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過程充滿不確定,
而自卑感,常不是來自自己,
而是來自那些「講話理直氣壯、卻沒在你時空」的人。學會辨識、清理這些能量吸血鬼,
才能保護自己最稀有的資產:前進的動力。
▋時光背景不同,還硬要「為你好」的長輩
他們最常說:「我們以前怎樣怎樣,你現在怎麼會⋯」
問題是,他們成長的時空早已不一樣。
考公職、拚大公司、房價還能買,這些時代紅利你都沒有。
這類長輩不是惡意,但他們的建議若無法轉譯成你當代能用的工具,
就該被歸類為:謝謝分享,不必採納。
▋自己不太行,也覺得「你也一樣」的前輩
這種人最毒,嘴上勸你放棄、心裡怕你超車。
他會說:「這個領域很難啦,你這背景不太適合。」
但你問他有沒有真的嘗試過?沒有。
他只是為了合理化自己半途而廢,
卻在你起步的時候,用語言把你也拖進沼澤。
遠離這種失敗輸出機,是成長的必要條件。
▋已經開始要飯,兜售「你也可以」的晚輩
他們的故事總是很激勵人:「我做到了,你也可以!」
但問題是,他們做到了什麼?靠什麼?
是真的實力?還是炒短線、碰運氣、賣課程?
這類人最大的問題,不是他成功,而是他急著把你拉進來當見證。
不要為了支持別人成功的敘事,犧牲自己理性的選擇。
—
碩博士生最怕的,不是沒能力,
而是一天到晚把時間浪費在情緒反應這些人身上。
你的路只要夠長,走得慢沒關係;
但別讓自己在起跑點就被別人的鬼故事嚇得動彈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