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卡夫卡《城堡》再讀已是書中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法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是極具個人特色的作家。他的作品以文學為主,但人們談論存在主義哲學時也經常提到他。《變形記》、《審判》和《城堡》是他的代表作,這三部作品都有濃厚的存在主義色彩。其中,《城堡》為前兩部作品提出的問題提供了部分的解答,但其難解的程度經常讓人不得其門而入。這篇文章試著要找出那扇門。

大學的時候初讀《城堡》,那時專注力正強,緊跟著K的腳步在城堡裡周旋,卻覺得暈頭轉向。多年後再讀《城堡》,取巧地省略細節,卻讓整個故事變得過度簡單:K要到城堡去擔任土地測量員,卻無法進入城堡,於是他暫住在城堡下的村子,交了名為弗麗達的女友,而他到最後都沒能進入城堡。這個故事充滿無力感,然而,除了無力感以外它還傳達了什麼?這個故事裡有真正的「希望」嗎?如果沒有,為什麼哲學家卡繆要用「希望與荒謬」來評論卡夫卡的作品?

我借助二手詮釋來理解卡夫卡的《城堡》。這篇文章將從米蘭昆德拉和卡繆對於卡夫卡的評論來切入,試著找出城堡裡的荒謬與希望。

無知先生|卡夫卡《城堡》:再讀已是書中人

無知先生|卡夫卡《城堡》:再讀已是書中人


昆德拉讀《城堡》

昆德拉在他的文學評論中多次提到卡夫卡及其《城堡》,而比較完整的評論是在他的文學評論集《簾幕》中的<撕破了的簾幕>。這段評論側重在城堡中的官僚世界,並指出這樣的世界對於日常生活的扭曲。這似乎顯示出對於昆德拉而言,城堡中的荒謬多過於希望。

昆德拉對《城堡》的解讀是從這句話開始:行政和生活彼此已經互換位置。這是K在村子生活後的感想,行政系統改變了生存概念對他而言的意義。昆德拉列出幾個關鍵詞來呈現這種改變。


1.自由

沒有任何人禁止K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但他卻什麼也改變不了。就此而言,K在表面上是自由的,但這種自由卻是空洞的。


2.私生活

沒有任何人阻止K和弗麗達的親密行為,但他們也沒有任何隱私。於是,私生活不再私密,人與人之間也不再有祕密。


3.時間

自我不再和他人的時間對立,而是和行政系統的時間對立。這裡使用「對立」而不是「對接」有點令人費解,不確定是否為翻譯問題。對此我的理解是關於時間感:在行政體系中,我不再用他人的時間來衡量自己的時間,而是用行政系統的時間來衡量自己的時間,比如下次開庭是什麼時候,比如公文流程要跑幾天。在行政系統的時間中,個人的時間不知不覺走向盡頭。


4.冒險

冒險不是由個人的決定所開啟,而是由行政系統的疏失所開啟。K來到村子卻不能進入城堡,是肇因於城堡的疏失。他想求一個公道,面對他的卻是漫長等待。冒險不再充滿激情,而是迫於無奈。


5.戰鬥

在行政體系中,冒險是消極的,戰鬥也是消極的。K的戰鬥就是不斷和官僚見面,然後等待,等待,還是等待。即使等到戰鬥結束,也沒有真正的勝利可言,而是只有被耗盡的時間與生命。


昆德拉相當熟悉極權主義,而他眼中的城堡儼然是另一種極權主義:生活場域由行政體系所控制,人沒有隱私,也沒有改變社會的能力。在相當程度上,這也是當代社會的寫照。國家未必是以直接的手段來限制人民的自由,而是透過體系的方式,有系統地控制秩序,同時也限制了人的生命力。直至生命走向盡頭,國家都還是永垂不朽。


卡繆讀《城堡》

在《薛西弗斯的神話》的附錄<法蘭茲卡夫卡作品中的荒謬與希望>當中,卡繆評論了卡夫卡的《城堡》。他認為《城堡》是個冒險故事,是一場個人的冒險:靈魂追尋恩典,但任何作為皆為徒勞。這是這個故事的古怪之處,卻也是其張力所在。沒能抵達終點的追尋,究竟意味著什麼?

不同於昆德拉所看見的絕望,卡繆認為城堡為人的荒謬處境提供了治療方式,只不過這種治療無法使疾病痊癒,而是接納疾病,把疾病帶回日常生活。為了進入城堡,K努力融入村子當中,甚至被弗麗達所需要。「他從弗麗達身上獲得了某些超越他自己的事物。」卡繆寫道。透過弗麗達,K感覺自己超越了自己,也更加靠近了城堡。

卡繆認為這是一種「思想跳躍」:「這個微妙的療方使我們愛上壓垮我們的事物,並讓希望誕生於沒有出口的世界。」這種思想跳躍是卡繆理解城堡的關鍵:表面上,K臣服於生活,遠離了城堡;但實際上,他卻在日常中更接近城堡。也許把城堡想成神會更容易理解:人不是透過追求來接近神,而是透過生活來認識神。唯有放棄得到救贖,才有可能獲得真正的救贖。

在這樣的脈絡下,卡繆將《城堡》的精神理解為希望,而非絕望。他提到齊克果所說的:「人間的希望應當被擊斃,唯有如此人們才能被真正的希望所拯救。」希望是來自於屈服,而非追求。與之相對的概念是尼采的清醒意識:他拒絕所有超自然的慰藉,而極力去征服一切。就此而言,卡夫卡在《城堡》顯現出的思想更接近齊克果式的信仰,K成為投身於生活的荒謬騎士。

在《薛西弗斯的神話》中,卡繆認為荒謬根源於人的呼求與世界的無理沉默之間的對峙。在城堡中,K呼求著意義,渴望得到城堡的回應,得到的卻只是無盡的延宕。他的處境無疑是荒謬的,如同薛西弗斯那般徒勞無功。卡繆說,我們應當想像薛西弗斯是快樂的,因為充實的生活就是對於神的否定,而使人成為自己的主人。K或許也是快樂的,但不是因為否定神,而是透過臣服來接近神。在這個意義下,卡夫卡的希望不是卡繆式的,而是齊克果式的。


結語

昆德拉對於《城堡》的解讀很貼近現實,卻充滿絕望:生活被行政所控制,成為無聊的不朽。反觀卡繆對於《城堡》的解讀,強調荒謬當中的希望,對於現代人而言可能更具啟發性。但我們真的能夠做到嗎?經歷重重阻攔,卻仍然沒有放棄進入城堡的希望?投身於現實生活,卻在現實生活中尋找超越的神?生活在現實卻不沉淪於現實,這種矛盾的狀態或許正是《城堡》得以成為經典的原因。


參考資料

卡夫卡,《城堡》。新雨出版,譯者:高年生。

卡繆,《薛西弗斯的神話》。商周出版,譯者:沈台訓。

米蘭昆德拉,《簾幕》。皇冠出版,譯者:翁德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知之後 After Ignorance
32會員
70內容數
電影書籍哲學評論,試著在荒蕪的生活中種出點什麼。完整文章放在方格子,臉書和IG分享片段的文字。合作請私訊臉書或IG。
2025/03/23
大量的移動鏡頭,即使定格鏡頭也搭配焦點變化或物體運動,加上誇張的光線,呈現出影像的流動感,形成超現實的風格,也呼應故事的伏筆。 在流動感的基調下,靜止的特寫反襯出情感:宥俊主觀鏡頭下家中靜止的鋼琴呈現出恐懼;演奏會上身旁的空位呈現出寂寞;觀景台上的吻、多次從臉頰上滑落的淚,都沒有多餘的台詞。
Thumbnail
2025/03/23
大量的移動鏡頭,即使定格鏡頭也搭配焦點變化或物體運動,加上誇張的光線,呈現出影像的流動感,形成超現實的風格,也呼應故事的伏筆。 在流動感的基調下,靜止的特寫反襯出情感:宥俊主觀鏡頭下家中靜止的鋼琴呈現出恐懼;演奏會上身旁的空位呈現出寂寞;觀景台上的吻、多次從臉頰上滑落的淚,都沒有多餘的台詞。
Thumbnail
2025/03/14
人是100%的社會動物嗎?如果你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有所遲疑,就不應該完全相信阿德勒。阿德勒認為所有人都會面臨三大問題:職業、社交、兩性。這是因為人類生活在地球上,與其他人合作,並且維繫人類的延續。這樣的觀點是以人類群體的生存與延續為目的,思考採取哪些手段最為適當,具有濃厚的目的論色彩。
Thumbnail
2025/03/14
人是100%的社會動物嗎?如果你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有所遲疑,就不應該完全相信阿德勒。阿德勒認為所有人都會面臨三大問題:職業、社交、兩性。這是因為人類生活在地球上,與其他人合作,並且維繫人類的延續。這樣的觀點是以人類群體的生存與延續為目的,思考採取哪些手段最為適當,具有濃厚的目的論色彩。
Thumbnail
2025/03/08
階級、殖民、怪物,還是那個奉俊昊,沒有因為複製人就落入空泛的哲學討論,還是在做擅長的社會批判和諷刺。 電影的情感核心是反物化:反對人類列印、反對物化女性、反對壓迫原住民。人類列印到底好不好,其實不重要。廢除人類列印只是一種隱喻,真正想廢除的是把人視為消耗品的體制。
Thumbnail
2025/03/08
階級、殖民、怪物,還是那個奉俊昊,沒有因為複製人就落入空泛的哲學討論,還是在做擅長的社會批判和諷刺。 電影的情感核心是反物化:反對人類列印、反對物化女性、反對壓迫原住民。人類列印到底好不好,其實不重要。廢除人類列印只是一種隱喻,真正想廢除的是把人視為消耗品的體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每當書籍作品披掛在經典的哲學概念之上,不自覺地都會讓人對其內容與論述產生抽象難解的意象。《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卻是出乎意料的順暢,姑且不去深酌文字背後的意義,收錄的五篇短篇故事本身已具有豐富的文學性,流暢的文句搭配層層推演的情節,不斷勾起讀者的好奇心,讓人想趕緊跳進結局一虧故事的究竟。
Thumbnail
每當書籍作品披掛在經典的哲學概念之上,不自覺地都會讓人對其內容與論述產生抽象難解的意象。《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卻是出乎意料的順暢,姑且不去深酌文字背後的意義,收錄的五篇短篇故事本身已具有豐富的文學性,流暢的文句搭配層層推演的情節,不斷勾起讀者的好奇心,讓人想趕緊跳進結局一虧故事的究竟。
Thumbnail
泰戈爾的詩 在書的方面表現得異常富裕。 人生中太多愛而不得, 但是買書就豁達多了,付了錢就買回去,有多愛就多珍藏。 但是,它們多數時間都擺在書櫃上,漸漸生灰。 總是有一堆書,讀不完啊!(諸多藉口) 是沒力氣讀,還是沒時間讀,有時候是根本忘記要拿起來閱讀。 一年總有幾次,定定地停佇在書櫃前,
Thumbnail
泰戈爾的詩 在書的方面表現得異常富裕。 人生中太多愛而不得, 但是買書就豁達多了,付了錢就買回去,有多愛就多珍藏。 但是,它們多數時間都擺在書櫃上,漸漸生灰。 總是有一堆書,讀不完啊!(諸多藉口) 是沒力氣讀,還是沒時間讀,有時候是根本忘記要拿起來閱讀。 一年總有幾次,定定地停佇在書櫃前,
Thumbnail
絆腳石或是墊腳石 當卡爾加德在史丹佛大學就讀時,大學部的圖書館被稱為醜地方,外觀不能說太好看,看起來不太像是一座圖書館,看起來更像是州辦公室,但就是這一個醜不拉嘰的地方,卻是史丹佛大學眾人必到之處。卡爾加德和他的室友鮑伯每晚都會花上4-6小時在醜地方讀書。 鮑伯和卡爾加德是截然不同的人,鮑伯全神
Thumbnail
絆腳石或是墊腳石 當卡爾加德在史丹佛大學就讀時,大學部的圖書館被稱為醜地方,外觀不能說太好看,看起來不太像是一座圖書館,看起來更像是州辦公室,但就是這一個醜不拉嘰的地方,卻是史丹佛大學眾人必到之處。卡爾加德和他的室友鮑伯每晚都會花上4-6小時在醜地方讀書。 鮑伯和卡爾加德是截然不同的人,鮑伯全神
Thumbnail
“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莎士比亞 神不在場發現一本突如其來、年代久遠的書,似乎有了自己的生命,每60分鐘才會開啟一次。 僅知道它一直在邀請不同的人進入,期待有人能改變什麼…這本書我們所知甚少,進去過的人,對它的說法眾說紛紜,你願意冒險進到魔書裡,接受它的邀請嗎?
Thumbnail
“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莎士比亞 神不在場發現一本突如其來、年代久遠的書,似乎有了自己的生命,每60分鐘才會開啟一次。 僅知道它一直在邀請不同的人進入,期待有人能改變什麼…這本書我們所知甚少,進去過的人,對它的說法眾說紛紜,你願意冒險進到魔書裡,接受它的邀請嗎?
Thumbnail
閱讀歷史上的建築大師,最重要是將這些大師當「人」看。當我們將所謂的「大師」視為一個人時,才能平靜而不盲從地看待他被譽為「偉大作品」的背後所代表的意識,以及更深入的理解為什麼這些作品可以被視為一個時代的經典作品,而這樣的理解同樣適用在現在諸多建築獎項的受獎名單上。
Thumbnail
閱讀歷史上的建築大師,最重要是將這些大師當「人」看。當我們將所謂的「大師」視為一個人時,才能平靜而不盲從地看待他被譽為「偉大作品」的背後所代表的意識,以及更深入的理解為什麼這些作品可以被視為一個時代的經典作品,而這樣的理解同樣適用在現在諸多建築獎項的受獎名單上。
Thumbnail
法蘭茲卡夫卡是極具個人特色的作家。他的作品以文學為主,但人們談論存在主義哲學時也經常提到他。《變形記》、《審判》和《城堡》是他的代表作,這三部作品都有濃厚的存在主義色彩。其中,《城堡》為前兩部作品提出的問題提供了部分的解答,但其難解的程度經常讓人不得其門而入。這篇文章試著要找出那扇門。
Thumbnail
法蘭茲卡夫卡是極具個人特色的作家。他的作品以文學為主,但人們談論存在主義哲學時也經常提到他。《變形記》、《審判》和《城堡》是他的代表作,這三部作品都有濃厚的存在主義色彩。其中,《城堡》為前兩部作品提出的問題提供了部分的解答,但其難解的程度經常讓人不得其門而入。這篇文章試著要找出那扇門。
Thumbnail
#原著對於人生的質疑、自由之身心靈的追求,以及未來生活的憧憬,具有永恆的藝術價值,於21世紀的今日,依然令苦心探尋人生意義的讀者有所啟發而讚嘆、省思不已。 (一)存在主義盛行的年代 20世紀爆發兩次世界大戰,在無情摧殘破壞之下,傳統社會及價值為之解體,造成人際關係冷漠、疏離,人們對生命的意義不斷
Thumbnail
#原著對於人生的質疑、自由之身心靈的追求,以及未來生活的憧憬,具有永恆的藝術價值,於21世紀的今日,依然令苦心探尋人生意義的讀者有所啟發而讚嘆、省思不已。 (一)存在主義盛行的年代 20世紀爆發兩次世界大戰,在無情摧殘破壞之下,傳統社會及價值為之解體,造成人際關係冷漠、疏離,人們對生命的意義不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