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道超車還是風雨欲來?──從特斯拉Q2警告到AI晶片能效革命的五大焦點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在全球經濟與技術環境都充滿不確定性的當前,從電動車龍頭到晶片新創,以及新一代消費級 GPU 上市,五大科技動態正重塑未來格局。


  1. 特斯拉 Q2 營收重挫、預警「艱難季度」
    2025 年第二季,特斯拉僅實現 225 億美元營收,較去年同期下滑幅度為近十年來最大;每股調整後盈餘 0.40 美元,也略低於市場 0.42 美元的預期。執行長馬斯克直言,因經濟環境與補貼到期的雙重衝擊,「未來幾季可能都會很艱難」 Business Insider。
  2. 英特爾:若無外部客戶,可能退出晶圓代工
    英特爾於 7 月 24 日向投資者坦承,若短期內無法吸引到足夠的代工商委託生產,將不得不考慮放棄晶圓代工這一分支。市場普遍認為,台積電(TSMC)將成為最大贏家,接手英特爾釋出的產能與客戶訂單 Reuters。
  3. Elon Musk 的 xAI:五年內布署 5,000 萬 張 H100 等效 GPU
    Musk 旗下 AI 公司 xAI 野心勃勃,計畫在未來五年內達成相當於 50 ExaFLOPS 運算力,等同部屬 5,000 萬 張 Nvidia H100 GPU。如此規模的算力擴張,不僅將改寫 AI 基礎建設競賽,也勢必掀起龐大能源需求的爭議 Hardware BustersDIGITIMES Asia。
  4. 新創晶片能效革命:Positron、Groq 挑戰 Nvidia
    面對 AI 推理(Inference)階段日益飆升的能耗壓力,新創公司 Positron 及 Groq 相繼推出專門優化推理運算的微晶片。根據報導,這些晶片在效能/瓦比(performance-per-watt)上,可較 Nvidia Blackwell 系列高出 3–6 倍,讓雲端服務業者得以大幅降低運營成本 華爾街日報medial.app。
  5. Nvidia 推出入門級 RTX 5050:249 美元擁抱 Blackwell 架構
    第二代 Blackwell 架構首款入門卡 GeForce RTX 5050 自 7 月中下旬起上市,定價 249 美元,搭載 8GB GDDR6 記憶體,並支援 DLSS 4 多幀生成技術。此舉旨在讓更多消費者與小型工作站廠商,得以低門檻體驗新一代 GPU 運算能力 NVIDIATom's Hardwar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程式輕鬆玩
73會員
186內容數
這裡將以輕鬆風格,深入探討程式設計的基礎和高級概念。從程式語言到演算法,我們將以易懂的方式解釋每個主題,讓你輕鬆掌握。無論你是初學者或有經驗者,都能在這裡找到適合你的內容。無論你的目標是成為專業開發者還是擴展知識,我們都會陪伴你一同成長!
程式輕鬆玩的其他內容
2025/07/28
從雲端遊戲到經典內容回歸,再到主機韌體與太空冒險的持續更新,本週遊戲圈無一不讓人耳目一新。
Thumbnail
2025/07/28
從雲端遊戲到經典內容回歸,再到主機韌體與太空冒險的持續更新,本週遊戲圈無一不讓人耳目一新。
Thumbnail
2025/07/25
在 2025 年 7 月中旬,全球最大的 PC 遊戲平台 Steam 無預警地下架了數百款成人遊戲,並緊接著引爆整個遊戲開發圈與玩家社群的強烈反彈。這場被玩家戲稱為「成人遊戲大屠殺」的事件,背後牽動的是平台政策、金流壓力、道德審查與言論自由的激烈交鋒。
Thumbnail
2025/07/25
在 2025 年 7 月中旬,全球最大的 PC 遊戲平台 Steam 無預警地下架了數百款成人遊戲,並緊接著引爆整個遊戲開發圈與玩家社群的強烈反彈。這場被玩家戲稱為「成人遊戲大屠殺」的事件,背後牽動的是平台政策、金流壓力、道德審查與言論自由的激烈交鋒。
Thumbnail
2025/07/21
上週(7/14~7/20)全球科技戰場熱度不減,從美國數十家企業在賓州高峰會中一舉承諾 900 億美元的能源與 AI 投資,到歐洲雲端巨頭大手筆擴廠,再到台灣晶圓廠面臨駭客與出口管制挑戰,以下將這些焦點議題一一串聯,帶你看懂科技與資安的交錯新局。
Thumbnail
2025/07/21
上週(7/14~7/20)全球科技戰場熱度不減,從美國數十家企業在賓州高峰會中一舉承諾 900 億美元的能源與 AI 投資,到歐洲雲端巨頭大手筆擴廠,再到台灣晶圓廠面臨駭客與出口管制挑戰,以下將這些焦點議題一一串聯,帶你看懂科技與資安的交錯新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Tesla一直強調自己是AI公司,EV的銷量成長慘淡,能源業務爆發,馬斯克畫出的大餅該如何估值?
Thumbnail
Tesla一直強調自己是AI公司,EV的銷量成長慘淡,能源業務爆發,馬斯克畫出的大餅該如何估值?
Thumbnail
圖片來源:工商時報 美國科技股持續創新高,特別是與 AI 相關的題材熱得發燙;只要手上有 AI 相關的題材類股,就幾乎等於獲利保證。 微軟也因為 AI 佈局有成,近期頻頻超越蘋果電腦成為地球上市值最高的公司,其將近 2.9 兆美元的市值,以國家 GDP 相比,介於英國(3.0 兆)與法國(2.7
Thumbnail
圖片來源:工商時報 美國科技股持續創新高,特別是與 AI 相關的題材熱得發燙;只要手上有 AI 相關的題材類股,就幾乎等於獲利保證。 微軟也因為 AI 佈局有成,近期頻頻超越蘋果電腦成為地球上市值最高的公司,其將近 2.9 兆美元的市值,以國家 GDP 相比,介於英國(3.0 兆)與法國(2.7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特斯拉自動駕駛硬體版本的演進,包括 HW3.0、HW4.0 硬體版本在臺灣的抵達和消費者的選擇,硬體與軟體的協同發展,各版本晶片的技術規格及未來發展趨勢等。文章內容深入淺出,對於對特斯拉自動駕駛有興趣的讀者具有參考價值。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特斯拉自動駕駛硬體版本的演進,包括 HW3.0、HW4.0 硬體版本在臺灣的抵達和消費者的選擇,硬體與軟體的協同發展,各版本晶片的技術規格及未來發展趨勢等。文章內容深入淺出,對於對特斯拉自動駕駛有興趣的讀者具有參考價值。
Thumbnail
福斯大舉投入新一代電動車與汽車軟體,Waymo開放舊金山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市場仍將關注今年AI車用與自動駕駛,昨日市場輪動震盪並以科技股主要表現,債券維持表現,整體維持中性偏強,靜待市場表態格局。
Thumbnail
福斯大舉投入新一代電動車與汽車軟體,Waymo開放舊金山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市場仍將關注今年AI車用與自動駕駛,昨日市場輪動震盪並以科技股主要表現,債券維持表現,整體維持中性偏強,靜待市場表態格局。
Thumbnail
去年也說明過了,就是機器人的產業崛起想像 我們目前頂多習慣LEVEL 2~3 而下一個等級是系統全自動,這需要更多的法規還有硬體+軟體進步 我還是跟2020年看法一樣.電動車2025年群雄割據結束後,就會邁入下一個階段 之後就是軟體也會開始有成長期空間 2020年說要先硬體普及後才能開
Thumbnail
去年也說明過了,就是機器人的產業崛起想像 我們目前頂多習慣LEVEL 2~3 而下一個等級是系統全自動,這需要更多的法規還有硬體+軟體進步 我還是跟2020年看法一樣.電動車2025年群雄割據結束後,就會邁入下一個階段 之後就是軟體也會開始有成長期空間 2020年說要先硬體普及後才能開
Thumbnail
在上一篇科技巨頭解碼中,我們重新盤點了特斯拉的電動車與能源業務的長線展望,提出了較有可能的未來路徑。而在本篇,Miula 將會針對特斯拉的服務業務、FSD 業務,以及 Optimus 人型機器人業務,做出我目前對於其長線發展的預測。
Thumbnail
在上一篇科技巨頭解碼中,我們重新盤點了特斯拉的電動車與能源業務的長線展望,提出了較有可能的未來路徑。而在本篇,Miula 將會針對特斯拉的服務業務、FSD 業務,以及 Optimus 人型機器人業務,做出我目前對於其長線發展的預測。
Thumbnail
2024年的AI產業不會只是在2023年那些舊標的打轉 無人商店跟智慧醫療,光通訊就是案例,這只是基礎的產業擴散節奏 智慧型手機>電動車>綠能 都表演過了 大多贏家AI跟摺疊產業的獲利資金,都確認跟我們差不多 已經都在各處不同預期的題材標的輪流 每個人的投資階段選擇不同,就只是
Thumbnail
2024年的AI產業不會只是在2023年那些舊標的打轉 無人商店跟智慧醫療,光通訊就是案例,這只是基礎的產業擴散節奏 智慧型手機>電動車>綠能 都表演過了 大多贏家AI跟摺疊產業的獲利資金,都確認跟我們差不多 已經都在各處不同預期的題材標的輪流 每個人的投資階段選擇不同,就只是
Thumbnail
特斯拉繼續加大獲取AI晶片支應自駕訓練,能源股連日表現,市場小幅震盪、產業輪動,並仍有落後補漲,市場關注科技巨頭財報與聯準會會議。
Thumbnail
特斯拉繼續加大獲取AI晶片支應自駕訓練,能源股連日表現,市場小幅震盪、產業輪動,並仍有落後補漲,市場關注科技巨頭財報與聯準會會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