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轉念的旅程》
第一章:打翻的不只是咖啡,而是對人生的舊想像
坐在書桌前的淑婷,已經盯著電腦螢幕將近半個小時,滑鼠游標來來回回地閃爍著,彷彿在催促她給人生下一步指令;然而螢幕是空白的,腦袋也是。
陽光從窗戶斜斜灑進來,灑在那杯還冒著溫熱氣息的拿鐵上。
她站起身,準備到廚房備料,順道舒展一下久坐的身體,卻不小心用手肘碰倒了那杯咖啡,咖啡就這麼順著桌面流下來,滴滴答答落在地板上。
「啊靠!怎麼會這樣!」她下意識喊了出來,眉頭緊皺,一股挫敗感瞬間襲來。
但下一秒,她腦中竟冒出另一個聲音:「我剛剛不就是想著有好一陣子沒好好擦桌子,現在不就是一個清理的絕佳機會嗎?」
她愣了一下,竟然笑了出來。
她拿起廚房紙巾、酒精,開始細細地擦拭桌面、鍵盤邊緣,甚至彎下身將地板也一併擦乾淨,過程中還在地上角落發現一張兩週前忘了繳的水費單。
「如果不是這杯咖啡,可能又要拖到下次整理才會發現。」她一邊擦一邊自言自語,語氣輕快許多。
按照以往的她,這種小插曲一定會把整天的情緒打亂,甚至會延伸成對生活的抱怨——我連喝杯咖啡都會出事,人生到底還要多難!
但近半年來,她學會了練習轉念,學會不再苛責自己。她開始理解,情緒不是敵人,問題不是詛咒。
四十歲的她,正在經歷人生的另一個關口。
兩年前辭去某家設計公司的副理職務後,原以為很快就能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新方向,卻沒想到一路走來比預期還長。
她已厭倦了職場上為了求生存的鬥爭,也不願意再為了他人口中的成就加班到半夜。
她渴望一種新的生活模式:可以運用自己的專長、有彈性、有自由、有收入,也能與人產生連結、貢獻社會。
「我不想只是工作,我想活著。」這是她近來常寫在筆記本上的句子。
這段日子,她靠著一點儲蓄維生,也接一些零星案子,教設計軟體、幫中小企業重整品牌形象,但她知道,這還不是她要的穩定。
於是,她給自己一個目標:三個月內找到可以長久經營的事業雛型,最好能結合她擅長的視覺美感、對人性的敏感度,以及一種能幫助他人整合混亂人生的能力。
「或許,我可以幫別人整理生活,就像我現在擦這張桌子一樣。」
靈光閃現那瞬間,她停下手邊動作,望著被咖啡液渲染過後但更潔淨的桌面。
「一杯咖啡,換來一場腦內風暴。」她對著窗外的陽光喃喃地說。
在這個邁入四十歲的起點,她還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但她決定,不再等奇蹟發生,而是開始創造屬於自己的方向。
這嶄新的一天,就從這杯打翻的咖啡開始。
以上故事為虛擬情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