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年,剛過完二十九歲生日的小涵有一天早上起床覺得自己好像生病了,請假去醫院檢查,竟是罹患「急性脊椎性白血病」也就是俗稱的血癌。小涵當下非常震驚,自己不抽菸不喝酒,也沒有做壞事,怎麼會得到這種癌症。
李醫師說,小涵的生命是一個不可能的奇蹟,因為她不只是血癌、化療、等待配對、移植這樣簡單。血癌復發三次,八次全身高劑量化學治療、兩次骨髓移植、兩次病危的重大感染、一次開顱手術、一次肺葉手術、一次脖子淋巴手術、十三次旋螺刀放療,總計住院四百二十三天。做那麼多手術,是因為癌細胞不斷亂竄,一下子跑到腦部、一下子跑到淋巴或肺部,讓李醫師抓不勝抓。
數次病危,小涵的爸爸天天在醫院守著女兒,為她倒尿壺清理便盆,小涵看著老爸爸為她如此操勞,她的心如刀在割。有一天晚上,小涵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人追殺她,夢中她不斷奔跑,最後跑進醫院走廊,撞上一個穿白袍的人,抬頭一看,竟是自己的主治醫師,夢中的李醫師把她推進一間小房間,小涵因此逃過追殺。夢醒後,小涵隱約覺得自己應該撐得過隔天的開顱手術。開顱手術成功,第三次骨髓配對也傳來好消息,小涵說,「第一次配對成功,對方不願意捐,第二次配對成功,對方的身體不允許,終於等到第三次,而且對方一口答應。」
今年四十四歲的小涵回想當年能健康出院有很多貴人的幫助,在骨髓移植成功的第六年也跟捐髓者見了面,對方是一名在醫院當看護的媽媽,年輕時當過護士,所以當她知道自己骨髓可以救人,義無反顧。小涵說見到救命恩人那一刻,忍不住就跪了下去,而且淚流不止。重生之後,小涵不再過度「美麗」自己的身體,而是把身體當作「載道器」,用重生後的身體來利益人群、回饋社會。
小涵投入志工已經十多年,她曾經在開顱手術前跟爸媽道別,如果她走了,保險理賠可以讓爸媽安度餘年,也請爸媽代替她走慈善公益,如果她能活,她會自己走進慈善大門。上天聽見了小涵在病榻上的願望,讓她健康出院,圓滿她用餘生濟弱扶貧的心願。
救一個人等於救一個家庭,骨髓捐贈已經不像從前那樣周折麻煩,而是採擷周邊血,也就是像捐血,只是時間長了一點。血癌發病的原因至今不明,有一些人平時很健康,突然就得病了,我的父親也是如此,三個月前健檢沒問題,三個月後就被宣判得了急性淋巴癌,住院二十多天就往生了。我們不是醫生,但是我們的骨髓可以救人,有心救命的人可以參與血液建檔,配對成功只有十萬分之一的機率,代表我們救到的人可能是我們曾經在乎過的誰。
#骨髓捐贈
#血液建檔
#救人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