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涼是花蓮人,從小爸爸就在山上工作,很少下山,都是媽媽一個人帶著她們在山下生活和工作。美涼說,可能是媽媽心裡有怨,對她們的管教不是打就是罵,個性很剛硬,對外人永遠不服輸也不認輸。美涼的個性遺傳媽媽,甚至超越,她後來回想跟前夫這一段婚姻失敗收場,跟自己個性上的強硬有很大的關係。
離婚後的美涼馬上跑去改名,不久之後又買了車子,隔年再買房子,一心想要透過改名、換車與搬家與過去徹底告別。可是,白費心機。美涼說,心境沒變,個性沒改,不管外在做多少改變,內心的苦悶和挫折並沒有減少半分。有一年,美涼帶罹患憂鬱症的媽媽到醫院回診,因此認識志工阿香,阿香說話輕聲細語,聲色柔和,身段又特別柔軟,美涼立刻對阿香產生好感,跟自己一開口就颳大風下暴雨的聲色迥然不同。
隔年,美涼參加《水懺》讀到一句話,「人生茫茫,浮沉在無際大海中,任由風浪飄浮,隨境轉向,何去何從?」美涼在淚潸潸中有了體悟,她覺得這段話正是自己的心境和經歷,美涼決定改變,希望有一個穩定且正確的力量牽引自己一步一步往前走。美涼透過服務人群調伏自己的脾氣,原本火爆性格逐漸收斂,大兒子說,「我媽以前是女暴君,只要說錯一句話,她的左手立刻抓住我們的下巴,接著右手一巴掌就過來了,誰都閃不掉,做志工後她變得很柔軟,都是輕聲細語,也很常說愛跟擁抱。」
美涼回頭盤點自己的人生,直言是個性害得自己吃苦受罪,怪不得別人,怨不得他人。相忍為家,如果我們修不了一點忍辱,修不了一點柔順,生活中尖碰尖、磕磕碰碰的事那麼多,又要如何安然度過每一次的逆境與考驗。脾氣發出來很舒爽很過癮,但是後果與代價可能是玉石俱焚,修忍辱就是修福氣,修柔順就是修好命,忍辱與柔順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讚美,而是為了讓自己得到身心清淨和輕安自在,最重要是修得家庭和諧與圓滿。
#修忍辱
#修身養性
#調伏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