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剩選舉的民主荒唐劇】 政論節目教會我們的,是話術,不是制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台灣的政論節目,自1993年《2100全民開講》開播以來,已走過三十餘年。從早期的民主參與象徵,到如今的話術秀場,政論節目的演化見證了人民如何從「參與者」變成「情緒觀眾」,民主則從制度設計退化成民調競技場。

政論節目的舞台上,政治人物怒吼、話術互毆,主持人像小兵一樣夾在中間,制度語言卻失語沉默。

政論節目的舞台上,政治人物怒吼、話術互毆,主持人像小兵一樣夾在中間,制度語言卻失語沉默。

從「全民開講」到「吃播怒嗆」的話術秀場

曾經,我們可以call-in參與政策辯論;如今,我們只能看名嘴邊吃邊罵。節目變形為聲量對決的媒體戰場,制度辯論淪為戲劇化表演。政治人物如操盤手,名嘴如戰術教練,觀眾則如被情緒操作的支持者。

人民從政論節目「看到」什麼?

我們看見的是:誰民調上升、誰聲量高漲、誰操作成功。制度提案在哪?法案辯論在哪?人民只看到選票戰術與情緒操作,卻看不到任何「治理藍圖」。

你印象最深的政論節目是哪一場?還記得你看完的感受嗎?

人民從節目「學到」什麼?

我們學到的是話術技巧:如何嗆聲、如何帶風向、如何切割議題。但我們沒被教會如何草擬制度、如何修訂政策、如何提出公共提案。民主成了表演技術,而不是治理知能。

你曾從政論節目學到真正的制度知識嗎?還是只有誰罵得狠?

節目對民主的「影響」是什麼?

民主只剩下選舉。制度設計被邊緣化、政策辯論被情緒掩蓋、民意被當成數字操作。人民的「主權感」漸漸退場,只剩「我挺誰/我討厭誰」的情緒回應。節目話語也加劇社群撕裂與政治厭倦。

你還相信選舉能代表民主全部嗎?民主有沒有可能是制度、不是情緒?

誰被節目塑造為「喜歡/討厭」的政治人物?

我們喜歡的是在節目上「說話有力」的人,我們討厭的是「被罵得狠」的人。這些偏好往往不是來自政策,而是來自節目話語形象的重複塑造。

你喜歡誰、反感誰,是因為制度實踐,還是媒體形象?

【結語|民主在哭泣】 政論節目的舞台上,政治人物怒吼、話術互毆,主持人像小兵一樣夾在中間,制度語言卻失語沉默。

人民在螢幕前,看見吵鬧,看不見制度;學會情緒,學不到治理;只記得誰罵得狠,忘記怎麼審議法案。

政治亂象在政論節目中反覆上演,而民主——已悄然在一旁啜泣。

要讓民主止住眼淚,不是換節目,是換制度;不是換名嘴,是換語法。我們需要《人民主權工程包》,需要能讓人民說、人民寫、人民決定的制度劇場。

#民主敘事革命 #制度語言 #政論節目 #人民主權 #政治話術 #主權覺醒 #制度模組化 #社群治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地學堂
14會員
450內容數
當你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意義, 我邀請你走進這片田埂,與我一起思辨、耕作、共創。 這不只是頻道,而是一種可以參與的哲學場域。 願你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自由與智慧。
天地學堂的其他內容
2025/07/30
走過數千年的封建皇權,我們習慣以「君臨天下」的姿態去理解治理:國家的事,是少數人的事;決策,是權力者的特權;人民,是順民、是被治理的對象。 民主制度的確改變了權力的結構,從選舉、憲政、代議制度等制度層面實踐了「主權在民」的原則。但我們必須誠實地問一句: 在思維上,人民真的成為了國家主人了嗎?
Thumbnail
2025/07/30
走過數千年的封建皇權,我們習慣以「君臨天下」的姿態去理解治理:國家的事,是少數人的事;決策,是權力者的特權;人民,是順民、是被治理的對象。 民主制度的確改變了權力的結構,從選舉、憲政、代議制度等制度層面實踐了「主權在民」的原則。但我們必須誠實地問一句: 在思維上,人民真的成為了國家主人了嗎?
Thumbnail
2025/07/28
在美國面對9兆美元債務到期壓力的2025年春天,川普政府重新啟動關稅戰,外界一開始以為只是再次擺出「買美國貨」姿態,但實際上,這是一場結構性的債務戰略與制度磁場重組。美國不只試圖降低逆差,而是在打造一套將債務、外交、製造業、地緣政治聯動的「新冷戰經濟學」。
Thumbnail
2025/07/28
在美國面對9兆美元債務到期壓力的2025年春天,川普政府重新啟動關稅戰,外界一開始以為只是再次擺出「買美國貨」姿態,但實際上,這是一場結構性的債務戰略與制度磁場重組。美國不只試圖降低逆差,而是在打造一套將債務、外交、製造業、地緣政治聯動的「新冷戰經濟學」。
Thumbnail
2025/07/27
田埂敘事新聞解析版|帶你看穿政治語言新聞真相 在話術橫行的政治新聞裡,許多事件看似清晰,其實語言已悄悄篩選了「可以思考」與「應該遺忘」的方向。 田埂敘事新聞解析版不只是轉述新聞,更是逐層拆解語言包裝,讓你辨識: 哪些語句在遮蔽真正權力結構?哪些情緒模組在操作制度真相?
Thumbnail
2025/07/27
田埂敘事新聞解析版|帶你看穿政治語言新聞真相 在話術橫行的政治新聞裡,許多事件看似清晰,其實語言已悄悄篩選了「可以思考」與「應該遺忘」的方向。 田埂敘事新聞解析版不只是轉述新聞,更是逐層拆解語言包裝,讓你辨識: 哪些語句在遮蔽真正權力結構?哪些情緒模組在操作制度真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現代的政治劇就是從前的宮廷劇!人性裡所有的面向都得全部擺放出來!有時笑裡藏刀,偶爾的退讓就是下一次的進攻,甚或經常性的現在的合作只是蘊釀下一步的決裂!若是失去了人性裡為了權力可以妥協、可以先蹲後跳、可以在算計裡繼續算計⋯⋯只剩那麼理所當然的「因為這樣所以那樣」就不精采了!
Thumbnail
現代的政治劇就是從前的宮廷劇!人性裡所有的面向都得全部擺放出來!有時笑裡藏刀,偶爾的退讓就是下一次的進攻,甚或經常性的現在的合作只是蘊釀下一步的決裂!若是失去了人性裡為了權力可以妥協、可以先蹲後跳、可以在算計裡繼續算計⋯⋯只剩那麼理所當然的「因為這樣所以那樣」就不精采了!
Thumbnail
最近網傳有中共紅媒記者在台灣盯梢政論節目,一定要播出所謂「政治正確」的節目出來。 對於這樣的事我深有同感,在許多年的政治評論中也曾經遇過相同的情況,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本來我在一家文學網站寫文章,常常針砭時政,後來到一家網路報社投稿,這家網路很夠意思,報社剛成立,需要一些社會議題的討論,我一來
Thumbnail
最近網傳有中共紅媒記者在台灣盯梢政論節目,一定要播出所謂「政治正確」的節目出來。 對於這樣的事我深有同感,在許多年的政治評論中也曾經遇過相同的情況,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本來我在一家文學網站寫文章,常常針砭時政,後來到一家網路報社投稿,這家網路很夠意思,報社剛成立,需要一些社會議題的討論,我一來
Thumbnail
根據2015第七期第一次台灣社會變遷調查,針對問題:「我們想請教您一些對民主政治的看法。請問您比較同意哪一種?1.不管什麼情況下,民主政治都是最好的體制。2.在有些情況下,獨裁的政治體制比民主政治好。3.對我而言,任何一種政治體制都一樣。」結果顯示,在2,034位18歲以上的受訪者中,認為「
Thumbnail
根據2015第七期第一次台灣社會變遷調查,針對問題:「我們想請教您一些對民主政治的看法。請問您比較同意哪一種?1.不管什麼情況下,民主政治都是最好的體制。2.在有些情況下,獨裁的政治體制比民主政治好。3.對我而言,任何一種政治體制都一樣。」結果顯示,在2,034位18歲以上的受訪者中,認為「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一黨之勝負,不等於一國之成敗,這是現代民主體制精要所在。
Thumbnail
一黨之勝負,不等於一國之成敗,這是現代民主體制精要所在。
Thumbnail
前言 本篇文章不在貶低任何一個群體,而在反思「多元意見的包容」的意義。 正文 最近選後在網路上不斷有"疑似作票"的影片流出,看見時的第一時間我真是差點膀胱無力險些漏尿,第一時間我也開始質疑台灣選舉真的腐化成這副德性了嗎?感到慌張又憤怒。 可隨後又有各種反面論點提出: 台灣1萬7千個投票所,每
Thumbnail
前言 本篇文章不在貶低任何一個群體,而在反思「多元意見的包容」的意義。 正文 最近選後在網路上不斷有"疑似作票"的影片流出,看見時的第一時間我真是差點膀胱無力險些漏尿,第一時間我也開始質疑台灣選舉真的腐化成這副德性了嗎?感到慌張又憤怒。 可隨後又有各種反面論點提出: 台灣1萬7千個投票所,每
Thumbnail
人類的政治制度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演化而調整。不是民主制度失靈了,而是民主制度從來就沒有真正的存在過,也從來就不是能解決問題的萬靈丹。 民主制度,真的為所有國家帶來了富裕跟繁榮嗎?
Thumbnail
人類的政治制度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演化而調整。不是民主制度失靈了,而是民主制度從來就沒有真正的存在過,也從來就不是能解決問題的萬靈丹。 民主制度,真的為所有國家帶來了富裕跟繁榮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