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提倡的財務自由,不是什麼都不買、不出門、不用錢的苦行僧生活,而是透過極簡且有意識的消費方式,讓我能更自由地選擇生活方向。
很多人以為追求財務自由就等於「吝嗇」、「斤斤計較」、「不消費」,但其實恰恰相反。我還是會消費,但我更在乎的是:
- 這筆錢是想要還是需要?
- 花出去後是否真正提升了生活品質?
- 有沒有更聰明、更省錢的方法可以達到同樣的目的?

信用卡,是我極簡生活的小幫手
說到聰明消費,我覺得最實用的工具之一就是信用卡。除了可以方便記帳與控管支出,許多信用卡的優惠與現金回饋,其實能默默幫我省下不少開銷。以下是我日常使用、覺得實用的幾張卡:國泰 CUBE 卡
我常用它來支付日常生活中最頻繁的支出:
便利商店買咖啡、早餐、汽車加油,甚至百貨、餐廳消費都有回饋。 現金回饋雖然只有 2~3%,但累積下來其實很有感。
momo 聯名卡
網購的首選。momo 本身是大品牌,品質相對有保障,不容易遇到買到假貨或退貨困難的情況。3% 的回饋也很實在,雖然有時商品價格會略高,但我更在乎的是購物的安心。
微風卡
這張卡意外實用。每週四可兌換一杯免費的美式咖啡,有時候剛好需要一點提神。另外,微風超市偶爾會有一些即期品或促銷品,價格划算又能減少浪費,對我這種重視效率與價值的人來說非常適合。
健康飲食,是最值得投資的消費
在我的支出中,「飲食」是我最重視的項目之一。但健康飲食不等於昂貴飲食。我不迷信高價的保健品或進口食材,而是關注營養均衡、飲食量控制與天然食材的選擇。很多時候,只要願意自己煮、自己學習,其實花費可以很低,但品質反而更高。極簡飲食不是限制自己,而是用更理性的方式與食物建立關係,讓身體與精神都感到滿足與平衡。
減少無意識消費,才能放大生活的滿足感
現在的網路時代,最大的陷阱其實不是物價,而是過量的資訊刺激。社群媒體、網紅開箱、廣告演算法...不斷刺激我們購買、比較、擁有。很多時候買東西不是因為需要,而是因為「怕錯過」。而財務自由真正帶來的,不只是金錢上的自由,更是心理與注意力的自由。當你能拒絕那些不必要的消費誘惑,把資源集中在真正對你重要的事物上,你才會發現,生活其實可以很輕盈。
財務自由,是生活方式的選擇
財務自由,不是豪宅名車、也不是無止盡的旅遊打卡。對我而言,是一種極簡、有意識的生活方式—在有限的資源中,活出最大的價值感。
選擇精簡不是因為貧窮,而是因為清醒;選擇記帳不是因為小氣,而是因為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我這個頻道會持續分享我在財務自由路上的觀察與經驗,包括實用理財工具、生活消費哲學與極簡生活技巧。
如果你也想朝著更自由、更平衡的人生前進,歡迎追蹤、留言與分享,我們一起走在這條回歸本質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