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能源轉型:拒絕核三延役,擁抱RE100智慧電力系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台灣正站在能源轉型的關鍵十字路口。核三延役公投案的出現,迫使我們必須對國家的能源未來進行一次深刻的思考。然而,當我們將目光投向全球能源發展的最新趨勢與台灣自身的優越潛力時,一個清晰的結論浮現:延續舊時代的核電並非必要之舉。一個以多元再生能源為核心、由先進電網技術支撐的「RE100智慧電力系統」,不僅是可行的,更是帶領台灣走向能源自主、環境永續與經濟繁榮的康莊大道。本報告旨在闡述,為何我們應對核三延役公投投下反對票,全力擁抱一個更潔淨更安全更具韌性的能源未來。

第一節:台灣能源的未來:RE100智慧電力系統的崛起

傳統的能源論述往往陷入「穩定基載」與「間歇性能源」的二元對立,然而,這種觀點已無法跟上全球能源革命的步伐。一個全新的能源典範——「RE100智慧電力系統」——正在成形,它不僅是一個技術框架,更是一個由市場需求、多元發電與智慧管理共同構成的完整生態系 。  

1.1 RE100全球倡議:市場力量驅動的能源革命

RE100(Renewable Energy 100)是一個由全球超過350家最具影響力的企業所組成的自願性倡議,承諾100%使用再生能源 。這股由需求側發起的強大力量,正深刻地影響著各國的電力工程與能源政策規劃。當蘋果、Google、台積電等指標性企業都要求其供應鏈必須使用綠電時,發展再生能源就不再只是一個環保選項,而是攸關台灣產業能否在全球競爭中立足的關鍵。這股市場力量,正催生一個涵蓋發電廠智慧電網用戶端微電網電力市場交易的全新智慧電力系統 。  

1.2 多元化再生能源:台灣得天獨厚的天然稟賦

台灣的「RE100智慧電力系統」擁有堅實的資源基礎。除了大眾熟知的太陽光電離岸風電外,台灣還擁有水力沼氣生質能海洋能波浪發電、溫差發電、洋流發電)等多樣化的再生能源選項 。更令人振奮的是,台灣在地底深處,蘊藏著一項足以改變能源版圖的巨大寶藏——地熱發電。  

根據經濟部已知的資訊,台灣的地熱發電潛在開發容量高達40GW以上 。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若能充分開發,不僅能完全滿足台灣的電力需求,更能確保供電無虞。地熱發電具備所有理想基載電力的特質:  

  • 穩定基載電力:地熱能不受天候影響,能24小時全年無休地穩定發電,為聯合國定義的24/7 CFE無碳電力 。  
  • 潔淨綠色電力:地熱發電碳排放極低,是真正的潔淨能源 。  
  • 低成本永續電力:地熱發電廠一旦建成,其燃料成本幾乎為零 。更具吸引力的是,在設備折舊結束後,其運營成本可降至每度電僅新台幣0.7至1.5元,遠比核電更具經濟競爭力 。  

過去,地熱開發面臨法規與技術挑戰,但如今政府已成立「地熱發電單一服務窗口」,並修訂《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設立「地熱專章」,旨在掃除開發障礙,加速推動這項潛力無窮的本土能源 。  在一個由市場需求拉動、擁有多元再生能源選項,特別是龐大地熱潛力的未來面前,核電廠的存在價值已然褪色。台灣完全有能力建構一個不依賴核能的、自主而豐裕的電力系統。

IEA預測2050年時,全世界將有800GW地熱發電

IEA預測2050年時,全世界將有800GW地熱發電

第二節:技術的躍進:Grid-Forming確保電網韌性與穩定

反對再生能源最常見的理由,是其併網後可能衝擊電網的穩定性。然而,這種擔憂同樣是基於過時的技術認知。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以「電網構成」(Grid-Forming, GFM)技術為核心的智慧逆變器,已為高比例再生能源的穩定運行提供了完美的解決方案。傳統的逆變器(Inverter)是被動的「電網追隨者」(Grid-Following),需要依賴大型發電機組維持的電網信號才能運作。但GFM逆變器則是一位主動的「電網領導者」,它能自主建立穩定的電壓與頻率,如同一個個微型的智慧型發電機,主動「構成」一個強韌的電網 。  

美國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等全球頂尖機構的研究與實證,已充分證明GFM技術的強大能力 :  

  • 穩定電網:GFM逆變器能主動調節電壓頻率虛功有效消除電力諧波頻率震盪,即使在傳統發電機組大量退役、電網慣量降低的情況下,依然能維持系統穩定 。NREL的研究更顯示,在逆變器基礎資源(IBR)佔比高達73%的情境下,電網頻率只會產生0.1Hz的微小變化 。 換句話說,電網頻率僅從60Hz變成59.9Hz而已
  • 提升韌性:GFM逆變器具備「全黑啟動」(Black Start)能力,意味著在極端天災或事故導致大停電後,它能不依賴外部電源自行啟動,快速恢復區域供電,大幅提升電網的災後恢復力與韌性 。  
  • 實證成功:在夏威夷考艾島的真實電網中,IBR佔比在部分時段已超過90%。研究發現,僅是將部分逆變器升級為GFM模式,就顯著改善了電網的頻率動態,有效抑制了系統振盪 。當GFM機組增加後,電網頻率的穩定度更是大幅提升了近一倍 。  
(右圖)使用GFM技術,頻率變化只有0.1Hz

(右圖)使用GFM技術,頻率變化只有0.1Hz

這些真實世界的數據證明,所謂「再生能源會衝擊電網」的說法已是過去式。先進的GFM技術搭配儲能系統,完全有能力應對高達70%甚至更高的再生能源佔比,確保電力系統的穩定與可靠 。台灣正在推動的、耗資新台幣5,645億元的「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其核心精神正是分散式與智慧化,這與GFM技術的發展方向不謀而合 。我們需要的,是加速投資這些真正屬於未來的電網技術,而非回頭擁抱舊時代的核電。  

第三節:重新評估核三:不必要的風險與沉重的財務負擔

當我們已經擁有通往能源自主的清晰藍圖,以及確保電網穩定的先進技術時,核三延役的「必要性」便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其無法迴避的巨大風險與沉重的財務負擔。

3.1 驚人的延役成本:一場不划算的豪賭

核電延役絕非「免費」的午餐,而是需要投入鉅額資金進行設備翻新與安全升級。法國電力公司(EDF)的案例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其翻新一座1.3GW的核電廠預計投入高達70.5億美元,相當於每GW的新增投資就高達55億美元(約新台幣1613億元)。這筆天文數字的投資,若用於發展成本持續下降的再生能源與儲能,將能創造更大的效益。

3.2 無法忽視的核安風險與核廢料難題

除了財務負擔,延役更意味著我們必須繼續承受老舊核電廠的潛在風險。核電廠的關鍵組件,如反應爐壓力容器(RPV),會隨著運轉時間而受到中子照射,產生材料「脆化」(Embrittlement)的現象,這會使其韌性下降,在極端事故情境下增加破裂的風險 。此外,蒸汽產生器管路的腐蝕、重要管路的疲勞、以及電氣纜線的性能衰退等問題,都對老舊核電廠的安全構成持續性的挑戰 。將國人的安全,賭在一座運轉數十年的老舊電廠上,絕非明智之舉。  

更重要的是,核廢料的最終處置至今仍是全球性的無解難題。選擇延役,就是選擇繼續製造更多難以處理的高階核廢料,將沉重的環境與財務包袱留給我們的下一代 。

結論:投下反對票,選擇台灣能源的康莊大道

綜上所述,反對核三延役的理由清晰而充分:

  1. 我們有更好的選擇:一個以多元再生能源為核心、以龐大地熱潛力為基石的「RE100智慧電力系統」,能為台灣提供充足、自主且潔淨的電力。
  2. 技術已不成問題:以Grid-Forming為代表的先進電網技術,已證明能確保高比例再生能源電網的穩定與韌性,讓核電的「基載」角色不再無可替代。
  3. 核電是沉重包袱:核三延役不僅需要投入鉅額的財務成本,更讓我們持續暴露於老舊核電廠的潛在風險與無解的核廢料難題之中。

此次核三公投,並非一場擁核與反核的意識形態之爭,而是一次關乎台灣未來的理性抉擇。我們應當勇敢地告別過去,選擇一條更安全、更潔淨、更具經濟效益的能源道路。投下反對票,不僅是拒絕一個過時的能源選項,更是為台灣的永續未來,投下關鍵的贊成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xwell 陳世芳的麥斯創業服務
144會員
117內容數
這個專題是用來出版我的前瞻產業分析,目標讀者為企業主、中高階主管、證券投資人,以及關心產業發展與社會創新的朋友們。我的產業分析已經不受產業別限制了,只要是我覺得有價值的資訊,就會在這個專欄出版。具體來說,包括能源、電力、循環經濟、電動車、生物製藥、醫療器材、ESG、半導體、電子、電機、電力、分子免疫、AI。
2025/04/09
國際能源署(IEA)是一家提供能源市場和政策分析的組織,最近發布了《地熱能的未來》報告,預測到 2050 年全球地熱發電容量可能達到 800 GW。這一預測基於技術進步、成本降低和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長。IEA 的預測基於以下幾個關鍵因素: 技術進步:新技術如增強型地熱系統(EGS)和先進地熱系統(A
2025/04/09
國際能源署(IEA)是一家提供能源市場和政策分析的組織,最近發布了《地熱能的未來》報告,預測到 2050 年全球地熱發電容量可能達到 800 GW。這一預測基於技術進步、成本降低和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長。IEA 的預測基於以下幾個關鍵因素: 技術進步:新技術如增強型地熱系統(EGS)和先進地熱系統(A
2025/03/19
I. 引言 隨著全球科技與能源轉型浪潮日益強勁,新興產業的發展不僅為經濟成長注入新活力,同時也帶來了管理體系與政策制定上的全新挑戰。離岸風電、虛擬貨幣、地熱發電、虛擬電廠等產業,由於技術創新快速、市場需求變化劇烈,往往涉及能源、環保、土地、消防、地方發展等多個領域。這種跨部會、多層級的管理模式,常
2025/03/19
I. 引言 隨著全球科技與能源轉型浪潮日益強勁,新興產業的發展不僅為經濟成長注入新活力,同時也帶來了管理體系與政策制定上的全新挑戰。離岸風電、虛擬貨幣、地熱發電、虛擬電廠等產業,由於技術創新快速、市場需求變化劇烈,往往涉及能源、環保、土地、消防、地方發展等多個領域。這種跨部會、多層級的管理模式,常
2025/03/12
1.前言:台灣地熱發電的關鍵時刻 台灣正處於能源轉型的關鍵時刻,反核已經過時了,政府已設定2035年地熱裝置容量達到1.7GW的目標。 近幾年來,美國在先進地熱系統(AGS,Advanced Geothermal Systems)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使地熱發電不再局限於特定地區,而是可以在全球任何
Thumbnail
2025/03/12
1.前言:台灣地熱發電的關鍵時刻 台灣正處於能源轉型的關鍵時刻,反核已經過時了,政府已設定2035年地熱裝置容量達到1.7GW的目標。 近幾年來,美國在先進地熱系統(AGS,Advanced Geothermal Systems)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使地熱發電不再局限於特定地區,而是可以在全球任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即便三位候選人的再生能源目標相近,但我認為在其他兩位候選人的政策有加大核能發電的佔比的前提下,勢必會排擠到再生能源的資源,「資源」包括但不限於:優惠性政策、大眾關注度、立法資源、行政資源。因此個人判斷就整體再生能源族群來說,賴清德當選會對整體族群帶來較好的未來發展性,且資金面較有可能重新關注此族群。
Thumbnail
即便三位候選人的再生能源目標相近,但我認為在其他兩位候選人的政策有加大核能發電的佔比的前提下,勢必會排擠到再生能源的資源,「資源」包括但不限於:優惠性政策、大眾關注度、立法資源、行政資源。因此個人判斷就整體再生能源族群來說,賴清德當選會對整體族群帶來較好的未來發展性,且資金面較有可能重新關注此族群。
Thumbnail
因應企業對再生能源的需求,台灣除了引進國外廠商和培養國內廠商在沿海設立風力發電外,依國內自有技術鼓勵廠商投入太陽能光電設施,也是國家重要發展的政策。 再生能源產業商機多,但所遭遇到的法律問題也不小,本篇文章將簡要說明再生能源產業在各階段所會遇到的法律問題,供有意投入的企業或是已投入的企業參考。
Thumbnail
因應企業對再生能源的需求,台灣除了引進國外廠商和培養國內廠商在沿海設立風力發電外,依國內自有技術鼓勵廠商投入太陽能光電設施,也是國家重要發展的政策。 再生能源產業商機多,但所遭遇到的法律問題也不小,本篇文章將簡要說明再生能源產業在各階段所會遇到的法律問題,供有意投入的企業或是已投入的企業參考。
Thumbnail
看到了什麼? 行政院為落實能源轉型目標,將臺灣打造為安全、潔淨、永續之智慧能源島。 配合政策方針,以積極節能、多元創能、智慧儲能、靈活調度及健全市場為推動策略,打造臺灣成為亞太綠能中心。 怎麼做? 台電公布「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 將於10年內投入5,645億元。 提升全國電網因應突發事故能力,杜絕
Thumbnail
看到了什麼? 行政院為落實能源轉型目標,將臺灣打造為安全、潔淨、永續之智慧能源島。 配合政策方針,以積極節能、多元創能、智慧儲能、靈活調度及健全市場為推動策略,打造臺灣成為亞太綠能中心。 怎麼做? 台電公布「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 將於10年內投入5,645億元。 提升全國電網因應突發事故能力,杜絕
Thumbnail
台灣,核能到底能不能…?一直以來都是政黨政治以及環保攻防戰的水岸第一排,從2018的以核養綠公投到2021的重啟核四公投,正反的口水攻防及針鋒相對,說實話令人眼花撩亂。當世界各國,包含歐盟、韓國、以及日本等國,因為能源電力吃緊,紛紛鬆動對核能發展的態度時,你我都更應該深入的思辨,核能到底台灣能不能?
Thumbnail
台灣,核能到底能不能…?一直以來都是政黨政治以及環保攻防戰的水岸第一排,從2018的以核養綠公投到2021的重啟核四公投,正反的口水攻防及針鋒相對,說實話令人眼花撩亂。當世界各國,包含歐盟、韓國、以及日本等國,因為能源電力吃緊,紛紛鬆動對核能發展的態度時,你我都更應該深入的思辨,核能到底台灣能不能?
Thumbnail
亞洲永續供應 循環經濟會展 
Thumbnail
亞洲永續供應 循環經濟會展 
Thumbnail
蔡總統透過影片致詞, 宣示台灣決心和世界一起朝2050零碳排的目標努力。
Thumbnail
蔡總統透過影片致詞, 宣示台灣決心和世界一起朝2050零碳排的目標努力。
Thumbnail
8月28號的公投即將來臨,這次公投的重點之一就是核四商轉的發電與否。核四議題向來頗具爭議,也一直是全台灣人民的矚目焦點。 接下來,我將會透過這篇報導,讓大家了解支持(支持重啟核四)方和反對(反對重啟核四)方的看法,同時讓讀者反思自己對這起事件的想法是否太過草率。
Thumbnail
8月28號的公投即將來臨,這次公投的重點之一就是核四商轉的發電與否。核四議題向來頗具爭議,也一直是全台灣人民的矚目焦點。 接下來,我將會透過這篇報導,讓大家了解支持(支持重啟核四)方和反對(反對重啟核四)方的看法,同時讓讀者反思自己對這起事件的想法是否太過草率。
Thumbnail
台灣是屬於海島型的電力系統,發電的「原物料」高度仰賴進口,這也是為什麼政府積極佈局再生能源的原因之一,不光是永續環保是未來主流趨勢,更重要的,是減少對燃煤,燃氣,乃至鈾-235/238等核能原料的依賴。撇開這等考量,電力系統本身也是相當大的一門學問,我們都知道其中包含產電,配電,輸電,售電...
Thumbnail
台灣是屬於海島型的電力系統,發電的「原物料」高度仰賴進口,這也是為什麼政府積極佈局再生能源的原因之一,不光是永續環保是未來主流趨勢,更重要的,是減少對燃煤,燃氣,乃至鈾-235/238等核能原料的依賴。撇開這等考量,電力系統本身也是相當大的一門學問,我們都知道其中包含產電,配電,輸電,售電...
Thumbnail
號稱2018年是「臺灣脫口秀元年」的博恩,一週前在youtube po 出脫口秀片段,談「能源難題」,30萬次點閱獲得相當高的迴響。片末最後以「擲交」的方式欲解決這道「難題」。無論如何,儘管是難題,但面臨公投,作為一個負責任擁有公民投票權利的人,而不得不去了解這樣的難題。
Thumbnail
號稱2018年是「臺灣脫口秀元年」的博恩,一週前在youtube po 出脫口秀片段,談「能源難題」,30萬次點閱獲得相當高的迴響。片末最後以「擲交」的方式欲解決這道「難題」。無論如何,儘管是難題,但面臨公投,作為一個負責任擁有公民投票權利的人,而不得不去了解這樣的難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