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年輕的時候,
總以為努力就能換來被看重。
但走著走著才發現:真正難的,不是努力,而是「識趣」。
▋把自己放得太重,就會四處碰壁
剛開始工作、剛進研究室時,
總希望每句話、每個想法都能被看見。
不小心,就變成讓人壓力很大的存在。
後來才明白:不是你不重要,而是你還沒懂得怎麼進場。
不看場合、不懂時機,
再厲害的內容也只是噪音。
▋把自己看得太輕,就會錯過所有機會
有些人則走向另一個極端。
覺得自己還不夠格、還不夠好,
所以什麼都不說、不爭、不推進。
最後不是被低估,而是根本沒被看見。
如果你連自己都不敢承擔分量,
別人也不會替你上秤。
▋真正的智慧,是掌握自己的「存在感比重」
在一個場合該說一句,還是該閉嘴,
這是修養,不是忍耐。
在團隊中該挺身、還是該退後,
這是判斷,不是衝動。
知道什麼時候該重、什麼時候該輕,才是大人的分寸感。
—
年紀大才懂,
不是你多能幹、多努力,世界就會自動接納你。
你要知道什麼時候該進、什麼時候該退,
這不叫圓滑,這叫有力量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