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兩年,我投入寫作,筆耕不輟,產出了不少文章。然而,總覺得有些地方不甚對勁,卻又說不上來具體是哪裡卡住了。這份疑惑漸漸被擱置,因為我很快便踏入了新的領域——播客。文字創作因而暫歇,我的重心轉而投向了紫微斗數與身心靈相關的探索。
麵攤奇遇
直到某天,送餐任務告一段落,我尋了間小吃店準備歇腳吃飯。鄰座恰好有位女士正專注於她的筆電,指尖飛快地在鍵盤上舞動。我不經意瞥見她在寫作,心頭一動。我們是同道中人啊!都習慣用電腦打字,享受那份快速產出內容的效率,以及大螢幕帶來的清晰視野。

好奇心驅使下,我忍不住走上前搭話:「咦,您這是也在寫作嗎?」
她抬起頭,帶著一絲疑惑回道:「是啊,有什麼事嗎?」
我連忙解釋:「沒有沒有,只是因為我也是個很喜歡創作的人。但剛剛無意間看了您的螢幕內容和排版,整體感覺起來特別引人入勝。我自己雖然很擅長寫實,卻總覺得文章少了些什麼韻味。看了您的作品後,我才發覺自己的不足之處。」
語氣誠懇地表達:「真的很榮幸能在這裡遇到您,並有機會與您交談請教。不知您是否能撥冗給我一些指導與建議呢?」
對方聽後笑了,溫和地說:「可以啊,不過可能要先看看您的作品,我們才能互相交流一下個人經驗與看法。」
急切的期待
我向來是個急性子的人,一旦發現有能幫助自己補足缺點的機會,心裡便會燃起特別的期待。當下我還在工作,不便立刻展示作品,於是連忙提議:「這個嘛!我剛好在工作,現在沒辦法馬上給您看。不如這樣,我們交換個聯絡方式,之後我再和您預約個時間,好好坐下來聊聊,順便請您喝杯咖啡,當作一份感謝的心意,您看這樣行嗎?」
她聽了,笑得更開了:「呵呵,這麼客氣做啥?好啊,那就約個時間一起交流討論吧!如果我能幫得上忙的,一定盡力跟您說。」
回到家後,我便迫不及待地整理好資料,仔細思考並記錄下一些想請教的問題。隔天,我便按捺不住心中的興奮,立刻聯絡對方,安排了見面時間。
這場突如其來的奇遇,像是一道光,為我在寫作的道路上點亮了新的方向。心中的那份期待,正等待著即將到來的深度交流。
咖啡廳裡的醍醐灌頂
約定好的那天,我提早到了咖啡廳,緊張又興奮地等待著。當她如約出現,我們點了咖啡,我便迫不及待地將自己整理好的文章檔案傳給她。她接過筆電,眼神專注地瀏覽起來。
我觀察著她的神情,原本預期她會邊看邊給予一些回饋,沒想到她越看,臉上的表情越是凝重,眉頭微微鎖著,我心裡很是緊張,深怕她會說出什麼樣話!或者罵我是個神經病之類的,足足過了將近五分鐘,她才緩緩地將筆電闔上,然後抬頭看著我,一時之間竟沒說話。咖啡廳的輕柔音樂聲,此時顯得格外清晰,而我的心跳聲,彷彿也跟著響亮起來。

「文章內容很不錯啊。」她終於開口了,語氣中帶著一絲訝異和肯定:「只是在排版方面,如果你能稍微調整一下,效果會更好。」
我有些困惑,追問她說:「排版?可是我的文字量很大,寫得很滿,這樣不是比較有份量嗎?」
她笑著搖搖頭,拿起桌上的糖包,輕輕地放到咖啡杯旁:「你看,這就像我們泡咖啡一樣。咖啡好喝,是它的本質,就像你文章的內容很扎實。但是,如果把糖包直接丟進咖啡裡,是不是會『啵』一聲,然後浮起來,看起來亂七八糟的?」
我點點頭,表示同意。
「但如果我們把它放在杯子旁邊,是不是看起來就整齊多了?等你真的想加糖的時候,再慢慢撕開,倒入,攪拌。這過程是不是更優雅,也能讓你更享受喝咖啡的過程?」
她繼續解釋:「寫作也是一樣的道理。你的文章內容就像這杯好咖啡,非常醇厚,有深度,有故事。這是你的天賦,也是最大的優勢。
但如果文字全部擠在一起,沒有呼吸的空間,讀者就像是面對一整包沒撕開的糖,雖然知道裡面有糖,卻不知道怎麼下手,也感受不到那份『優雅』。
所以,所謂的『排版』,並不是要你刪減內容,而是要幫你的好內容『呼吸』,幫讀者『看見』你的好。就像把大段落拆成小段落,加上小標題,善用粗體字,甚至適時留白。這些動作,就像是把糖包整齊地放在杯旁,甚至預先撕開小口,讓讀者輕輕鬆鬆就能舀起精華。
當讀者能夠輕鬆地閱讀,他們的注意力才能完全放在你文字的精髓上,而不會被『密密麻麻』的排版分散了。你的故事會更被看見,你的觀點會更容易被吸收,你的情感也會更直接地觸動人心。這就是將你的內容優勢,透過排版完整地呈現出來,讓你的寫作更具引人入勝的力量。」
我心想:「看來今天真的是遇到高人指點了,大賺。」
寫作的本質:與內心的和解
聽著她的解釋,我腦中轟然一聲,那種一直說不上來的「怪」,瞬間被點破了。原來我只顧著「寫」,卻忘了「呈現」。那一刻,我彷彿看見自己那些埋在文字大海裡的「寶典與禮物」,終於可以被拂去塵埃,閃耀出屬於它們的光芒。
但更深一層的體悟,其實是來自於內心的聲音。
我突然想起,有時候寫文章,當靈感湧現時,文字會如同泉水般噴湧而出,加上我快速的打字速度,內容眨眼間就成形了。那時候的我,能夠真正地暢所欲為地創作,靈感總是源源不斷。但奇妙的是,每當我回頭審視初稿時,總會忍不住動手修改某些字句。
直到最近,我內心深處才傳來一個清晰的聲音,像是一記溫柔卻堅定的提醒:「以前讓你寫文章的方式,那才是你自己真正內心想說的話。但你卻因為修改得過於掩飾,逐漸失去了原本的自我。」
「有時候,你只是想讓句子聽起來更『好聽』、更『完美』,卻改動了一小段,結果完全扭曲了你的本意。這樣一來,那篇文章便不再是你『自己的東西』了,而是變得特意做作。」
我被自己內心的深處衝擊了,瞬時頓悟。
這個內心的聲音,曾經一度「不想再與我共同創作」,因為我的修改背離了它最初想表達的純粹。它其實是在告訴我:應該取其原意,然後用另一種「更好、更清晰」的方式來表達輸出,而不是將整個本意都掩蓋或扭曲掉。
原來,排版只是一個表層的呈現問題,更深層的,是與內在真實對話的忠誠度。這位導師點明了排版的藝術,而我的內心則進一步揭示了寫作的本質——保有真我,將最真實的感受和想法,以最能被理解的方式傳達,而不矯飾、不造作。
星曜的啟示:從天機到天相
這場奇遇,以及隨後對內在聲音的覺察,讓我對寫作有了更全面的「斗悟」。從紫微斗數的角度來看,這場領悟彷彿是星曜力量的巧妙運作。
一開始,我憑藉著天機星的聰敏與快速反應,讓靈感源源不絕,文字如泉湧。天機主智慧、思考與變動,這讓我在創作初期能快速捕捉想法。然而,當我過度修改,試圖掩飾本意時,卻可能受到了巨門星負面特質的影響——巨門主口舌、是非,也代表著內心的糾結與不夠坦率。那時的我,或許是想讓文字「更漂亮」,卻無意中讓真意「失真」,就像巨門有時會因過度修飾而顯得不夠真誠。
而這位導師的出現,則像是天梁星的指引。天梁主蔭蔽、解厄與智慧,她以生活化的比喻,點破了我排版上的盲點,為我排除了寫作的「障礙」。她那份不疾不徐、洞悉問題核心的態度,正是天梁星沉穩智慧的展現。
最終,我領悟到,寫作不僅是文昌星與文曲星所代表的文字技巧與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讓文章透過天相星的「包裝」與「呈現」,將最真實的自我(也就是內心深處的聲音)優雅地展現出來。天相主儀表、服務與表達,它提醒我們,好的內容需要好的形式來承載,才能被大眾所接受與欣賞。
金句:寫作的真正優勢,在於忠於內在的真實,並以最能被理解的方式,讓那份真實閃耀光芒。
斗數分析的部份,僅供參考,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