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T 是什麼?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來介紹 BERT,把它想像成一個超級認真的猜字遊戲高手。

想像一下,你找來一位非常聰明的朋友,讓他閉上眼睛。接著,你給他一本厚厚的百科全書,讓他隨便翻開一頁,然後你隨手塗掉其中幾個字,再請他睜開眼睛,猜猜被塗掉的字是什麼。

BERT 就是這樣一個電腦版的猜字高手。

它是一個由 Google 開發的人工智慧模型,名字是 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 的縮寫,但你完全不需要記這個。

你只需要知道,它的終極目標就是真正理解人類語言的細微含義。

BERT 是如何學習的?它的兩大獨門絕技

為了成為猜字高手,BERT 在「訓練」期間,玩了數億次的兩種猜謎遊戲:

絕技一:完形填空 (Masked Language Model)

這是 BERT 最核心的學習方式。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遊戲一樣。

* 傳統方法:以前的 AI 模型像個只能「從左往右」讀書的學生。當它們讀到「我今天去__喝咖啡」,它只能根據前面的「我今天去」來猜。

* BERT 的厲害之處:BERT 是雙向閱讀的

它會同時看這個詞的左邊和右邊,也就是上下文。

舉個例子:

> 「今天我到銀行去辦事,河的對岸有一排漂亮的銀行樹。」

>

傳統模型看到第一個「銀行」時,可能會搞不清楚。

但 BERT 會這樣思考:

* 看到第一個 [MASK]:「嗯,前面有『到』,後面有『去辦事』,那這裡的 [MASK] 應該是金融機構。」

* 看到第二個 [MASK]:「哦,前面有『一排漂亮的』,後面是『樹』,那這個 [MASK] 指的應該是植物。」

這就是 BERT 的「雙向」閱讀能力,讓它能根據完整的上下文,精準理解詞彙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意思。

絕技二:判斷句子關係 (Next Sentence Prediction)

這個遊戲比較簡單。你隨便給 BERT 兩個句子,讓它判斷「句子 B 是不是緊跟在句子 A 後面」。

例子 A (合理):

* 句子 1:今天天氣真好。

* 句子 2:我們一起去公園散步吧。

* BERT 的判斷:✅ 這兩句話接在一起很通順。

例子 B (不合理):

* 句子 1:今天天氣真好。

* 句子 2: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

* BERT 的判斷:❌ 這兩句話風馬牛不相及。

透過玩這個遊戲,BERT 學會了理解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邏輯關係和上下文連貫性。

BERT 學成之後能做什麼?

當 BERT 玩了數億次的猜字和句子關係遊戲後,它就變成了一個語言理解大師。這時,我們就可以請它幫忙做各種任務,只需要針對特定任務再給它一點點「微調」訓練就好。

它就像一個讀完所有百科全書的博士生,你可以讓他去:

* 做你的搜尋引擎:當你在 Google 搜尋「台北推薦的牛肉麵」,BERT 能理解你不只是要找「牛肉」和「麵」,而是要找「推薦的店家」。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的 Google 搜尋結果這麼準確。

* 當你的智慧客服:回答你的問題,理解你的意圖。

* 幫你做文章摘要:快速抓取一篇文章的重點。

* 判斷文章情緒:分析一則網路留言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

總結

BERT = 一個玩了海量「完形填空」和「句子配對」遊戲的語言大師。

它的成功關鍵在於「雙向閱讀」,讓它能真正地、深刻地根據完整的上下文來理解語言,而不只是片面地猜測。

這使得它在各種語言相關的應用上,都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ank吳的沙龍
0會員
83內容數
這不僅僅是一個 Blog,更是一個交流與分享的空間。 期待在這裡與你相遇,一起探索科技、體驗生活、夢想旅行!💖
Hank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25
恭喜您完成了正念九課的旅程!我們從基礎的呼吸覺察,一路到身體、情緒、飲食、行走,再到慈悲心與行動,以及接納與放手。正念的第十課,我們將這些概念整合,並將重點放在「正念融入生活與持續練習 (Mindfulness in Daily Life and Continuous Practice)」。
2025/07/25
恭喜您完成了正念九課的旅程!我們從基礎的呼吸覺察,一路到身體、情緒、飲食、行走,再到慈悲心與行動,以及接納與放手。正念的第十課,我們將這些概念整合,並將重點放在「正念融入生活與持續練習 (Mindfulness in Daily Life and Continuous Practice)」。
2025/07/25
恭喜您來到正念的第九課,在我們一步步深入正念的各個面向,從內在覺察到外在拓展,再到學習接納與放手之後,正念的第九課將帶我們更進一步,練習「正念的慈悲行動 (Mindful Compassionate Action)」。 🌻 正念的第九課:正念的慈悲行動 (Mindful Compassionat
2025/07/25
恭喜您來到正念的第九課,在我們一步步深入正念的各個面向,從內在覺察到外在拓展,再到學習接納與放手之後,正念的第九課將帶我們更進一步,練習「正念的慈悲行動 (Mindful Compassionate Action)」。 🌻 正念的第九課:正念的慈悲行動 (Mindful Compassionat
2025/07/25
正念的旅程來到第八課!在我們已經練習了向內覺察(呼吸、身體、情緒)以及向外拓展(飲食、行走、同情與慈悲)後,正念的第八課將這些所學整合,並帶入一個更宏觀、更具哲理的層面:正念的接納與放手 (Mindful Acceptance and Letting Go)。 🍃 正念的第八課:正念的接納與放手
2025/07/25
正念的旅程來到第八課!在我們已經練習了向內覺察(呼吸、身體、情緒)以及向外拓展(飲食、行走、同情與慈悲)後,正念的第八課將這些所學整合,並帶入一個更宏觀、更具哲理的層面:正念的接納與放手 (Mindful Acceptance and Letting Go)。 🍃 正念的第八課:正念的接納與放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在 AI說書 - 從0開始 - 127 中提及: Transformer 的關鍵參數為: 原始 Transformer 模型中,左圖的 N = 6 原始 Tran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在 AI說書 - 從0開始 - 127 中提及: Transformer 的關鍵參數為: 原始 Transformer 模型中,左圖的 N = 6 原始 Tran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39 至 AI說書 - 從0開始 - 69 的第二章內容,我們拿 Encoder 出來看: 幾點注意如下: BERT 模型使用 M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39 至 AI說書 - 從0開始 - 69 的第二章內容,我們拿 Encoder 出來看: 幾點注意如下: BERT 模型使用 M
Thumbnail
Use BERT to get sentence embedding and fine-tune downstream tasks, as well as discussing sentence similarity for clustering or intention matching.
Thumbnail
Use BERT to get sentence embedding and fine-tune downstream tasks, as well as discussing sentence similarity for clustering or intention matching.
Thumbnail
解答來囉 (AI設計的縮圖代表算數學很耗能,沒錯!)
Thumbnail
解答來囉 (AI設計的縮圖代表算數學很耗能,沒錯!)
Thumbnail
為了充分發揮AI的潛力,我們必須深入瞭解其運作模式和思考邏輯,並學會與AI對話的技巧。《ChatGPT提問課,做個懂AI的高效工作者》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實例,讓讀者更容易學會如何提出精準的問題,並享有提問課程的閱讀回饋。這對於想成為懂AI的高效工作者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Thumbnail
為了充分發揮AI的潛力,我們必須深入瞭解其運作模式和思考邏輯,並學會與AI對話的技巧。《ChatGPT提問課,做個懂AI的高效工作者》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實例,讓讀者更容易學會如何提出精準的問題,並享有提問課程的閱讀回饋。這對於想成為懂AI的高效工作者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Thumbnail
本文介紹自我監督學習的概念和訓練方式,以BERT和GPT為例,深入探討Masking Input及Fine-Tune的實際操作和可應用性。
Thumbnail
本文介紹自我監督學習的概念和訓練方式,以BERT和GPT為例,深入探討Masking Input及Fine-Tune的實際操作和可應用性。
Thumbnail
由於不是這方面的專業,所以一切靠爬文嘗試,我的學習之路不見得正確,就記錄一下自我學習的過程。若有高手見文願指點一二,實屬我之榮幸。
Thumbnail
由於不是這方面的專業,所以一切靠爬文嘗試,我的學習之路不見得正確,就記錄一下自我學習的過程。若有高手見文願指點一二,實屬我之榮幸。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利用生成式AI(GenAI)來提高學習效率,包括文章重點整理、完善知識體系、客製化學習回饋、提供多元觀點等方法。同時提醒使用者應注意內容的信效度,保持學術誠信,適當運用GenAI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利用生成式AI(GenAI)來提高學習效率,包括文章重點整理、完善知識體系、客製化學習回饋、提供多元觀點等方法。同時提醒使用者應注意內容的信效度,保持學術誠信,適當運用GenAI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