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你分享的啟發關鍵詞是:「地圖」。
這個靈感,來自一則看似笑話,實則被許多心理學家與管理學者引用的真實故事——
據說,當年瑞士阿爾卑斯山區的一支軍隊,在演習中迷了路。
他們困在寒冷的山林中,缺乏食物、缺乏方向,整隊人陷入絕望。
就在這時,一名士兵從口袋裡翻出一張地圖。
大家於是依照地圖的指引往前走,試圖脫困。
幾天後,他們奇蹟般地平安回到基地。
軍官看了那張地圖,卻驚訝地說:
「這不是阿爾卑斯山的地圖,是庇里牛斯山的!」
這個故事後來被組織心理學家 Karl E. Weick 引用,並在 1987 年的文章〈Substitute for Strategy〉中寫道:
“When you are lost, any old map will do.”
「當你迷路時,任何一張舊地圖都行。」
—
第一層啟發:地圖不一定要正確,但它需要能帶動行動
我們總在尋找「最正確的答案」——
哪條路最穩?哪個選擇最少風險?哪種決定最不會後悔?
但有時候,太想要找到完美的地圖,
反而讓我們卡在原地、不敢前進。
那張錯的地圖,當然不準確。
但它提供了方向感、行動的秩序,以及最重要的——信心的回復。
Morgan Housel 在《致富心態》中說過:
「人們不需要完美的計劃,只需要一個好到可以執行的方向。」
有時候,真正幫助我們脫離困境的,不是完美,而是那份「能行動的勇氣」。
—
第二層啟發:有時候,你就是別人的地圖
那位帶頭的軍官可能知道地圖並不完全正確,
但他仍選擇拿起它,因為他明白:
「帶大家往前走,比卡在原地更有希望。」
我們在生活中,也常被賦予這樣的角色:
作為父母,你不一定知道所有答案,但孩子需要你穩定的聲音;
作為朋友,你不必完美理解對方的處境,但你的一句「我們一起走」就能帶來力量;
作為自己人生的引路人,即使你懷疑眼前的地圖,也知道總得有人先踏出第一步。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一書中提醒我們:
「你不一定知道最終答案,但你可以成為別人信任的方向。」
你不必是最準確的指引者,
但你可以是一個溫柔的陪伴者、
一個點亮行動與希望的起點。
—
親愛的你呢?
你是否也正在拿著一張不太清楚的地圖,
不確定自己是不是走對了方向?
但你仍選擇出發,因為你知道——
停下來,才是最危險的選擇。
期待聽聽你的分享。
祝願你今天,無論在哪段路上,
都擁有走下去的勇氣與光。
—— 企鵝不捨小書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