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學家 好好說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老闆看著數據分析的結果,喃喃地說道“原來被放大的區域”竟是原來的1.8倍之多,難怪無法知道確切的基因型態。

“是的,必需得先還原被放大的深度,才能定義正確的複製倍數,最後偵測正確的基因型態”

raw-image

即便如此,基因型態仍然有可能出錯。

老闆似乎想到了什麼,“把上次的數據也進行深度分析”。

我愣了一下,腦中靈光一閃,該不會不是病毒,而是一種新的基因型態。

好像是相當合理的推論,但是推論之後的延伸難以想象。

我不敢再繼續想下去。

raw-image


他看著我說,“我喜歡你實事求是的研究方式,這也是我把這個數據交給你分析的原因之一。”

”另外,不問太多也是很好的優點。“

我心裡默默的OS,我也是換了幾份工作才學會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蕭琳的沙龍
7會員
109內容數
蕭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26
手機鈴聲竟被我意外的聽到了,再等個10分鐘好了,反正會再煩我一次。 我慢慢地走上陽台,開始伸展僵硬的身體關節,雙手向外打開,轉動自己的腰,此時緩緩提升自己的手,提到最高,再慢慢放下,周而復始。 思緒開始轉動起來,今天的研究工作是下載樣本定序的資料,輸出變異三表格,並觀察樣本是否有系統性的
Thumbnail
2025/07/26
手機鈴聲竟被我意外的聽到了,再等個10分鐘好了,反正會再煩我一次。 我慢慢地走上陽台,開始伸展僵硬的身體關節,雙手向外打開,轉動自己的腰,此時緩緩提升自己的手,提到最高,再慢慢放下,周而復始。 思緒開始轉動起來,今天的研究工作是下載樣本定序的資料,輸出變異三表格,並觀察樣本是否有系統性的
Thumbnail
2025/07/19
晨霧籠罩着山谷,周墨站在木屋前的画架旁,小心翼翼地为一株玫瑰添上最后几笔。这不是普通的写生——花瓣上的每一條纹路都對應着特定的基因序列,是他三个月来潜心研究的成果。 画笔离开纸面的瞬间,现实中的那株野生玫瑰突然抖动起来。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茎干变得粗壮,叶片表面浮现出细密的银色纹路。最惊人的是
Thumbnail
2025/07/19
晨霧籠罩着山谷,周墨站在木屋前的画架旁,小心翼翼地为一株玫瑰添上最后几笔。这不是普通的写生——花瓣上的每一條纹路都對應着特定的基因序列,是他三个月来潜心研究的成果。 画笔离开纸面的瞬间,现实中的那株野生玫瑰突然抖动起来。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茎干变得粗壮,叶片表面浮现出细密的银色纹路。最惊人的是
Thumbnail
2025/07/12
周墨的笔触落在画布上时,颜料仿佛有了生命。这不是比喻——他亲眼看着自己刚画下的蓝色线条在画布上微微蠕动,像某种单细胞生物般寻找着最合适的位置。工作室的灯光下,他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右手悬在半空,不敢再落下。 "又来了..."他低声自语,喉结上下滚动。 三个月前,周墨第一次注意到这种异常。那时他正
2025/07/12
周墨的笔触落在画布上时,颜料仿佛有了生命。这不是比喻——他亲眼看着自己刚画下的蓝色线条在画布上微微蠕动,像某种单细胞生物般寻找着最合适的位置。工作室的灯光下,他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右手悬在半空,不敢再落下。 "又来了..."他低声自语,喉结上下滚动。 三个月前,周墨第一次注意到这种异常。那时他正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前言 讀了許多理論,是時候實際動手做做看了,以下是我的模型訓練初體驗,有點糟就是了XD。 正文 def conv(filters, kernel_size, strides=1): return Conv2D(filters, kernel_size,
Thumbnail
前言 讀了許多理論,是時候實際動手做做看了,以下是我的模型訓練初體驗,有點糟就是了XD。 正文 def conv(filters, kernel_size, strides=1): return Conv2D(filters, kernel_size,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腦子裡不可思議的腦洞間接得到驗證……果然是這樣。 這個試煉,從一開始,她就輸了。
Thumbnail
腦子裡不可思議的腦洞間接得到驗證……果然是這樣。 這個試煉,從一開始,她就輸了。
Thumbnail
感謝子不語的發問 問題:請問生物課本裡面的基因,跟DNA似乎不是一對一對應?所以是多少DNA可以表現一個基因?基因是怎麼定義的?
Thumbnail
感謝子不語的發問 問題:請問生物課本裡面的基因,跟DNA似乎不是一對一對應?所以是多少DNA可以表現一個基因?基因是怎麼定義的?
Thumbnail
抽樣方式影響調查的樣本結果是否可以代表母體狀況。方便抽樣可能導致偏誤,應考慮更系統化的抽樣方法,例如簡單隨機抽樣,以確保樣本情況可以回推母體情況。文章透過範例說明,解釋樣本和母體之間關聯。
Thumbnail
抽樣方式影響調查的樣本結果是否可以代表母體狀況。方便抽樣可能導致偏誤,應考慮更系統化的抽樣方法,例如簡單隨機抽樣,以確保樣本情況可以回推母體情況。文章透過範例說明,解釋樣本和母體之間關聯。
Thumbnail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過一種情形,突然有一天想回頭找之前的資料,但因為檔名相似,因此需要將想找的檔案一個個打開查看,若是檔案太大常常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檔案才能開啟。
Thumbnail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過一種情形,突然有一天想回頭找之前的資料,但因為檔名相似,因此需要將想找的檔案一個個打開查看,若是檔案太大常常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檔案才能開啟。
Thumbnail
做好自己,不用理會別人眼光,也不用太計較 這故事其實很像我小時候,但我數學很多時是倒過來都第一的,我主要問題是語文。我當研究員時遇上了20多年來的無解問題,就是農作物是有機而且要以近似色分類,導至難以用機器判定只能用人手,我當時很快察知問題重點並提出基礎解決,當時很多人聽不明白,只有一位教授聽懂了
Thumbnail
做好自己,不用理會別人眼光,也不用太計較 這故事其實很像我小時候,但我數學很多時是倒過來都第一的,我主要問題是語文。我當研究員時遇上了20多年來的無解問題,就是農作物是有機而且要以近似色分類,導至難以用機器判定只能用人手,我當時很快察知問題重點並提出基礎解決,當時很多人聽不明白,只有一位教授聽懂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