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每次提到經典小說,總是少不了〈變形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因為它「濃縮」地呈現了現代人面對:

身份危機/社會壓迫/孤獨與疏離/存在的荒謬感

它不是最好懂的小說,但它是最能引起思考的小說之一,閱讀它是一種與現代性正面對話的過程。

「被世界遺忘的,不是蟲,是還沒來得及開口的人。」

〈變形記〉的故事簡介

由卡夫卡於 1915 年出版,開頭就是震撼的經典句子:

「一天早上,葛雷戈爾·薩姆莎從不安的夢中醒來,發現自己在床上變成了一隻巨大的甲蟲。」這不是一場夢。這是一場沒人關心「為什麼會發生」的悲劇。

小說講述主角變成昆蟲後,家庭如何對他產生厭惡、疏遠,甚至排斥,直至他最終孤獨死去。整部小說彷彿寓言,卻不提供任何解釋—他為什麼變形?沒人知道,也沒人想知道。

為什麼這部小說如此重要?

1. 存在危機的隱喻

不只是講一隻蟲,而是描述當人失去價值,無法工作或服務家庭後,會怎樣被看待。有誰會關心他在社會與家庭中的「地位崩塌」。

2. 預示20世紀文學的走向

是存在主義與荒謬文學的先聲。後來的沙特、卡謬、貝克特都深受其影響。它不再關注大敘事或英雄,而聚焦在「普通人」面對無解世界的孤獨與恐懼。

3. 敘事手法的革命

用冷靜、日常的語調來敘述荒誕的事情,沒有說教、沒有結論,讓讀者深陷一種無法抗拒的現代焦慮。

 當時社會對它的看法

初出版時評價兩極,有人視之為怪誕怪談,也有人隱約感覺它藏有什麼「說不出口的真相」。卡夫卡生前並未成名,這些作品都是死後由好友馬克斯布羅德整理才得以流傳。

 對後世的影響

  • 成為現代文學的奠基之作。它教人不再只問「故事是什麼」而是「我們怎麼活」。
  • 「變成蟲」成為異化、孤立與身份崩解的象徵,象徵「人被制度吞噬]與「家庭冷漠」的代表作。
  • 「變成一隻蟲」成為許多改編、戲劇與心理探討的母題,啟發了無數作家與導演——從卡謬到宮崎駿都不例外

 我的閱讀反思

每次讀〈變形記〉,我都會重新問自己:

  • 當我不再有「功能」,無法提供任何價值,別人還會愛我嗎?我的存在還有價值嗎?
  • 我如何看待那些沉默、被冷落的身影?我對家人是否也有一種無形的壓力與冷漠?
  • 家庭是避風港,還是另一種壓力?

 結語:這是一面鏡子

〈變形記〉不是一則寓言,也不只是小說。它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如何看待「無用之人」,也提醒我們不要忘記:人,永遠不是只有功能而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喬一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推薦指數:★★★★★ 懷抱著窮苦,在最艱困的時代裡羨慕富裕;強忍著猜忌,在居心叵測的社會中渴求信任;壓抑住懦弱,在最多舛的命運中學會勇敢;隱身於黑暗,在最令人失望的世界裡哀求著光明與希望。 19世紀的文學經典帶你進入工業革命,見證文明發展的光明與黑暗。反思現代社會,我們也身處最好且最壞的時代?
Thumbnail
推薦指數:★★★★★ 懷抱著窮苦,在最艱困的時代裡羨慕富裕;強忍著猜忌,在居心叵測的社會中渴求信任;壓抑住懦弱,在最多舛的命運中學會勇敢;隱身於黑暗,在最令人失望的世界裡哀求著光明與希望。 19世紀的文學經典帶你進入工業革命,見證文明發展的光明與黑暗。反思現代社會,我們也身處最好且最壞的時代?
Thumbnail
所以為什麼現在會是說故事的時代,因為故事本身就是很有魅力的敘事手段。透過故事包裝,不論是知識也好,社會科學也好,產品行銷也好,政治哲學也好,故事都能巧妙讓枯燥乏味的內容繽紛起來。透過故事潛移默化的影響,寫作者的意圖反而更容易深植於心。
Thumbnail
所以為什麼現在會是說故事的時代,因為故事本身就是很有魅力的敘事手段。透過故事包裝,不論是知識也好,社會科學也好,產品行銷也好,政治哲學也好,故事都能巧妙讓枯燥乏味的內容繽紛起來。透過故事潛移默化的影響,寫作者的意圖反而更容易深植於心。
Thumbnail
在後現代史學影響下,史學作品免不了沾染到社會科學的味道。要求數據、要求圖表、要求嚴謹的史料堆砌、要求用社會科學方法分析…… 我們似乎很容易忘記,歷史的本質是敘事,是說好一個故事,如何在敘事和「科學」之間取得平衡,是現代史學家的難題之一。 《意外的國度》就是充分展現了史學家本質的作品。
Thumbnail
在後現代史學影響下,史學作品免不了沾染到社會科學的味道。要求數據、要求圖表、要求嚴謹的史料堆砌、要求用社會科學方法分析…… 我們似乎很容易忘記,歷史的本質是敘事,是說好一個故事,如何在敘事和「科學」之間取得平衡,是現代史學家的難題之一。 《意外的國度》就是充分展現了史學家本質的作品。
Thumbnail
透過閱讀「一如既往」一書,理解作者所提人性裡不變的法則有哪些,並以此來觀看關於理財、職場、人際等各方面的狀況,如能以此做為方針,或引導自己去面對生活、工作、財富等種種。
Thumbnail
透過閱讀「一如既往」一書,理解作者所提人性裡不變的法則有哪些,並以此來觀看關於理財、職場、人際等各方面的狀況,如能以此做為方針,或引導自己去面對生活、工作、財富等種種。
Thumbnail
我因為科幻小說與同名影集《三體》所以閱覽這本瑞秋.卡森所著1962年已問世的經典,我想分享一些小心得。 本書是世界性的,美國或其他國家現今的環保署可說是因為作者提出的核心思想改善致使生態搖搖欲墜的政策,下定決心訂下影響國家大方向的規則,儘管還是跟不上人類製造...
Thumbnail
我因為科幻小說與同名影集《三體》所以閱覽這本瑞秋.卡森所著1962年已問世的經典,我想分享一些小心得。 本書是世界性的,美國或其他國家現今的環保署可說是因為作者提出的核心思想改善致使生態搖搖欲墜的政策,下定決心訂下影響國家大方向的規則,儘管還是跟不上人類製造...
Thumbnail
法蘭茲卡夫卡是極具個人特色的作家。他的作品以文學為主,但人們談論存在主義哲學時也經常提到他。《變形記》、《審判》和《城堡》是他的代表作,這三部作品都有濃厚的存在主義色彩。其中,《城堡》為前兩部作品提出的問題提供了部分的解答,但其難解的程度經常讓人不得其門而入。這篇文章試著要找出那扇門。
Thumbnail
法蘭茲卡夫卡是極具個人特色的作家。他的作品以文學為主,但人們談論存在主義哲學時也經常提到他。《變形記》、《審判》和《城堡》是他的代表作,這三部作品都有濃厚的存在主義色彩。其中,《城堡》為前兩部作品提出的問題提供了部分的解答,但其難解的程度經常讓人不得其門而入。這篇文章試著要找出那扇門。
Thumbnail
讀完這本書也讓我開始思考,究竟我們作為讀者,在書中追尋的是什麼?是充滿異想讓人眼花繚亂的世界觀、還是為社會問題提出的假設性解答?
Thumbnail
讀完這本書也讓我開始思考,究竟我們作為讀者,在書中追尋的是什麼?是充滿異想讓人眼花繚亂的世界觀、還是為社會問題提出的假設性解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