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特徵是「想要更多」;
中年的特徵是「知道什麼是夠」。
真正的成長,不是取得什麼新角色,而是對自己的心理慣性有新的覺察與節制。
▋吃到飽時真的只吃到飽(無論是食物還是其它服務)
年輕時進Buffet總想:「不吃到回本對不起自己」。
長大後卻發現,吃多了反而內耗、焦躁、甚至空虛。
不只吃的如此,看影片、逛網站、上課程…
我開始有意識地只吸收「剛好」的量,
因為真正的滿足從來不靠堆積來實現。
▋猶豫時敢於拒絕
以前總覺得「應該要試試看」,
害怕錯過每個人、每個機會、每個邀約。
現在我學會了:當自己內心卡住、猶豫不決時,就該說不。
這種勇氣來自於:我知道時間有限,
每說一次「不」,我就多保留一分完整的自己。
▋不再覺得「機會」是正面詞
年輕時只要聽到「這是個好機會」,就會心動。
但中年讓我理解,真正的價值來自你能專注在哪裡,而非你能獲得什麼。
許多打著機會名義的事情,其實是外部輸入對內部節奏的破壞。
只有內心有目標、有方向的人,才不會被「機會」所牽動。
—
進入中年的證明不是髮線後退、不是保健食品增多,
而是:你終於知道,能夠放過自己、保護節奏、保持邊界,才是真正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