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0|「當情緒被懷疑,還能溫柔嗎?」
那天晚上,投稿表單已經開啟第五天。
她收到的匿名留言超過 800 則。那些句子,有的只短短六個字,有的像一篇信。
她一則一則看、一句一句抄進筆記本。
「我沒有朋友,是真的一個也沒有。」
「我媽不知道,我是喜歡女生的。」
「他走的那年,我才十四歲。」
她邊抄邊流淚,手指頭因為太常拿筆而泛紅。
—
然而,沒過兩天,她的貼文下方出現了第一則留言質疑:
「說真的,有必要這麼煽情嗎?」
「拿別人創傷當創作靈感,真的很 OK 嗎?」
「這就是情緒勒索式商品吧?」
那留言被其他粉絲圍攻,但她沒有回應。
只是默默關掉留言通知,靜靜關上筆電。
—
她開始問自己:
「我到底是為了安慰人,還是只是想賣得比較多?」
「當這世界懷疑你真心的時候,你要怎麼證明,你不是在演?」
她走進廚房,倒了杯水。
回房間時,看見書桌上的那顆未完成蠟燭試作品,上面貼著一張紙條,是她自己寫的:
【《我已經放下了》——其實我還在等你。】
她沒說什麼,坐下來,重新開始打開那些投稿。
—
📬 她決定這樣做:
她選出三句投稿者的留言,寫信給對方(仍保留匿名),詢問他們是否願意參與共同創作。
不是被寫成商品,而是讓他們一起參與命名、配香、卡片設計。
這一刻,她明白:
「如果這是別人的故事,那我不能只是『轉化』,我要讓他們一起『說出來』。」
這不是溫柔的收割,而是誠實的邀請。
—
🌫️【說不出口的我.共同創作系列】更新
- 《房間太小,夢裝不下》
留言者:Z
故事:她在家工作六年,沒朋友,沒收入,父母總說「妳怎麼還不出去」。
香氣靈感:白苔 × 冷奶油 × 無聲空氣感
蠟燭背面標語:「不是我不想出門,是我連房門都快撐不住了。」 - 《有些秘密,藏進香味裡就好了》
留言者:J
故事:他說他從來沒在家承認自己是同志,他只希望能寄一顆香味給高中時的他。
香氣靈感:沉香 × 紫羅蘭 × 焦糖薄荷
蠟燭背面標語:「我不是奇怪,只是一直沒有人說:我懂。」 - 《我不是不愛,只是不敢再說》
留言者:W
故事:失去弟弟後,他連「想你」都不敢說出口,只敢偷偷點蠟燭。
香氣靈感:雨後木頭 × 柴火 × 曬乾的被子
蠟燭背面標語:「對不起,我到現在還想你。」
—
📓 IG發文草稿|田小璐的回應
🕯️【我不是要賣悲傷】
有人說我在販賣情緒,有人說我只是包裝傷口。
但我想說,
我從沒想過靠別人的痛來成名,
我只是想做幾顆蠟燭,讓這些說不出口的句子,有地方落下。
所以我邀請了投稿者一起參與設計,不賺他們的故事,只想和他們一起點一盞燈。
如果你也覺得說不出口的話很重,那我陪你一起撐著。
#創業種田記 #田小璐的透明日記 #說不出口的我 #我們不是商品
—
✅ 今日種田進度
- ✅ 經歷第一波社群質疑與情緒爭議
- ✅ 轉向共創路線,讓投稿者參與香氣設計
- ✅ 品牌立場更堅定:「我們不賣情緒,我們承載它」
—
小後記 🌒
那晚,她收到其中一位投稿者回信:
「妳怎麼知道我真的需要這樣一顆香氣?
我一直以為,我只是怪人。」
她輕聲回信:
「因為我也曾覺得自己是怪人。
但現在,我想讓每個『奇怪』都能被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