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薇趨勢/馬斯克的政治學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2025/07/21 23:24:07

經濟日報 王薇瑄(聲鮮時采科技營運長、科技媒體專欄作家)

馬斯克終於走到了這一步——成立「美國黨」,正式把手伸進美國政壇。此舉對外界或許是驚愕,但對熟悉他的人而言,卻像是場預料之中的轉身。馬斯克不是第一次跨界,只是這次,他把目標設在權力的核心——制定規則的地方。

有人說他是為了切割川普,也有人認為他在DOGE改革受阻後另起戰場。但這些推測都不及一個更關鍵的心理斷點:他親手搭建AI浪潮的舞台,但站在聚光燈下的卻是奧特曼(Sam Altman),這可能才是真正讓他邁向政治新篇章的最後一根稻草。

曾幾何時,馬斯克是少數能靠一條推文操控市場情緒的科技教主。他創辦OpenAI,致力讓AI造福人類,結果幾年後,他退出董事會,與後來當紅的CEO奧特曼公開撕破臉,還發動訴訟。而今OpenAI已是全球生成式AI的代名詞,與微軟聯手稱霸產業鏈;奧特曼成為矽谷的新偶像、政策對話的常客;而馬斯克,卻得在X平台上自創xAI,自推Grok,努力證明自己還在局內。

從特斯拉到SpaceX,從X(前Twitter)到Neuralink,他的企業帝國橫跨各大科技前線。但回顧近年,特斯拉股價與市占逐漸被中國品牌蠶食;白宮將審查與SpaceX間數十億美元的合約;Neuralink與Optimus人形機器人還停留在開發期,連社群平台X也未見翻轉頹勢。真正能定義未來的AI戰場,馬斯克失去了第一順位的主導權。他知道,這不只是資源分配的問題,而是敘事主權的轉移——他說的未來,別人已經在定義了。

這對馬斯克這樣的創造者是難以忍受的。當他創造了舞台,卻不是他站在上面領受掌聲,那會是什麼感覺?於是政治成了他能重新搶回聚光燈的地方。與其繼續在科技場內苦撐,不如親手搭建另一個舞台,讓話語權不再取決於他人眼光,而是握在自己手中。

川普的當選給了他範本,但馬斯克顯然想做得更極致。他不靠地方組織起家,也不需要黨內初選的傳統鋪陳,他擁有的是全球網路流量與信徒,一個可以自建議題、帶風向、塑造輿論的社群機器。他的「美國黨」不是複製川普的共和黨,而是一次試圖跳過傳統結構、用科技語言直通民意的新政治實驗。

當然,馬斯克並非放棄科技戰場。這幾天已有多家媒體披露,特斯拉可能對他創辦的xAI注資。這是一手後路,也是一種聲明:我還沒下場,只是換個方式布局。即使AI的第一波浪潮沒能由他主導,他仍可能透過整合自家企業資源,在第二回合中強勢回歸。他深知,掌握平台與資金,就仍有翻盤的可能。

而進場政治,更像是為自己與未來技術預留一條通道。從火星殖民到腦機介面,這些議題遲早需要政策保障與體制配套,與其等人來設限,不如先行布局。在這樣的盤算下,成立政黨、發動話語權,就不只是個人野心的展演,而是權力邏輯的延續。

科技與政治從來就不是平行線,而是終將交會的軌道。當企業的力量無法再單靠產品說話,當技術的未來必須由規則決定,馬斯克這場從科技界到政壇的跨越,就不再只是個人選擇,而是一種時代的趨勢。

馬斯克或許不是第一個這麼做的人,但毫無疑問,他會是把這場轉型推到極致的那一位。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薇瑄的沙龍
25會員
116內容數
Podcast節目【數位趨勢醬子讀】的專欄作家文章匯流 從科技新聞帶你看產業趨勢,有別於坊間搖旗吶喊式的附和,本節目提供的獨家觀點絕對讓你耳目一新! 你想知道科技新聞背後的微趨勢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嗎?跟著兩位專欄名家一起看就世界還沒發現的微趨勢吧!
王薇瑄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08
近年,多起科技新聞近似諜報片情節,卻皆為真實事件。 伊朗核物理學家在德黑蘭遭遠端遙控、搭載AI臉部辨識的機槍暗殺;某人權律師的手機,在未點擊任何連結情況下被植入間諜軟體;甚至有假訊息攻勢,使用AI模擬語音與影像。 這些案例背後的核心技術來源之一,不在矽谷,不在深圳,而是以色列。
2025/07/08
近年,多起科技新聞近似諜報片情節,卻皆為真實事件。 伊朗核物理學家在德黑蘭遭遠端遙控、搭載AI臉部辨識的機槍暗殺;某人權律師的手機,在未點擊任何連結情況下被植入間諜軟體;甚至有假訊息攻勢,使用AI模擬語音與影像。 這些案例背後的核心技術來源之一,不在矽谷,不在深圳,而是以色列。
2025/06/24
丹麥數位事務部近期宣布,將全面棄用微軟產品,轉向Linux與LibreOffice等開源替代方案。這項決策迅速在歐洲科技與政治圈引發關注。部長明言:「數位主權」將是未來四年的核心戰略。哥本哈根與奧胡斯兩大城市也表態跟進,並點名美國總統川普對歐洲的敵意,是推動去美化的原因之一。
2025/06/24
丹麥數位事務部近期宣布,將全面棄用微軟產品,轉向Linux與LibreOffice等開源替代方案。這項決策迅速在歐洲科技與政治圈引發關注。部長明言:「數位主權」將是未來四年的核心戰略。哥本哈根與奧胡斯兩大城市也表態跟進,並點名美國總統川普對歐洲的敵意,是推動去美化的原因之一。
2025/06/11
當全球在瘋機器人,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表示,未來每家公司都會是一家機器人公司。馬斯克也將特斯拉定位為人形機器人公司,而不只是電動車廠。他們不約而同認為,隨著AI技術進步、硬體成本下降,機器人將成為下一波科技產業革命的核心。
2025/06/11
當全球在瘋機器人,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表示,未來每家公司都會是一家機器人公司。馬斯克也將特斯拉定位為人形機器人公司,而不只是電動車廠。他們不約而同認為,隨著AI技術進步、硬體成本下降,機器人將成為下一波科技產業革命的核心。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是瀏覽了《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和法國《世界報》於選後各篇關於選舉結果的報導後綜合各方有價值的資訊後所寫成的。文中給出了很細的數據說明為何馬克宏這個出人意料的決定讓自己的政治生涯和治國藍圖受挫,但還是至少避免了全盤受挫的最糟結局,以及接下來法國的政治局勢會如何演變為三種可能狀況的其中一種
Thumbnail
本文是瀏覽了《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和法國《世界報》於選後各篇關於選舉結果的報導後綜合各方有價值的資訊後所寫成的。文中給出了很細的數據說明為何馬克宏這個出人意料的決定讓自己的政治生涯和治國藍圖受挫,但還是至少避免了全盤受挫的最糟結局,以及接下來法國的政治局勢會如何演變為三種可能狀況的其中一種
Thumbnail
上週歐洲英法選舉及美國非農「似乎」出現有趣的線索,新的一週開始,又是一個全新局面。 法國轉左,英國塵埃落定 歐洲選舉暫告段落,法國議會選舉最後出現有趣的現象- 左派聯盟取得相對多數,並非許多人忌憚的極右派雷朋陣營,然而現任總統馬克宏依舊頭痛加尷尬,因為他屬於中間派成了老三。
Thumbnail
上週歐洲英法選舉及美國非農「似乎」出現有趣的線索,新的一週開始,又是一個全新局面。 法國轉左,英國塵埃落定 歐洲選舉暫告段落,法國議會選舉最後出現有趣的現象- 左派聯盟取得相對多數,並非許多人忌憚的極右派雷朋陣營,然而現任總統馬克宏依舊頭痛加尷尬,因為他屬於中間派成了老三。
Thumbnail
之九﹕❙民主黨❙ 的部署漸成格局 —— 呼之欲出的 ❙米雪‧奧巴馬❙ ❙美國❙ 政情的發展基本上吻合我自年初開始寫下的分析和判斷﹕最終與 ❙特朗普❙ 對壘的不會是 ❙拜登❙。[見《2024 ❙美國總統❙ 大選預評估系列》文章] 關於本次辯論亦一如前文的預測﹕ 這一場沒有現場觀眾的辯論,安排在
Thumbnail
之九﹕❙民主黨❙ 的部署漸成格局 —— 呼之欲出的 ❙米雪‧奧巴馬❙ ❙美國❙ 政情的發展基本上吻合我自年初開始寫下的分析和判斷﹕最終與 ❙特朗普❙ 對壘的不會是 ❙拜登❙。[見《2024 ❙美國總統❙ 大選預評估系列》文章] 關於本次辯論亦一如前文的預測﹕ 這一場沒有現場觀眾的辯論,安排在
Thumbnail
法國極右派聲勢看漲,總統馬克宏宣布解散國會,提前舉行選舉。他的中間派聯盟剛在歐洲議會大選中遭到極右翼擊敗。他發表全國演說時宣布,國會下議院國民議會首輪選舉將於30日舉行,第2輪將於7月7日進行。 法國改選,極右派採貿易保護主義,提高關稅,恐怕導致美國也反全球化並釀成關稅大戰?恐怕又會重演經濟大蕭條?
Thumbnail
法國極右派聲勢看漲,總統馬克宏宣布解散國會,提前舉行選舉。他的中間派聯盟剛在歐洲議會大選中遭到極右翼擊敗。他發表全國演說時宣布,國會下議院國民議會首輪選舉將於30日舉行,第2輪將於7月7日進行。 法國改選,極右派採貿易保護主義,提高關稅,恐怕導致美國也反全球化並釀成關稅大戰?恐怕又會重演經濟大蕭條?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Thumbnail
眾所矚目的馬習二會終於要在4月10日的下午舉行。在台灣多數的百姓都不希望接受中共的統治,總認為馬習二會會帶來中國大陸對台灣的災難。這是作為台灣人民,經歷過歷史上種種挑戰和抗爭後的自然反應。然而,在這個充滿變數和挑戰的時代,我們必須正視現實,理性思考,尋找一個更好的出路。 端倪可察-西方歷史上的
Thumbnail
眾所矚目的馬習二會終於要在4月10日的下午舉行。在台灣多數的百姓都不希望接受中共的統治,總認為馬習二會會帶來中國大陸對台灣的災難。這是作為台灣人民,經歷過歷史上種種挑戰和抗爭後的自然反應。然而,在這個充滿變數和挑戰的時代,我們必須正視現實,理性思考,尋找一個更好的出路。 端倪可察-西方歷史上的
Thumbnail
西點軍校畢業的美國軍官,一向前途似錦。 年經的馬克畢業後,即被分派到夏威夷部隊,有次到大陸出勤,無法自拔的與中國大陸女子史芸相愛,馬克向上級長官報告,長官請他審慎考慮:「因為政治機敏性,你若跟大陸女子結婚,未來晉官升遷可能會被限制住。」
Thumbnail
西點軍校畢業的美國軍官,一向前途似錦。 年經的馬克畢業後,即被分派到夏威夷部隊,有次到大陸出勤,無法自拔的與中國大陸女子史芸相愛,馬克向上級長官報告,長官請他審慎考慮:「因為政治機敏性,你若跟大陸女子結婚,未來晉官升遷可能會被限制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