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樺說,「兒子讀幼稚園時,有一天老師跟我說,兒子在學校有一些奇怪的行為,觀察起來,有可能是妥瑞氏症。」舒樺從來沒聽過妥瑞氏這個病名,她趕緊上網找資料,也帶兒子去醫院做檢查,果真被醫生確診。
舒婷放下電話後崩潰大哭,萬般心疼卻無法代替兒子受苦。晚上就寢前舒婷問小朗,「為什麼你今天要用頭撞籃球架?」小朗說,因為很討厭自己的頭,想把它撞壞。舒婷紅著眼眶問,「你的身體是媽媽給你的,如果你受傷了,或是不見了,媽媽要怎麼辦。」小朗愣住了,他沒想過媽媽的心情,馬上跟媽媽道歉,往後再也沒有發生類似的行為。
有一天,小朗從學校放學回家,「媽媽,您能不能做志工,像我們學校的愛心媽媽那樣,我覺得她們很好,如果妳可以跟她們一樣,我會很開心。」為了滿足兒子的願望,舒婷開始參與社區志工活動,有一天,她走進茶道教室,發覺有一股很寧靜的氛圍,安定了她的思緒,突然有一個感動,也許兒子需要這樣子的環境。往後,舒婷有空就帶小朗參加茶道和公益活動,小朗在專注的當下,奇怪的小舉動也跟著消失了。
今年大三的小朗透過學校的服務性社團和學習國術找回自信,妥瑞氏的症狀已經輕微到不再困擾他。舒婷說,兒子是來度自己一程的,如果不是兒子透過病痛來接引她,她到現在還活在自以為的幸福懵懵懂懂,不知人間疾苦,不知道行善積德,更不知道造福人群。舒婷終於明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她感謝一切的逆境和違緣,讓她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知福、惜福、再造福。
#見苦知福
#逆境
#慈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