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讀書會,相信不少人會浮上嚴肅、安靜,甚至是無聊,或是我不讀書幹嘛參加讀書會的既定印象。
但這時代的讀書會,慢慢打破許多既定印象,透過活動設計、流程安排、模式設定來創造出更多好玩的氛圍,有別於傳統的硬核讀書會,衍生出多元面向的各類型讀書會。
有人藉由讀書會跑咖、有人藉由讀書會聯誼、有人藉由讀書會找同好等等,滿足了許多想讀書,但又不想這麼硬核的參與者需求。這或許可視為一場「讀書會普及化」的行動。
出版的多元,搭著社群的風,創造出讀書會在新時代的樣子,這時代的人參加讀書會,不一定是為了嚴肅的研討學問,反而更想追求的是一種舒適的共讀氛圍。
而當讀書會跟社群經營Mix在一起後,自然也越來越往社群靠近,好玩、互動、交流等各式在社群會出現的需求,同樣也會落實在讀書會中。
所以讀書會因應社群需求,轉換出更親近一般人的氛圍之後,讀書會自然也隨之普及化,成為了另一種社群的樣子。
這也是我認為,為什麼書店可以藉由辦讀書會創造影響力的理由。
讓讀書會變有趣點,或許也是在昭告天下
「讀書也可以是一件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