤其對藍紅光更敏感,但近離巢期可能轉為趨光 。

◦野生動物透過人類眼神、接近速度等視覺線索判斷威脅。

◦狗能從人類臉部(特別是眼神)識別熟悉者、情緒及意圖 。

•嗅覺

◦圈養中刺激性氣味是壓力源。

◦大象能透過氣味區分人類族裔,狗的敏感嗅覺可用於偵測 。

動物情緒----被封箱遮掩的感受

短時間看不到,當作沒有大事發生,可能比較不慌張吧 !

以雞為例 :

台灣農業試驗所˙雞類飼養與行為特性報告,提到雞很容易受驚,飼養者應避免大聲喊叫,並注意觀察雞隻的壓力跡象: 包括冷淡、恐懼(激動的叫聲甚至尖叫)、害怕(逃跑、躲藏)。

雞會避免將自己暴露在毫無遮掩的平地,保護自己不被獵食者發現。而在靜靜地在尋找遮蔽物,通常是帶有想要迴避什麼的情緒。

但長期也要注意,小心待在過小或過於封閉的空間,會導致動物出現異常行為和生理變化(Fischer et al., 2019)。

和人交流,動物可以認得我們?

動物會學習和記憶個別人類(Levey et al., 2009)。例如,北嘲鶇 (Northern Mockingbird) 對於重複靠近並觸摸其巢穴的人的出現,會更早的飛離、有更多次的警報鳴叫,更會出現攻擊行為。
而對一個新入侵者,反應則與第一次見到潛在威脅時的反應相似,這顯示了牠們能夠識別並記憶特定的人類個體。

甚至聰明的鴉科群體可以透過口耳相傳,得知哪個人類是「危險」的。曾被捕獲的烏鴉,即使在五年後,仍然會對「危險」的面具發出警戒叫聲(Cornell et al., 2011),其他未曾被捕獲的同類,則藉由觀察和同伴的叫聲,得知這種危險,進一步避免潛在威脅。

困惑中人的心得

就是疑惑小傢伙們是怎麼看我們人類的,努力換個角度想想,人與動物的互動。

也超好奇大家平常的感受和想法,歡迎一起討論 ~

看到格友推薦一本書《鳥的感官》,感覺起來也是很有趣的協助我們轉換角度的書~

先來把它放進書單裡 ^^

參考與更多延伸資料

科學界終於正式宣稱動物也有意識--泛科學

Frontiers | Publisher of peer-reviewed articles in open access journals

格友的推薦----《鳥的感官》--直接看看格友的心得吧

用notebookLM看一些相關研究

Fischer C. P., & Romero L. M. (2019). Chronic captivity stress in wild animals is highly species-specific. Conservation Physiology, 7(1), coz093. https://doi.org/10.1093/conphys/coz093

Levey, D. J., Londoño, G. A., Ungvari-Martin, J., Hiersoux, M. R., Jankowski, J. E., Poulsen, J. R., et al. (2009). Urban mockingbirds quickly learn to identify individual human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06, 8959–8962. doi: 10.1073/pnas.0811422106

Cornell, H. N., Marzluff, J. M., and Pecoraro, S. (2011). Social learning spreads knowledge about dangerous humans among American crows. Proc. Biol. Sci. 279, 499–508. doi: 10.1098/rspb.2011.0957


ps.不知道能不能用的 like coin 拍手連結: https://button.like.co/theperplexe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困惑中人的文字癒
0會員
10內容數
期待透過書寫和分享,為原地轉圈的我,重拾對世界美好的感受。 大家可以隨意談話,幫助困惑中人破解迷障,或許也在其中治癒自己,一起找出平凡生活的美妙。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人會恐懼未知而強大的東西,無論那是什麼。 這是人們生存的本能,這個警覺使我們能夠在自然中生存至今。 面對恐懼,我們可能會想要戰鬥、僵住、或是逃避, 這些都是很自然的反應。 但我們需要知道自己有這個本能, 需要知道自己被本能推動的,遠比我們所知的要多得多。 才不會以正義之名成為霸凌異己的人
Thumbnail
人會恐懼未知而強大的東西,無論那是什麼。 這是人們生存的本能,這個警覺使我們能夠在自然中生存至今。 面對恐懼,我們可能會想要戰鬥、僵住、或是逃避, 這些都是很自然的反應。 但我們需要知道自己有這個本能, 需要知道自己被本能推動的,遠比我們所知的要多得多。 才不會以正義之名成為霸凌異己的人
Thumbnail
以為自己是貓,原來我是鳥.......。 容易受驚嚇,喜歡遷徙。 後來選擇落腳台灣,無論任何展覽,我都覺得它在呼喚我,從美展到生物展,無論展題小大,都充滿了策展人的巧思。 展場中的可愛對話,是不是就令你印象深刻呢? 人生又如展場
Thumbnail
以為自己是貓,原來我是鳥.......。 容易受驚嚇,喜歡遷徙。 後來選擇落腳台灣,無論任何展覽,我都覺得它在呼喚我,從美展到生物展,無論展題小大,都充滿了策展人的巧思。 展場中的可愛對話,是不是就令你印象深刻呢? 人生又如展場
Thumbnail
外來種、歸化種、入侵種區別。外來入侵種對人類及生態的危害大解析與說明等等。
Thumbnail
外來種、歸化種、入侵種區別。外來入侵種對人類及生態的危害大解析與說明等等。
Thumbnail
我的體會與感悟 第一次看著鳥類在我手中死去的時候,很難過。當時祂滿嘴都是螞蟻,身體從有溫度到冰冷。 後來看多了,數量一多,就漸漸麻木了,因爲不可能看到一隻就哭一次,這樣很快就會沒有力氣,還是把那些力氣花在可以做出更多改變的地方可能比較有希望。 對人類中心主義的反思 很多人可能會説人都吃不飽了
Thumbnail
我的體會與感悟 第一次看著鳥類在我手中死去的時候,很難過。當時祂滿嘴都是螞蟻,身體從有溫度到冰冷。 後來看多了,數量一多,就漸漸麻木了,因爲不可能看到一隻就哭一次,這樣很快就會沒有力氣,還是把那些力氣花在可以做出更多改變的地方可能比較有希望。 對人類中心主義的反思 很多人可能會説人都吃不飽了
Thumbnail
近年來,動物權議題日益受到關注,對於動物的救援與安樂死的抉擇也逐漸成為社會議論的焦點。本文透過一則動物園內的故事,以及救援與安樂死的抉擇,探討人類應如何幹預與尊重自然循環。另外,人類不必將所有生物的生死套上自身的濾鏡,同時強調人類和其他生物之間形成一種關係,應尊重並堅定自己的信念。
Thumbnail
近年來,動物權議題日益受到關注,對於動物的救援與安樂死的抉擇也逐漸成為社會議論的焦點。本文透過一則動物園內的故事,以及救援與安樂死的抉擇,探討人類應如何幹預與尊重自然循環。另外,人類不必將所有生物的生死套上自身的濾鏡,同時強調人類和其他生物之間形成一種關係,應尊重並堅定自己的信念。
Thumbnail
當我認真在拍跟欣賞鳥俠們的戰績時, 告知朋友最近的現象, 在我的陽台落下, 他們叼來的長長樹枝.. 專心至極, 然後緩緩抬頭望去, 我徹底被嚇到了, 我看著牠, 牠也看著我!犀利的眼神! 什麼時後來築巢成功得!😱 驚嚇不已.. -------------- 第一次摸牠,我們
Thumbnail
當我認真在拍跟欣賞鳥俠們的戰績時, 告知朋友最近的現象, 在我的陽台落下, 他們叼來的長長樹枝.. 專心至極, 然後緩緩抬頭望去, 我徹底被嚇到了, 我看著牠, 牠也看著我!犀利的眼神! 什麼時後來築巢成功得!😱 驚嚇不已.. -------------- 第一次摸牠,我們
Thumbnail
在大自然現象中的掠奪, 也許在更高意識的角度裡是為了互相平衡。 但在有限生命的眼裡則是弱肉強食,只能你死我活。 有沒有一種可能性,你我之所以一直還待在這裡, 是因為看不見其它和萬物可以一起生存的方式。 看動物撕裂護食,甚或犧牲自己保護幼雛, 看看自己,所為和野生動物有哪裡不同嗎? 如果肉身是你!那
Thumbnail
在大自然現象中的掠奪, 也許在更高意識的角度裡是為了互相平衡。 但在有限生命的眼裡則是弱肉強食,只能你死我活。 有沒有一種可能性,你我之所以一直還待在這裡, 是因為看不見其它和萬物可以一起生存的方式。 看動物撕裂護食,甚或犧牲自己保護幼雛, 看看自己,所為和野生動物有哪裡不同嗎? 如果肉身是你!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