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君天下」到「主權在民」:我們真的取代了君主的思維嗎?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走過數千年的封建皇權,我們習慣以「君臨天下」的姿態去理解治理:國家的事,是少數人的事;決策,是權力者的特權;人民,是順民、是被治理的對象。

民主制度的確改變了權力的結構,從選舉、憲政、代議制度等制度層面實踐了「主權在民」的原則。但我們必須誠實地問一句:

在思維上,人民真的成為了國家主人了嗎?

raw-image

民主選舉制」是否只是新一代的「君主選拔制」?

我們每四年選一次領導人,每天聽從他們的命令與話語,但問問自己——我們選的是制度編織者,還是話術操縱者?人民是否僅止於投票時的短暫主人角色,而在政策設計、敘事建構、權力監督中,仍淪為觀眾與附屬?

看政黨語言便知端倪:

  • 「我們要守住這一席」
  • 「我們代表人民反對對手」
  • 「請支持我們,才能繼續改革」

這些語句,說的其實仍是「我代表你們」,而不是「我們共創制度」。人民的聲音被簡化成投票率,被包裝為口號背景,但從未真正被納入政策模組中。

從政黨語言看出:誰在說政黨之心,誰在聽人民之息?

政治人物談改革,但少談「如何共創」;談民意,但少談「如何參與」;談民調,但少問「人民的日常是什麼」。制度的設計與執行,仍掌握在「被選出來的君王」手中,而非全民共振的節奏中。

這是一種思維延續,一種君主制的敘事殘影。

真正的主權在民:是一種生活中的制度自覺

如果國民真的是國家的主人,語言必須有所轉變:

  • 「我們提議這項法案,讓每位居民都能參與灌溉規劃」
  • 「這項政策的每一項模組,都開放社群共同編修」
  • 「法條不只是法律專家寫的,也是鄰里共同定節奏的工具」

「主人」不只是選擇,更是編織制度的角色。主權不是權力的擁有,而是制度節奏的參與。人民不是旁觀者,而是治理的共同作曲者。

邁向語言自治:我們需要新的制度模組與敘事頻率

我們呼籲設計一套人民共用的制度語言工具包:

  • 《政治語言頻率掃描儀》:辨識政黨是否真聽人民的語言
  • 《政治人物語言轉化手冊》:協助領導者從君主語言轉化為共創語言
  • 《人民制度模組書》:讓每位國民都能設計一塊制度拼圖—

結論:從「主人投票」走向「主人編制」

真正的國家主人不是選舉時出現的「選民」,而是能在每一道制度水渠中調整節奏、共同灌溉的參與者。 從君天下的服從語言,走向主權在民的制度語言,是台灣下一個敘事革命。

我們不要再選君主,而是要共創制度;我們不是臣民,而是共同治理者。 主權在民,不是口號,而是一種人民語言的制度自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地學堂
13會員
505內容數
當你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意義, 我邀請你走進這片田埂,與我一起思辨、耕作、共創。 這不只是頻道,而是一種可以參與的哲學場域。 願你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自由與智慧。
天地學堂的其他內容
2025/07/28
在美國面對9兆美元債務到期壓力的2025年春天,川普政府重新啟動關稅戰,外界一開始以為只是再次擺出「買美國貨」姿態,但實際上,這是一場結構性的債務戰略與制度磁場重組。美國不只試圖降低逆差,而是在打造一套將債務、外交、製造業、地緣政治聯動的「新冷戰經濟學」。
Thumbnail
2025/07/28
在美國面對9兆美元債務到期壓力的2025年春天,川普政府重新啟動關稅戰,外界一開始以為只是再次擺出「買美國貨」姿態,但實際上,這是一場結構性的債務戰略與制度磁場重組。美國不只試圖降低逆差,而是在打造一套將債務、外交、製造業、地緣政治聯動的「新冷戰經濟學」。
Thumbnail
2025/07/27
田埂敘事新聞解析版|帶你看穿政治語言新聞真相 在話術橫行的政治新聞裡,許多事件看似清晰,其實語言已悄悄篩選了「可以思考」與「應該遺忘」的方向。 田埂敘事新聞解析版不只是轉述新聞,更是逐層拆解語言包裝,讓你辨識: 哪些語句在遮蔽真正權力結構?哪些情緒模組在操作制度真相?
Thumbnail
2025/07/27
田埂敘事新聞解析版|帶你看穿政治語言新聞真相 在話術橫行的政治新聞裡,許多事件看似清晰,其實語言已悄悄篩選了「可以思考」與「應該遺忘」的方向。 田埂敘事新聞解析版不只是轉述新聞,更是逐層拆解語言包裝,讓你辨識: 哪些語句在遮蔽真正權力結構?哪些情緒模組在操作制度真相?
Thumbnail
2025/07/24
這篇文章指出,美國關稅政策表面上是貿易策略,實則是一種透過「敵人語法」驅動的制度敘事飛輪。作者分析川普政府的多項政策如何加深制度信任的崩解,並提出:真正的改革不在外部化問題,而在設計能讓人民參與、自轉的制度系統。
Thumbnail
2025/07/24
這篇文章指出,美國關稅政策表面上是貿易策略,實則是一種透過「敵人語法」驅動的制度敘事飛輪。作者分析川普政府的多項政策如何加深制度信任的崩解,並提出:真正的改革不在外部化問題,而在設計能讓人民參與、自轉的制度系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天賦人權,這四個字通常都會出現在國中當社會課本,可能出現在世界歷史還是公民相關權力。不過對於學生時代已經有點距離的情況下,還是簡單補充一下意思。 天賦人權:是指每個人與生俱來、不依賴於任何政府或法律所賦予的基本權利。這些權利通常被認為是普遍適用的,無論個人身份、國籍、文化或信仰如何,都應受
Thumbnail
天賦人權,這四個字通常都會出現在國中當社會課本,可能出現在世界歷史還是公民相關權力。不過對於學生時代已經有點距離的情況下,還是簡單補充一下意思。 天賦人權:是指每個人與生俱來、不依賴於任何政府或法律所賦予的基本權利。這些權利通常被認為是普遍適用的,無論個人身份、國籍、文化或信仰如何,都應受
Thumbnail
政治就是資源分配的權力,所以政治的邏輯,終究是資源分配的邏輯。
Thumbnail
政治就是資源分配的權力,所以政治的邏輯,終究是資源分配的邏輯。
Thumbnail
自由和平等,一個強大,另一個就不免衰亡。 文明是所有民族合作的產物,大家都有貢獻。種族之間的敵意,來自於種族之間的差異,而想要消除種族之間的敵意,唯有廣博教育。 地理、經濟、政治創造了文化,文化又塑造了民族類型。時日久遠後,這些差異都會在環境影響下消失,北方民族在熱帶區域居住,或者南方民族跑
Thumbnail
自由和平等,一個強大,另一個就不免衰亡。 文明是所有民族合作的產物,大家都有貢獻。種族之間的敵意,來自於種族之間的差異,而想要消除種族之間的敵意,唯有廣博教育。 地理、經濟、政治創造了文化,文化又塑造了民族類型。時日久遠後,這些差異都會在環境影響下消失,北方民族在熱帶區域居住,或者南方民族跑
Thumbnail
怎麼說呢?請問你是誰,我們活在這世界上,社會與政治之間的擺盪越來越大。生物科科技與人工智慧機乎霸佔了新聞頭條。但沒人去注意權力如何演變來的。歡迎買來看。這是我國中與高中甚至研究所都在用的經典書本。 「所有政治制度都是權力的展現與實體化。」──漢娜‧鄂蘭(已故)。路克斯的《權力:基進觀點》在 197
Thumbnail
怎麼說呢?請問你是誰,我們活在這世界上,社會與政治之間的擺盪越來越大。生物科科技與人工智慧機乎霸佔了新聞頭條。但沒人去注意權力如何演變來的。歡迎買來看。這是我國中與高中甚至研究所都在用的經典書本。 「所有政治制度都是權力的展現與實體化。」──漢娜‧鄂蘭(已故)。路克斯的《權力:基進觀點》在 197
Thumbnail
簡單定義帝國:以擴張來致富的政治實體。維繫帝國無法避免的生存策略:不平等。
Thumbnail
簡單定義帝國:以擴張來致富的政治實體。維繫帝國無法避免的生存策略:不平等。
Thumbnail
在現代文明社會人們已習慣了「國家」這個形式,默認自己屬於某個國籍,在某個被圈定為「國家領土」的範圍內生活,遵守這個國家的法律及習俗。在國際賽事時為自己的國家加油,發生戰爭時為自己的國家出戰。 然而,是什麼決定了你的國籍,讓你成為A國人而非B國人?地域關係嗎?但國家疆土可能改變,AB兩國也可能合併?
Thumbnail
在現代文明社會人們已習慣了「國家」這個形式,默認自己屬於某個國籍,在某個被圈定為「國家領土」的範圍內生活,遵守這個國家的法律及習俗。在國際賽事時為自己的國家加油,發生戰爭時為自己的國家出戰。 然而,是什麼決定了你的國籍,讓你成為A國人而非B國人?地域關係嗎?但國家疆土可能改變,AB兩國也可能合併?
Thumbnail
寡頭統治的鐵律,是德國社會學學者羅伯特·米契爾斯針對政黨等政治組織進行研究後,所歸納出之現象。該現象是政黨和其他大型政治集團總是形成官僚化組織,其領導人發展成為寡頭權力精英。 核心論點 政治組織的形成和發展是民主的自我毀滅因素,並使其成為寡頭政治:「組織機制顛倒了領導者與群眾的關係。
Thumbnail
寡頭統治的鐵律,是德國社會學學者羅伯特·米契爾斯針對政黨等政治組織進行研究後,所歸納出之現象。該現象是政黨和其他大型政治集團總是形成官僚化組織,其領導人發展成為寡頭權力精英。 核心論點 政治組織的形成和發展是民主的自我毀滅因素,並使其成為寡頭政治:「組織機制顛倒了領導者與群眾的關係。
Thumbnail
14.〈政治的弔詭〉   政治在人類存在扮演何種角色?權力之於歷史是何種關係?呂格爾認為,權力可以說沒有歷史,權力的歷史重複其自身、標誌時代;權力的歷史即是政權不斷更迭的歷史。國家由人組成,同樣有善有惡,善的部分即國家政治的理想與目的,其目的應連結於哲學本身的根本意圖、連結於善與幸福,
Thumbnail
14.〈政治的弔詭〉   政治在人類存在扮演何種角色?權力之於歷史是何種關係?呂格爾認為,權力可以說沒有歷史,權力的歷史重複其自身、標誌時代;權力的歷史即是政權不斷更迭的歷史。國家由人組成,同樣有善有惡,善的部分即國家政治的理想與目的,其目的應連結於哲學本身的根本意圖、連結於善與幸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