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房價高昂,不動產糾紛也屢見不鮮。無論是繼承後的持分土地、親友聯名買房產生糾紛、買賣合約未履行、漏水或違建爭議,稍有處理不慎,就可能陷入曠日費時的訴訟程序。
本篇整理台北常見不動產訴訟類型與實務操作要點,幫助你了解該怎麼打、何時該找律師、又該準備哪些證據與文件。
✅ 常見不動產法律爭議有哪些?
- 土地共有分割糾紛:兄弟姊妹或親戚繼承後產權不清,對於出售或使用產生衝突。
- 房屋買賣糾紛:買方毀約、賣方不交屋、房屋有瑕疵(漏水、傾斜、違建等)。
- 租賃糾紛:房客不搬走、不付租金,或房東擅自斷電逼遷。
- 產權登記爭議:代為登記、贈與不明、未完成過戶,導致無法主張所有權。
- 建物違法增建爭議:影響使用、價值或鄰損,可能產生侵權責任或行政處分。
✅ 土地共有要怎麼分?法院怎麼裁定?
若協議分割不成,可由律師協助提出裁判分割聲請,法院會根據情況做出下列判斷:- 原物分割:可分割即分割(例如一塊地可切成三塊)
- 變價分割:實務上最常見,法院判決出售後按比例分配價金
- 金錢補償:某方取得物品,向他方支付補償金
土地若位於蛋黃區,變價分割的程序將牽涉鑑價、標售、拍賣等程序,建議委任律師全程處理。
✅ 房屋買賣出問題,買方、賣方該怎麼自保?
- 買方自保:留存購屋簡訊紀錄、看屋照片、錄音、對方廣告內容、查詢產權謄本與登記狀況。發現問題應即時寄發存證信函,聲明解除或保留請求權。
- 賣方自保:交易前建議保留LINE紀錄、付款憑證,簽約務必用定型化契約或經律師審閱。若買方反悔或惡意拖延,也可提出訴訟請求履約或解除。
不論哪一方,只要涉及履約爭議或損害賠償,都屬民事訴訟範圍,須以證據佐證主張。
✅ 找律師處理不動產案件的三大優勢
- 蒐證結構更完整:律師知道法院會怎麼看、該準備哪些文件、怎麼說服法官。
- 流程掌握專業:如假扣押、標售聲請、執行異議,非民眾可獨自完成。
- 法律主張明確:不動產訴訟涉及民法、土地法、建築法等交錯規定,律師能避免因程序錯誤導致敗訴。
👉 點我看 台北律師推薦|離婚、民事、刑事訴訟律師如何選?3分鐘完整教學
👉 點我立即法律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