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要求它完成文章,而是陪我把話說完。
對於寫文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
把腦中的想法變成有邏輯的文字,不只是技術,還牽涉到語氣、情緒與個人習慣。最難的,其實不是不會寫,而是寫到一半卡住,不知道下一句怎麼接下去的時候。AI 出現後,我開始嘗試用它來陪我寫作。
一開始我也以為,要輸入清楚的指令,才會有「正確」的回應。
但這樣的方式對我來說太不自然。
我不是一個喜歡下指令的人。
不管是生成圖片,還是寫文章,我都不想要用「命令」的方式合作。
我更傾向透過對話、慢慢展開自己的思緒。
後來我換了做法,只告訴 AI 我想寫的主題,讓它主動問我問題。
而我只需要回答。回答完,它會順著問下一題。
問著問著,我發現自己把想法講得比平常更清楚,而那些我平常寫不出來的句子,也悄悄在過程中浮現出來。
像是這樣的流程:
1. 我給 AI 一個大致方向(例如:想寫「創作與AI的關係」)
2. 它開始提問(「你用 AI 寫作的契機是什麼?」、「你遇過什麼挫折?」)
3. 我回答,就像在接受訪談
4. 問答幾輪後,它整理出一個初稿段落或是更完整的主題
5. 接著幫我想標題、補細節、調結構
6. 最後我再重新潤稿,變成我最熟悉的語氣
整個過程不是我在控制它,而是它在引導我說出我真正想說的話。
這樣的方式,非常適合我這種:
✅ 靠感覺創作、不愛套模版的人
✅ 腦中有很多想法,卻常不知道從哪下筆的人
✅ 希望文章有邏輯、節奏,但又不想被結構限制的人
以前的我常卡在「寫不出來」,現在則是在對話中把文字「說」出來。
與其說它是寫作工具,不如說它是我創作思緒的鏡子。
目前我用這樣的模式寫了幾篇文章,還沒公開,也不知道讀者會不會買單,但可以確定的是:
這是我寫得最輕鬆、也最真誠的一次創作過程。
如果你也不喜歡填指令框、總覺得「這不像我會寫的句子」,也許你可以試著讓 AI 問你問題。
不用教它怎麼寫,而是讓它幫你「把自己說清楚」。
附錄
用一問一答的方式,以 AI 的效率,其實問三個問題就足夠拼出一篇文章。
但我不急。我通常會讓它問到足以寫出三篇文章的內容,我才開始整理。
因為我更在意的是,這段對話能帶我走多遠。
有時候,我對自己的回答不太滿意,會請它「老實說」,
甚至主動問它:「你覺得我哪裡講得太模糊?」或「有沒有什麼盲點?」
有時我還會要求它提出「反駁」,看看我的觀點是否站得住腳。
這不只是聊天,是一種對話練習,也是一種思辨訓練。
對我來說,就算最後沒有寫出文章也沒關係,
只要我能在這過程中更清楚自己的想法、更全面地看一件事,
那就值得。
我不是為了寫而寫,
我是為了學習、為了成長,才把這些東西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