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億美元(12.8兆台幣)投資美國?百姓的份在哪?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據聯合報報導"我端4000億美元對美投資 爭取與日齊平的15%關稅",當政府願意豪擲四千億美元(12.8兆台幣)投資美國,我們不禁要問:這筆鉅款,是誰決定的?是誰參與的?又是為了誰而投?

這不是單純的經貿操作,而是一場主權切割的制度劇——人民的資源,被用作談判籌碼,卻沒被邀進談判桌;百姓的未來,被掛在科技旗幟下,卻沒人在乎農田與工廠的聲音。

raw-image

投資的真相:籌碼是人民,決策不是民主

如果政府端出「對美投資方案」,高達四千億美元,目的是換取與日本、歐盟齊平的 15% 關稅待遇。可這場制度賭局中,百姓只負責提供稅金、承受債務,卻無知情、無參與、無分潤。

試算一下,若將這筆資金平均分配給全台 2300 萬人,每人可得 約 17,391 美元(折合台幣約 55 萬)。但人民實際能分到多少?零。

投資之名,主權之實。我們不只失去了錢,也失去了制度的參與權。

誰在談判?誰在沉默?

副院長遠赴華府密室談判,全民卻在電視前被動等待「結果」——這是一種制度語言的墮落:把治理當表演,把人民當觀眾。

而在談判名單外,農民、工人、漁民,這些撐起台灣基底的勞動者,連「表態」的權利都沒有。

連民選官員都批評政府黑箱,那麼,誰為全民代言?誰為百姓發聲?

百姓的選擇權,如何被奪走?

政府說:「我們是為了國家利益。」但國家的利益不該只是 GDP 和投資額,更應該是人民的參與、生活的穩定、公平的分配。

當四千億進入對美談判桌,是否也該有一份主權在民的配比表?是否也該問問百姓:「你願意花這筆錢換這筆關稅嗎?」

制度詩一句

「你送美國四千億,我的田埂還是積水;你談成十五趴關稅,我的收入還是零成長。」

這筆交易,是一場制度性失語,也是一次主權性崩壞。

結語-我們要的不是更高的投資額,是更深的民主參與

我們不反對投資,但反對無人知情的資金輸出;我們不排斥談判,但拒絕代議失靈的密室劇本。人民的稅金不只是預算,更是制度語言;百姓的生活不只是政治結果,更該是談判基礎。台灣若真要成為民主模範,那第一步,應該是把人民拉回制度中心——把談判劇本,改寫為人民的制度劇場。

#主權外包 #美金奔流 #農民沉默 #田裡只剩水聲 #制度傾斜 #美台農業不對等 #不對稱補助 #外交資源再分配 #口號治國 #誰在決定資源流向 #主體缺席 #淹水的不是農田,是制度的信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地學堂
13會員
504內容數
當你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意義, 我邀請你走進這片田埂,與我一起思辨、耕作、共創。 這不只是頻道,而是一種可以參與的哲學場域。 願你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自由與智慧。
天地學堂的其他內容
2025/07/31
台灣的政論節目,自1993年《2100全民開講》開播以來,已走過三十餘年。從早期的民主參與象徵,到如今的話術秀場,政論節目的演化見證了人民如何從「參與者」變成「情緒觀眾」,民主則從制度設計退化成民調競技場。 從「全民開講」到「吃播怒嗆」的話術秀場曾經,我們可以call-in參與政策辯論;如今....
Thumbnail
2025/07/31
台灣的政論節目,自1993年《2100全民開講》開播以來,已走過三十餘年。從早期的民主參與象徵,到如今的話術秀場,政論節目的演化見證了人民如何從「參與者」變成「情緒觀眾」,民主則從制度設計退化成民調競技場。 從「全民開講」到「吃播怒嗆」的話術秀場曾經,我們可以call-in參與政策辯論;如今....
Thumbnail
2025/07/30
走過數千年的封建皇權,我們習慣以「君臨天下」的姿態去理解治理:國家的事,是少數人的事;決策,是權力者的特權;人民,是順民、是被治理的對象。 民主制度的確改變了權力的結構,從選舉、憲政、代議制度等制度層面實踐了「主權在民」的原則。但我們必須誠實地問一句: 在思維上,人民真的成為了國家主人了嗎?
Thumbnail
2025/07/30
走過數千年的封建皇權,我們習慣以「君臨天下」的姿態去理解治理:國家的事,是少數人的事;決策,是權力者的特權;人民,是順民、是被治理的對象。 民主制度的確改變了權力的結構,從選舉、憲政、代議制度等制度層面實踐了「主權在民」的原則。但我們必須誠實地問一句: 在思維上,人民真的成為了國家主人了嗎?
Thumbnail
2025/07/28
在美國面對9兆美元債務到期壓力的2025年春天,川普政府重新啟動關稅戰,外界一開始以為只是再次擺出「買美國貨」姿態,但實際上,這是一場結構性的債務戰略與制度磁場重組。美國不只試圖降低逆差,而是在打造一套將債務、外交、製造業、地緣政治聯動的「新冷戰經濟學」。
Thumbnail
2025/07/28
在美國面對9兆美元債務到期壓力的2025年春天,川普政府重新啟動關稅戰,外界一開始以為只是再次擺出「買美國貨」姿態,但實際上,這是一場結構性的債務戰略與制度磁場重組。美國不只試圖降低逆差,而是在打造一套將債務、外交、製造業、地緣政治聯動的「新冷戰經濟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親愛的鄉親們,我喜歡的幹話時間又來了❤ ❤ ❤  這一次要幹話,台灣跟歐美先進強大國家買軍備,就是交保護費,你是否同意? 不論鄉親你現在,是否同意這樣的說法 都容我先繼續說,這段話,肯定沒有錯:買軍備,就是交保護費 只不過,少了一小句非常重要的文字 這一小段文字就是:台灣跟歐美
Thumbnail
親愛的鄉親們,我喜歡的幹話時間又來了❤ ❤ ❤  這一次要幹話,台灣跟歐美先進強大國家買軍備,就是交保護費,你是否同意? 不論鄉親你現在,是否同意這樣的說法 都容我先繼續說,這段話,肯定沒有錯:買軍備,就是交保護費 只不過,少了一小句非常重要的文字 這一小段文字就是:台灣跟歐美
Thumbnail
時事) 美國川普:台灣要美軍保護,就要付保護費 以下,都只是我個人的見解想法 總之,我看到這個新聞,真的只有唯一想法: 幹!為什麼不早說啦! 要是美國政府那邊,高層有人早點這樣明說,事情真的就會簡單許多了!!!!!! 至少,咱們台灣這邊,就不必一直在:美
Thumbnail
時事) 美國川普:台灣要美軍保護,就要付保護費 以下,都只是我個人的見解想法 總之,我看到這個新聞,真的只有唯一想法: 幹!為什麼不早說啦! 要是美國政府那邊,高層有人早點這樣明說,事情真的就會簡單許多了!!!!!! 至少,咱們台灣這邊,就不必一直在:美
Thumbnail
書籍介紹 書名:寫給公民的40堂思辨課 作者:公民不下課 出版:平安叢書 筆記 貧窮只是沒有錢嗎? 這是一本個個章節都概述一項台灣政策,並在每章節結尾提出疑問讓讀者思考台灣現況遇到的困境以及可能的改革方向。書中四大章節讓讀者從個人、社會、全球化、世界四面向切入,以下整理各大章
Thumbnail
書籍介紹 書名:寫給公民的40堂思辨課 作者:公民不下課 出版:平安叢書 筆記 貧窮只是沒有錢嗎? 這是一本個個章節都概述一項台灣政策,並在每章節結尾提出疑問讓讀者思考台灣現況遇到的困境以及可能的改革方向。書中四大章節讓讀者從個人、社會、全球化、世界四面向切入,以下整理各大章
Thumbnail
如果每個人都選擇「和光同塵」,有資格抱怨世界「不公平」嗎?~這世上的權力和富貴,真的能帶來真正的幸福嗎?~願所有執政者戒 《慶餘年2》奪下兩岸視頻點閱冠軍後,國台辦發言人:「象徵兩岸文化同文同種,兩岸一家親」~國台辦難得說對了,背後的確一個統一要素,兩岸政商一樣貪腐,所以兩岸觀眾看懲治貪官一樣叫爽
Thumbnail
如果每個人都選擇「和光同塵」,有資格抱怨世界「不公平」嗎?~這世上的權力和富貴,真的能帶來真正的幸福嗎?~願所有執政者戒 《慶餘年2》奪下兩岸視頻點閱冠軍後,國台辦發言人:「象徵兩岸文化同文同種,兩岸一家親」~國台辦難得說對了,背後的確一個統一要素,兩岸政商一樣貪腐,所以兩岸觀眾看懲治貪官一樣叫爽
Thumbnail
台灣還有真正支持民主自由的人嗎?
Thumbnail
台灣還有真正支持民主自由的人嗎?
Thumbnail
有时候你真的不要指望政府可以做点什么,你应该指望的是,政府少做点什么比较好。
Thumbnail
有时候你真的不要指望政府可以做点什么,你应该指望的是,政府少做点什么比较好。
Thumbnail
民主的選舉後不管勝選的一方還是敗選的一方 就是監督每個政策的實行,不是投完票就叫民主國家,而是要確定台灣大方向有邁向進步 依照目前執政黨繼續連任,就是觀察產業政策上的方向有沒有擴大或是停滯 我們投資人就是關心能讓我們繼續資產跟著市場成長的節奏 "如果這一次你向上帝或神佛求
Thumbnail
民主的選舉後不管勝選的一方還是敗選的一方 就是監督每個政策的實行,不是投完票就叫民主國家,而是要確定台灣大方向有邁向進步 依照目前執政黨繼續連任,就是觀察產業政策上的方向有沒有擴大或是停滯 我們投資人就是關心能讓我們繼續資產跟著市場成長的節奏 "如果這一次你向上帝或神佛求
Thumbnail
人民自決徵得同意 人們不喜歡失去權力。即使在最先進的民主國家,政府有時也會試圖避免失去治理權。另一方面,獨裁政權經常剝奪多數人的自由,任意行使權力,並殘酷地維持自己的權力。 政府中根深蒂固的腐敗,包括王室成員奢侈浪費的生活方式、濫用國家資源以及其他形式的腐敗和鋪張浪費。
Thumbnail
人民自決徵得同意 人們不喜歡失去權力。即使在最先進的民主國家,政府有時也會試圖避免失去治理權。另一方面,獨裁政權經常剝奪多數人的自由,任意行使權力,並殘酷地維持自己的權力。 政府中根深蒂固的腐敗,包括王室成員奢侈浪費的生活方式、濫用國家資源以及其他形式的腐敗和鋪張浪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