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附上「黑金剛手機」照片,喚起大家對高老師於草創階段的回憶,從另一張照片「再見 谷關」,可以看出多年來,高老師始終維繫著緊密的師生情誼。「認識高老師」,您會了解,為什麼高老師在台灣水利界,擁有如此的影響力。
我是1993年開始接受高老師指導,我的論文是在1995年7月15日拿到高老師的簽名,那是入伍的前一天,從研究所第1天到第730天的感受,如同狄更斯以法國大革命作為時代背景所寫的小說『雙城記』開場一段話說:「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是信仰的時代,也懷疑的時代;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我相信只能用最高級的形容詞來描述高老師,也讓我來分享高老師教會了我三件學校沒教的事。
首先我在Google上想找到一張傳說中的照片,有關高老師於80年代在高速公路內線道突然煞車,並下車教訓不知天高地厚的龜車,喔說錯了,是教導晚進開車禮儀,但是沒找到,聽說是高老師在90年代有意從政,把這照片撤了。當年的我很震撼高老師這個舉動,但是他用行動說明什麼叫勇敢站出來,這就是高老師教我的第一件事。
最近看著Google、Apple和Microsoft等產業巨擘的閃亮光環時,有多少人會想到他們創業維艱的過去?他們用極拮据的資源在一個小車庫裡開始了他們的夢想,也被叫做「車庫精神」。近海水文中心也是從成大水利系樓頂吊放貨櫃屋開始,高老師於80年代首創以貨櫃屋做為研究空間,接收永安LNG站即時監控海象資料,不但開創了學術上第一代貨櫃再利用之具體行動,更是帶領子弟兵建構整合型水文監測系統,我相信曾經待過貨櫃屋的同門師兄弟,都感謝高老師給我們一個「貨櫃屋精神」,要我們自立自強,這就是高老師教我的第二件事。
記得在1994年9月開始寫論文時,學長說過當你把論文做出來時,這世界上只有你最懂,聽起來還蠻有優越的快感,於是懷抱著熱血夢想,翻了幾篇英文的論文,過了幾個月發現還是看不懂,感覺畢業的路如此坎坷,每次高老師問論文進度,彷彿一次又一次掉入深淵,也開始思考一些從來不會思考問題。有時,困境真是個強大的警鐘,敲醒我們此路不通,逼我們另覓出路。我相信所有的同門師兄弟在研究所,經歷困境、挫折以及歲月的淬鍊,正是高老師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要我們寫自己的傳奇,做自己的英雄,這就是高老師教我的第三件事。
在高老師決定退休的這一刻,老師的功力已經進化又進化,成就的巔峰更是推進再推進,早已從黑金剛跨升至智慧型手機的高水準,老師創造的奇蹟與典範更將繼續啟發水利界所有先進與後輩,讓大家看得更高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