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發日記D31 『地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親愛的,你今天過得好嗎?

今天想和你分享的啟發關鍵詞是:「地圖」。

這個靈感,來自一則看似笑話,實則被許多心理學家與管理學者引用的真實故事——

據說,當年瑞士阿爾卑斯山區的一支軍隊,在演習中迷了路。

他們困在寒冷的山林中,缺乏食物、缺乏方向,整隊人陷入絕望。

就在這時,一名士兵從口袋裡翻出一張地圖。

大家於是依照地圖的指引往前走,試圖脫困。

幾天後,他們奇蹟般地平安回到基地。

軍官看了那張地圖,卻驚訝地說:

「這不是阿爾卑斯山的地圖,是庇里牛斯山的!」

這個故事後來被組織心理學家 Karl E. Weick 引用,並在 1987 年的文章〈Substitute for Strategy〉中寫道:

“When you are lost, any old map will do.”

「當你迷路時,任何一張舊地圖都行。」

第一層啟發:地圖不一定要正確,但它需要能帶動行動

我們總在尋找「最正確的答案」——

哪條路最穩?哪個選擇最少風險?哪種決定最不會後悔?

但有時候,太想要找到完美的地圖,

反而讓我們卡在原地、不敢前進。

那張錯的地圖,當然不準確。

但它提供了方向感、行動的秩序,以及最重要的——信心的回復。

Morgan Housel 在《致富心態》中說過:

「人們不需要完美的計劃,只需要一個好到可以執行的方向。」

有時候,真正幫助我們脫離困境的,不是完美,而是那份「能行動的勇氣」。

第二層啟發:有時候,你就是別人的地圖

那位帶頭的軍官可能知道地圖並不完全正確,

但他仍選擇拿起它,因為他明白:

「帶大家往前走,比卡在原地更有希望。」

我們在生活中,也常被賦予這樣的角色:

作為父母,你不一定知道所有答案,但孩子需要你穩定的聲音;

作為朋友,你不必完美理解對方的處境,但你的一句「我們一起走」就能帶來力量;

作為自己人生的引路人,即使你懷疑眼前的地圖,也知道總得有人先踏出第一步。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一書中提醒我們:

「你不一定知道最終答案,但你可以成為別人信任的方向。」

你不必是最準確的指引者,

但你可以是一個溫柔的陪伴者、

一個點亮行動與希望的起點。

親愛的你呢?

你是否也正在拿著一張不太清楚的地圖,

不確定自己是不是走對了方向?

但你仍選擇出發,因為你知道——

停下來,才是最危險的選擇。

期待聽聽你的分享。

祝願你今天,無論在哪段路上,

都擁有走下去的勇氣與光。

—— 企鵝不捨小書房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企鵝不捨的沙龍
2會員
56內容數
歡迎來到 企鵝不捨小書房 的線上角落。這裡不僅是一家實體書店,更是一個靜靜等待你駐足的思想棲地。 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會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遇上難題——是否該冒險?該妥協嗎?要堅持理想,還是先顧眼前?在這樣的時刻,希望這些文字能成為你的燈塔。
企鵝不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30
以董事長「親自」上廁所的幽默故事為引。有些事只有人能親自體驗。吃喝、睡眠、戀愛、哭泣等感官與情緒,是活著的證明,無法被AI或機器替代。AI能代勞,但親自做更有溫度。親手寫卡片雖不完美,卻蘊含真誠與記憶密度。這種「親自」蘊含的情感、誠意與承諾,是AI無法模擬,也是人類獨特的價值所在,值得被珍惜與實踐。
Thumbnail
2025/07/30
以董事長「親自」上廁所的幽默故事為引。有些事只有人能親自體驗。吃喝、睡眠、戀愛、哭泣等感官與情緒,是活著的證明,無法被AI或機器替代。AI能代勞,但親自做更有溫度。親手寫卡片雖不完美,卻蘊含真誠與記憶密度。這種「親自」蘊含的情感、誠意與承諾,是AI無法模擬,也是人類獨特的價值所在,值得被珍惜與實踐。
Thumbnail
2025/07/29
以「旅行」為啟發。引述克雷格・史托迪觀點,指出旅行可選擇當觀光客或改變人生的旅人。啟發一:旅行是身份的暫時卸除,讓我們重新遇見內在自我,檢視失去安全感的根源。啟發二:旅行能讓我們看見「正常」有多種版本,重新設計世界觀。陳綺貞《旅行的意義》歌詞則提醒,經歷不等於連結,有些旅行僅是逃避。
Thumbnail
2025/07/29
以「旅行」為啟發。引述克雷格・史托迪觀點,指出旅行可選擇當觀光客或改變人生的旅人。啟發一:旅行是身份的暫時卸除,讓我們重新遇見內在自我,檢視失去安全感的根源。啟發二:旅行能讓我們看見「正常」有多種版本,重新設計世界觀。陳綺貞《旅行的意義》歌詞則提醒,經歷不等於連結,有些旅行僅是逃避。
Thumbnail
2025/07/28
從停車場觀察,揭示「特權」現象。啟發一:我們反感的可能非特權本身,而是自身無特權時的無力感,提醒反思身處有利位置時的態度。啟發二:真正高貴的特權,是有權利卻選擇不使用。如張曉風所言,教養是在能任性時選擇體諒;羅森塔爾也強調,無謙遜與覺察,特權即傲慢。鼓勵有權利時為社會多留空間、增添溫度。
Thumbnail
2025/07/28
從停車場觀察,揭示「特權」現象。啟發一:我們反感的可能非特權本身,而是自身無特權時的無力感,提醒反思身處有利位置時的態度。啟發二:真正高貴的特權,是有權利卻選擇不使用。如張曉風所言,教養是在能任性時選擇體諒;羅森塔爾也強調,無謙遜與覺察,特權即傲慢。鼓勵有權利時為社會多留空間、增添溫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地圖控的樂趣:喜歡地圖的人可以利用地圖來探索世界,不僅是在旅行中,就連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體驗到地圖的魅力。
Thumbnail
地圖控的樂趣:喜歡地圖的人可以利用地圖來探索世界,不僅是在旅行中,就連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體驗到地圖的魅力。
Thumbnail
自由行不免迷路走錯方向,但只要有目標和方向,就能走到想去的地方。即使不清楚目標和方向,多走走,多看看,也能發現意想不到的驚喜。重要的是面對和處理所發生的事件,再繼續旅程。
Thumbnail
自由行不免迷路走錯方向,但只要有目標和方向,就能走到想去的地方。即使不清楚目標和方向,多走走,多看看,也能發現意想不到的驚喜。重要的是面對和處理所發生的事件,再繼續旅程。
Thumbnail
投資的過程實際上比較像是利用地圖和指北針做導航,雖然我們永遠無法知道自己確切在地圖上的哪一點,但透過我們持續的觀察、思考、推理,自然能夠不斷限縮自己定位的可能範圍。
Thumbnail
投資的過程實際上比較像是利用地圖和指北針做導航,雖然我們永遠無法知道自己確切在地圖上的哪一點,但透過我們持續的觀察、思考、推理,自然能夠不斷限縮自己定位的可能範圍。
Thumbnail
旅行,就是偏離日常軌道的探險,讓自己永遠在重新定位中。旅行既是觀點轉換,又是身分的轉換,地方因為你而有了意義。
Thumbnail
旅行,就是偏離日常軌道的探險,讓自己永遠在重新定位中。旅行既是觀點轉換,又是身分的轉換,地方因為你而有了意義。
Thumbnail
關係的摸索,自我刨根的旅程,也是一種思念的方法。
Thumbnail
關係的摸索,自我刨根的旅程,也是一種思念的方法。
Thumbnail
註記: 當冒險者們找不到任務目標的時候,可以使用一點手段協助他們完成任務。
Thumbnail
註記: 當冒險者們找不到任務目標的時候,可以使用一點手段協助他們完成任務。
Thumbnail
2024年,我將前往下一個地圖旅行,感謝大家,這3年多來的陪伴,歷時3年多我也該卸下維護群組,換手換人,讓群組有更多的資源流動、彈性空間及多元風貌。
Thumbnail
2024年,我將前往下一個地圖旅行,感謝大家,這3年多來的陪伴,歷時3年多我也該卸下維護群組,換手換人,讓群組有更多的資源流動、彈性空間及多元風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