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時期,克服自卑的方法:盤點這三種「能量吸血鬼」,採取斷捨離措施】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研究過程充滿不確定,

而自卑感,常不是來自自己,

而是來自那些「講話理直氣壯、卻沒在你時空」的人。

學會辨識、清理這些能量吸血鬼,

才能保護自己最稀有的資產:前進的動力。

▋時光背景不同,還硬要「為你好」的長輩

他們最常說:「我們以前怎樣怎樣,你現在怎麼會⋯」

問題是,他們成長的時空早已不一樣。

考公職、拚大公司、房價還能買,這些時代紅利你都沒有。

這類長輩不是惡意,但他們的建議若無法轉譯成你當代能用的工具,

就該被歸類為:謝謝分享,不必採納。

▋自己不太行,也覺得「你也一樣」的前輩

這種人最毒,嘴上勸你放棄、心裡怕你超車。

他會說:「這個領域很難啦,你這背景不太適合。」

但你問他有沒有真的嘗試過?沒有。

他只是為了合理化自己半途而廢,

卻在你起步的時候,用語言把你也拖進沼澤。

遠離這種失敗輸出機,是成長的必要條件。

▋已經開始要飯,兜售「你也可以」的晚輩

他們的故事總是很激勵人:「我做到了,你也可以!」

但問題是,他們做到了什麼?靠什麼?

是真的實力?還是炒短線、碰運氣、賣課程?

這類人最大的問題,不是他成功,而是他急著把你拉進來當見證。

不要為了支持別人成功的敘事,犧牲自己理性的選擇。

碩博士生最怕的,不是沒能力,

而是一天到晚把時間浪費在情緒反應這些人身上。

你的路只要夠長,走得慢沒關係;

但別讓自己在起跑點就被別人的鬼故事嚇得動彈不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641會員
2.0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21
你以為每天讀 paper 30 分鐘很難, 其實,是你把它當成一種「完整儀式」看待, 而不是「可以切分的小動作」。 學會切分時間,你才能駕馭知識的節奏。 ▋早課:醒腦不求懂,用來釣問題 早上起床後,腦袋還沒沾染雜訊,是最適合「看新東西」的時候。 選一篇想讀的 paper,不求讀懂、只要抓
2025/07/21
你以為每天讀 paper 30 分鐘很難, 其實,是你把它當成一種「完整儀式」看待, 而不是「可以切分的小動作」。 學會切分時間,你才能駕馭知識的節奏。 ▋早課:醒腦不求懂,用來釣問題 早上起床後,腦袋還沒沾染雜訊,是最適合「看新東西」的時候。 選一篇想讀的 paper,不求讀懂、只要抓
2025/07/21
我們都高估了「有空再做」,低估了「每天一點」。 ▋你以為要有好狀態才該學習,其實那是最不可靠的時間安排 靠情緒行動,是最累也最慢的做法。 「等我有靈感再寫論文」、「等我心情好再唸paper」, 這些句子聽起來合理,但結果就是:永遠等不到那一天。 真正的高手,從不靠好心情, 他們靠的是日課
2025/07/21
我們都高估了「有空再做」,低估了「每天一點」。 ▋你以為要有好狀態才該學習,其實那是最不可靠的時間安排 靠情緒行動,是最累也最慢的做法。 「等我有靈感再寫論文」、「等我心情好再唸paper」, 這些句子聽起來合理,但結果就是:永遠等不到那一天。 真正的高手,從不靠好心情, 他們靠的是日課
2025/07/21
很多人下載了 Obsidian 卻放著不用, 不是因為它不好用,而是因為「腦袋不願轉換」── 筆記,不再只是收集,而是構築思考的空間。 要進入這個空間,你得先放下這三種思維包袱。 ▋成見一:筆記就是整理資訊,寫整齊才算完成 這是學生時代留下的殘影:重點要畫線,字要寫好,格式要統一。 但在
2025/07/21
很多人下載了 Obsidian 卻放著不用, 不是因為它不好用,而是因為「腦袋不願轉換」── 筆記,不再只是收集,而是構築思考的空間。 要進入這個空間,你得先放下這三種思維包袱。 ▋成見一:筆記就是整理資訊,寫整齊才算完成 這是學生時代留下的殘影:重點要畫線,字要寫好,格式要統一。 但在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自棄者扶不起,自強者打不倒,10個內心強大的心態,趕快一起來學習: 第一、當你壓力大到快要崩潰的時候,不要覺得自己很委屈,才華和胸懷是委屈撐大的,試著安靜下來去作最應該做的事情,別讓煩躁和焦慮毀掉你本就不多的熱情和定力。 第二、永遠不要問別人原因,記住人越聰明,話越少威嚴就越盛,能量場就越強
Thumbnail
自棄者扶不起,自強者打不倒,10個內心強大的心態,趕快一起來學習: 第一、當你壓力大到快要崩潰的時候,不要覺得自己很委屈,才華和胸懷是委屈撐大的,試著安靜下來去作最應該做的事情,別讓煩躁和焦慮毀掉你本就不多的熱情和定力。 第二、永遠不要問別人原因,記住人越聰明,話越少威嚴就越盛,能量場就越強
Thumbnail
探討敵人在人生和事業中的角色,提到了外部敵人能促進團結,內部敵人則會令團隊分崩離析。 強調選擇能提供能量的人為敵,不斷升級挑戰的重要性,並指出心魔和不安全感塑造個人的重要性。
Thumbnail
探討敵人在人生和事業中的角色,提到了外部敵人能促進團結,內部敵人則會令團隊分崩離析。 強調選擇能提供能量的人為敵,不斷升級挑戰的重要性,並指出心魔和不安全感塑造個人的重要性。
Thumbnail
你所潑出去的對話時間心力,全部源於與事實之間的角力校正。
Thumbnail
你所潑出去的對話時間心力,全部源於與事實之間的角力校正。
Thumbnail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明明他們外貌或是工作及經濟條件都還行,可是他們總是不停的在否定自己,總嫌棄自己不夠好,對自己不滿意,總是責怪自己,總覺得自己做不到。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問題,那麼恭喜你,你可能是有些低自尊啦!
Thumbnail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明明他們外貌或是工作及經濟條件都還行,可是他們總是不停的在否定自己,總嫌棄自己不夠好,對自己不滿意,總是責怪自己,總覺得自己做不到。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問題,那麼恭喜你,你可能是有些低自尊啦!
Thumbnail
在學著深入剖析這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面貌時,我發現...許多人的脆弱都來自於〔自卑的心理〕。其中也許包含了自己、家人、親朋好友,或是身邊任何一個你所熟悉的人。 當自卑心發作時,會造就人易怒的性格,也很容易惱羞成怒。當你對人釋出好意而對方合理拒絕時,你卻感覺對方刻意給你難堪而生氣或難過,其實是自己自
Thumbnail
在學著深入剖析這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面貌時,我發現...許多人的脆弱都來自於〔自卑的心理〕。其中也許包含了自己、家人、親朋好友,或是身邊任何一個你所熟悉的人。 當自卑心發作時,會造就人易怒的性格,也很容易惱羞成怒。當你對人釋出好意而對方合理拒絕時,你卻感覺對方刻意給你難堪而生氣或難過,其實是自己自
Thumbnail
部分的人多是很容易把自己當作受害者。比如說,今天報告沒做好或東西遲交,可能許多主管的第一個反應是卸責給下屬:「因為那個誰的工作能力有狀況」、「那個誰沒有把控好時程」或「那個誰如何如何」……總之,總有「那個誰」可以成為最適切的背鍋俠。
Thumbnail
部分的人多是很容易把自己當作受害者。比如說,今天報告沒做好或東西遲交,可能許多主管的第一個反應是卸責給下屬:「因為那個誰的工作能力有狀況」、「那個誰沒有把控好時程」或「那個誰如何如何」……總之,總有「那個誰」可以成為最適切的背鍋俠。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不知道各位在為了自己而學習的路上有沒有遇過這種人,他們會以諷刺、譏諷、懷疑的態度來面對你以及你正在學習的事物。 那這時候的我們可以如何去應對以上這些情況? 這裡有我自己的兩大原則 不要給自己放棄的退路 不要藉由他人獲取自信 不論是因為自己的主動分享,或是不自覺中將學習到的付諸在
Thumbnail
不知道各位在為了自己而學習的路上有沒有遇過這種人,他們會以諷刺、譏諷、懷疑的態度來面對你以及你正在學習的事物。 那這時候的我們可以如何去應對以上這些情況? 這裡有我自己的兩大原則 不要給自己放棄的退路 不要藉由他人獲取自信 不論是因為自己的主動分享,或是不自覺中將學習到的付諸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