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護國神山是什麼?鴻海能挑戰第二座嗎? 台灣第一座護國神山是大家熟知的台積電,其不僅掌握世界半導體代工龍頭地位,更成為國家競爭力象徵。如今業界開始討論:鴻海是否有機會成為 第二座護國神山?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曾提出,如果鴻海成功建構 EV 生態與化合物半導體供應鏈,甚至不輸於台積電在寬能隙領域的影響力,未來有機會打造下一座護國神山 。
--- 二、鴻海的多軌域佈局:從硬體代工到科技戰略核心 ⚡ 電動車與MIH平台 鴻海透過 MIH 開放平台,攜手品牌與零組件供應商構建完整 EV 生態系,包括軟體、電池與半導體等前中後段技術整合。這為台灣打造自主電動車供應鏈奠定基石 。 🔋 化合物半導體與車用晶片 劉揚偉強調,電動車一部需使用約 60 顆碳化矽(SiC)功率元件,但台灣目前漏電晶片產能不足。若鴻海成功建立 SiC 與 GaN 製造鏈,將引領台灣進入第三代半導體領域,具有高度戰略價值 。 🧠 元宇宙、AI 與量子科技 鴻海成立離子阱實驗室,布局與 AI、量子計算、智慧醫療結合的腦力密集產業;這種高度創新科技,是未來能否站上全球舞台的重要關鍵 。 --- 🔍 三、評估標準:護國神山的特質與風險觀察 ✅ 成為護國神山,需要具備: 1. 完整產業鏈整合能力:從晶片、電池、軟硬整合到整車製造。 2. 技術突破力道:如 SiC 晶片、量子運算平台、AI 驅動系統。 3. 國際市場布局與自主品牌能力:非僅代工,更能自主開發與國際營運。 ⚠️ 風險與挑戰: 人才缺乏與培育落後:台灣車用半導體與電池研發人力仍短缺;政府與產業需加速培訓與國際合作 。 全球競爭壓力大:Tesla、BYD、傳統車廠與科技公司都強力投入 EV 與車用晶片產業;鴻海需找到差異化定位。 政策扶植與資金支持:若無政策支持與研發補助,產業發展速度可能受限。 --- 🌸 粉色花海女孩的總結 鴻海已經從代工巨擘轉型為科技生態構建者,若能成功打造 MIH 電動車平台+化合物半導體技術+AI/元宇宙科技整合 三大生態鏈,那麼挑戰成為第二座護國神山,不再只是夢想。 對我來說,投資就像在養一片花海:鴻海這顆種子有潛力長出巨大花朵,但是否能成為全國矚目的神山,需要時間、政策、人才與全球市場共同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