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llo!!!我是艾斯,在金融業打滾近二十餘年,因為遇到太多有趣的人事物,所以想要把這些酸甜苦辣分享跟在網路上愛閱讀的你,有喜歡、或是有不同想法,也歡迎留言讓我知道喔!
身為財金系畢業的一員,記得快畢業前,班上的女生都在就業博覽會被很多銀行招募走了;有其他想法、或想從事會計相關的就堅決不踏入銀行業,而男生基本上沒什麼市場,因為要服兵役…………囧
不過也因為一直在商科打轉,漸漸的認識不少商科的朋友,其中一群都是某間學校的會計系,艾斯今天要分享的,就是來自這些會計系的小故事。Nick
Nick是這群會計系的朋友裡,感覺跟艾斯最對盤的,一些言談跟行事風格的頻率可能比較近吧,所以從一開始就跟艾斯比較多私訊往來;Nick的太太也是這群會計系的朋友群之一,認識他們的時候兩位已經結婚了,然後有一個小孩,當時艾斯身為保險業務員,但對艾斯來說,他們都是在跟艾斯熟識之前,一家三口就有投保、也有自己的業務員,以一段朋友的關係來說,這段友情,可以說是打從一開始就完全沒有利益關係的。
COVID-19
一段時間後,由於Nick夫妻很喜歡艾斯,他們夫妻自己提出要做保單健診,但因為他們之前的業務真的太盡責,基本上該買的都買了,艾斯也就沒有再繼續推銷些什麼,不過慢慢的,出國的旅平險、一些簡單的強制險,他們夫妻都會主動找艾斯投保,一直到辣個傳染病,改變了那幾年的保險業生態——COVID-19
網路上有個笑話是這樣的,以前朋友間坐下來就談保險的是保險業務,朋友就會說“可不可以不要一見面就談保險?”
但這場傳染病改變了當時的生態,反而是保險業務會說“可不可以不要一見面就談保險?”(笑
很自然而然的,朋友們都會找艾斯詢問防疫險,當中也有Nick夫婦,只是剛好他們詢問的時候,公司緊急說要停賣,所以當天可以說是一波三折。
停賣當天的時候,公司可以讓我們業務幫客戶做一些報備的動作,讓保單是有效的,但這個動作必須當下在公司完成,由於艾斯接到消息的時候已經下班到家了,但為了Nick夫婦,艾斯又折返回去公司處理相關事宜,還記得晚上八點,終於全部搞定的時候,Nick電話中充滿感激,因為他們家小朋友的資料一開始有給錯,後續更改花了很多時間;不過艾斯總覺得,自己人的事情最重要,有處理好就好。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情
之後,Nick大概覺得艾斯值得信任,明顯感覺到他一直想要做業績給我,不過艾斯真的認為他們買的夠多了,婉拒了一些業績,正當艾斯覺得這段關係經營的很好,畢竟朋友昇華成客戶的感覺真的很棒,發生了一件艾斯從來沒有想到會破壞關係的事情。
艾斯的太太流產了。
艾斯那時候是二寶,但因為一些原因,結論來說就是流掉了,那段時間,艾斯真的心情不是很好,但也不敢在太太面前一直負能量,畢竟身體元氣大傷的是太太,讓他好好休養才是上上策;就這樣,好一段時間聽到別人詢問我們有沒有要生、是不是已經懷孕了、是不是還沒三個月不能講?這之類的話題,艾斯就好像一種PTSD,聽到就心情鬱悶、煩躁
內心就是:到底關你們屁事!?
某天,這個會計系的群組,在抬槓一下瑣碎的事情,很一般群組的正常聊天,忽然開始了誰誰誰在備孕的話題,就這樣,一局“艾斯躺著也中槍”的一顆子彈射過來了
“艾斯他們也在備孕喔,而且有好消息近了”
Nick太太忽然開了這一槍在群組,留下一頭霧水的艾斯,撇開習俗,那時候真的還沒開始備孕,而且就算備孕成功,為什麼你要在群組裡講這個?
艾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然後那種煩躁、憂鬱的感覺席捲而來,艾斯只能淡淡的在群組回覆“喔…………是喔,怎麼有在備孕我自己都不知道”,然後Nick太太就有種,你太太都跟我講啦的口吻,艾斯實在聽不下去,但又一肚子火,把群組關靜音以後,就在自己的IG上抱怨了一下
“在群組討論別人家有沒有二寶、有沒有備孕,我家有沒有在排卵期打炮,完全不關你們的事情OK?”
本以為私人領域的Ig,就這樣被Nick夫妻看到了,時至今日,Nick夫妻沒有再私訊過我了。
做業務,你必須要的公私分明
艾斯的看法是,這確實是我的私事,你們不應該在群組討論,而且我還沒從太太的流產這個低氣壓走出來,你們不需要這樣子;但Nick夫婦認為,我們關係不錯,而且我也真的以為你們備孕順利,才這樣說的,你太小題大作。
幾年過去了,Nick他們也有二寶、頻繁出國,車子換了名車,卻再也沒有找艾斯投保過了,以艾斯的業務人生來說,這段關係最終就是失敗收場。
但以正常交友來說呢?雖然到今天,我都不認為自己生氣、在私領域抱怨是錯的,那為什麼一段關係還是結束了呢?
艾斯現在的看法是,沒有人做錯什麼,也許艾斯不該ig開炮、也許艾斯應該早點把朋友分類清楚,可惜現實就是沒有這麼多的也許跟如果。
結論
艾斯覺得,每個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但不是每一個朋友都能接受你的抱怨;而能接受抱怨的朋友,一定程度是能理解你的,這種朋友不在意你是否功成名就,你不需要特別成功、儘管你過的再不順利,他都願意傾聽,特別是在你的心情需要倒垃圾的時候。
艾斯還記得防疫險停賣時幫Nick處理的情況,也認為自己工作上是盡責的,但沒想到自己私人的情緒,最終一段關係結束了;所以後來艾斯把社群媒體的朋友刪了2/3,偏私人領域的IG,更是刪到不超過30個好友;就讓一些朋友、客戶,停留在艾斯某種程度下的人設,這不是虛偽,而是你的朋友,比你更需要公私分明。
你的同事不需要看到太多你的私生活、你久久不見的朋友也不需要知道你的工作好壞,也許他們看到你過的好與壞之後,都會淪落他們口中的八卦;所以選擇性的把自己公私分明,可以說的放在一邊、負面抱怨的放在一邊,艾斯覺得這樣分類,讓人際關係更舒服了。
以Nick夫婦為例,他們覺得艾斯值得信賴的時候,是關係很好的時候,但當他們覺得自己被冒犯了,他們也不認為艾斯在保險上面專業到值得信任,所以,你的朋友真的比你還需要公私分明,但他們可能做不到,我們還是靠自己保護我們自己的社交圈比較理想。
可能你看完故事有其他想法、可能你還不懂艾斯表達的、又或者是你也還在釐清一些朋友適不適合看到你在社群媒體所有的發文,這都沒關係,艾斯也還在學習,你們能看完文章,也讓艾斯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而你們也不是一個人的,艾斯會在這裡陪著大家一起學習,學習這複雜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