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企業界,有四位企業家被稱為「經營之聖」,他們為創造「經濟奮跡」時代的日本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日本經營四聖
他們分別是︰松下創始人松下幸之助、本田創始人本田宗一郎、索尼創始人盛田昭夫、京瓷創始人稻盛和夫。
日本有許多歷史悠久的企業,根基極為深厚,其成功歷史是我們應該認真學習和借鑒的。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競爭中獲取最終的勝利。本次四大系列要介紹的就是「日本經營四聖」。
1.「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
松下幸之助,出生於日本和歌山縣,是橫跨明治、大正、昭和以及平成四世代的日本企業家,是松下電器、松下政經塾與PHP研究所的創辦者,在日本被稱為「經營之神」。
松下是和歌山的一戶農家的最小的小孩,松下幸之助為老么(老八),其上有5個姊姊、2個哥哥。九歲就到火鉢(或稱火盆)店工作,16歲時進入大阪電燈(今關西電力公司前身之一),7年後離職,1915年與井植梅野結婚。
1918年3月7日,松下幸之助在大阪創辦了松下電器的前身「松下電氣器具製作所」,生產自行車用電燈等產品。創業之初曾典當妻子的和服以籌集資金。1925年,「松下電氣器具製作所」創立了「National」(ナショナル)品牌,生產電池及收音機。1935年,「松下電氣器具製作所」改名為「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松下幸之助出任社長(總經理)。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松下電器受日軍之命生產軍品(尤其是松下與其妻舅井植歲男參與研製明星木造訓練轟炸機計劃),1945年日本投降,進入日本盟軍佔領時期,所有參與軍事生產的企業被駐日盟軍總司令部關閉,松下幸之助被解除社長職務。在小舅子井植歲男承擔與日軍合作的責任而辭職後,松下幸之助於1947年回到社長的位置(井植歲男後來創立三洋電機)。
松下電器靠著三寶——洗衣機、冰箱及電視機──而快速發展業務,成為世界知名的大公司。1961年,松下幸之助升任為會長(董事長)。
松下幸之助為了復興公司,從1950年代到1970年代都掌握大權,松下幸之助也熱心公益,在他的捐獻下,於1865年12月被大火燒毀的淺草寺雷門得以重建,成為當今的造形。
1973年,松下幸之助退休,轉任松下電器的顧問。松下退休後,因為事業的傑出表現,獲得多項獎項,以及榮譽學位(他並未正式受過高等教育)。他曾經連續40年是日本繳稅金額排名前100名的人,1981年,接受日本政府頒發的「勳一等旭日大綬章」。1989年4月27日,因為肺炎在大阪逝世,享耆壽94歲。個人財產估計約5000億日元(約合50億美元)。
2024年,正值松下130歲冥壽之際,Panasonic宣佈開發出人工智慧版松下幸之助,可以重現出他的想法,從而協助企業經營管理方面的問題。
2.「日本經營之聖」本田宗一郎
本田宗一郎,機械工程師出身,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創始人。本田宗一郎與索尼公司的井深大作為日本戰後技術型企業家而享譽全球。
本田宗一郎出生於日本靜岡縣磐田郡光明村一個打鐵匠家庭,是家中長子。他從小就展現出對機械的濃厚興趣。1913年,本田進入光明村立東尋常小學校學習。1917年,他在濱松市和地山連兵場觀看了飛行表演,生平第一次見到飛機。1919年,本田入讀二俁町立尋常高等小學校,並在1922年畢業後,前往東京本鄉區湯島(現在的文京區)的汽車修理廠「アート商會」工作,開始了他的學徒生涯(當時稱為「丁稚奉公」)。在アート商會工作了6年後,本田於1928年回到濱松市設立分廠,並獲得獨家經營權,開始獨立創業。1935年,他與小學教師磯部結婚。1937年,本田不斷擴展汽車修理廠的業務,擔任「東海精機工業株式會社」的總經理,並在濱松市山下町設立「アートピストンリング研究所」,致力於研究開發活塞裝置。由於感受到知識的不足,他同年進入濱松高等工業機械科(現在的靜岡大學工學部)旁聽,用了3年時間專門學習金屬學。
1939年,本田將アート商會濱松分廠轉讓給工人,獨立創辦了製造活塞的「東海精機重工業株式會社」,開始為汽車行業提供零配件。1942年,他的長子本田博俊出生。同年,東海精機重工業接受豐田汽車注資,本田將總經理職務讓給有「豐田中興之功臣」之稱的石田退三,自己擔任董事。二戰期間,本田研製成功螺旋槳自動切削機,將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因此受到日本軍方的表彰。當時,他已經取得了超過40項專利,展現出卓越的創造才能。然而,1945年三河地震導致東海精機重工業濱松工廠破產,本田將自己持有的東海精機重工業股票全部轉讓給豐田自動織機公司,宣布離開該公司,開始了1年的休養。
1946年10月,39歲的本田宗一郎在濱松市成立了「本田技術研究所」,開啟了他的「本田」時代。1948年,他的次子勝久出生,同年,本田在濱松設立了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並擔任該會社社長(董事長),開始研製開發摩托車。當時的本田技研工業資本金達到100萬日元,員工人數20人,規模尚小,但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1949年,本田宗一郎結識了日後成為本田副總經理的藤澤武夫,兩人攜手將本田發展成為世界性的大企業,創造了日本汽車工業的奇蹟。1973年,本田宗一郎辭去本田技研工業社長的職務,擔任董事最高顧問,並在1983年辭去社長職務,擔任終身最高顧問。
本田宗一郎一生獲得過諸多榮譽,包括1981年獲得勛一等瑞寶章、1989年成為首個進入美國汽車名人堂的日本人等。1991年8月5日,本田宗一郎因肝功能不全,在東京順天堂醫院去世,享年84歲。他被追贈正三位・勲一等旭日大綬章,以表彰他對日本汽車工業的貢獻。
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美國汽車推銷商Joe Girard:「本田宗一郎是自Henry Ford之後世界上最有才氣、最成功的機械工程企業家。」
3.「Walkman之父」盛田昭夫
盛田昭夫,日本著名企業家,索尼公司的共同創辦人,歷任社長和名譽會長。
他出生於愛知縣名古屋市。畢業於舊制愛知第一中學(現:愛知縣立旭丘高等學校)、第八高等學校(現:名古屋大學教養部)、大阪帝國大學理學部物理學科。
盛田昭夫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曾經擔任海軍技術中尉並認識了井深大。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都東京在一片廢墟下,井深大在東京日本橋地區的百貨公司倉庫成立「東京通信研究所」。盛田昭夫在井深大的邀請之下,放棄了「盛田酒業」的繼承人權力,加入共同經營,公司並獲得「盛田酒業」19萬日圓資金,於1946年正式成立「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並遷址到現在的品川區御殿山。
盛田無窮好奇心的新思維使SONY生產出眾多廣為人知的產品。Walkman就來自於他的一種前無古人的想法——無論何時何地、甚至在戶外都能欣賞最愛的音樂。這種想法創造了一個嶄新的市場,立體聲攜帶式耳機專為獨自欣賞音樂而設計,從此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誕生了。
1958年,盛田將公司的名稱由「東京通訊工業株式會社」改為「SONY公司」。盛田將公司的品牌當作生命,為讓「SONY享譽全球」而勤奮工作,他的全球戰略眼光使SONY成為日本第一家在美國發行ADR(美國預托證券)的企業,SONY股票隨後又於1970年在紐約股票交易所掛牌上市。他的努力終於使SONY今日的品牌魅力成為現實。從拓展美國市場、創造極為成功的Walkman「隨身聽」品牌、收購哥倫比亞電影公司,一路將SONY品牌行銷推廣至全世界。
而擅長公關的盛田昭夫與他的夥伴專於技術研發的井深大的猶如兄弟般的友誼也被譽為美談。SONY誕生60年來,依舊秉承著井深--盛田式的經營理念,即通過獨特的產品研發,為顧客創造新的娛樂生活方式。
盛田昭夫在六十年代創作《學歷無用論》,書中強調企業應注重個人能力而非學術背景。這種觀念對日本傳統的雇傭積習提出質疑並在日本在當時引起極大的反響,成為超級暢銷書,再版十多次。他也藉此博得了「打破傳統框框,不拘一格起用人才」的美譽。盛田昭夫還與石原慎太郎共同編著《日本能夠說不》,書中說道:「無端挑起戰爭的好戰的日本人,製造南京大屠殺的殘暴的日本人,這是人們對日本人的兩個誤解,也是『敲打日本』的兩個根由。我們必須採取措施消除它。」
盛田希望將SONY的技術和管理哲學全球化,並使其成為公司常規管理的組成部分。這項「全球化與當地化相結合」的政策不僅使SONY本身在全世界的業務廣泛拓展,而且對提升日本電子工業的國際地位作出了貢獻。
作為日本商業社團的代表,盛田擔任各種會議的主辦人,這些會議包括日美商會、三邊協會和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他還幫助緩和日美之間的貿易摩擦,通過他在經團聯(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日美經濟關係集團(號稱「賢人團」)和其他組織中所擔任的領導職位,協助增強了日美關係。作為《日本製造》和其他書籍的作者,他竭力促進了日本和世界其他地區的相互瞭解。
1992年獲得英國授予大英帝國勳章並給予名譽爵士稱號。
1998年,作為唯一的亞洲人,盛田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20位最有影響的商業人士之一。
1999年10月3日上午10點25分因肺炎在東京都濟生會中央醫院逝世。
4.「日本商聖」稻盛和夫
是日本企業家,為京瓷與第二電電(今KDDI)創辦人,曾任京瓷暨日本航空名譽會長(董事長)、公益財團法人稻盛財團理事長。
稻盛出生於日本鹿兒島縣鹿兒島市藥師町。1955年畢業於鹿兒島大學工學部,曾就職於生產高壓電流絕緣體的「松風工業」工作。1959年創立京瓷,起初員工僅有8人,但因專注於陶瓷材料領域,加上稻盛自身研發的企業經營方法,使得京瓷得以發展為跨國科技大廠。1984年適逢日本施行電信自由化,在稻盛的主導下,京瓷與三菱商事、SONY、SECOM等大型企業合資成立「第二電電」(DDI),即現今日本三大電信業者之一的KDDI。稻盛名下產業集團的銷售總額達1兆2000億日元。1984年,設立公益基金會「稻盛財團」、創建京都獎。此外,也創立了以培養年輕一代經營人士為宗旨的經營學堂「盛和塾」。其經營管理模式稱為「阿米巴經營」,透過如同變形蟲般的小組織式管理會計方法,使企業成員具有經營者的意識,達成企業「全員參與經營」的特點而廣為人知。
稻盛與日本民主黨關係密切,是熱心的民主黨支持者。2008年9月21日小澤一郎再度當選民主黨代表時,稻盛和夫作為嘉賓參加了有關儀式。2007年,在日本SUNMARK出版社主辦的慶祝稻盛和夫的《活法》在日本銷售突破50萬冊的時候,小澤一郎專程出席。在2010年稻盛和夫接受中國《中國新聞周刊》專訪時,他表示很多年輕的民主黨國會議員、民主黨的主要幹部,經常找他商量政治上的一些問題。
稻盛1997年自京瓷退休後,在例行體檢中查出得了胃癌,手術成功,同年九月在京都臨濟宗妙心寺派圓福寺出家修行。
2005年,擔任立命館小學校兒童顧問委員。
其妻朝子夫人,是被稱為「韓國農業之父」的禹長春四女。
2010年1月19日,具有國營背景的日本航空向東京地方法院申請破產保護,在民主黨鳩山政府的三顧茅廬下,稻盛和夫以78歲的高齡出任日航的會長(董事長),重整問題重重的日航。2011年日航實現會計年度的合併經營利潤達到2,049億日元,創歷史新高,並在2012年11月重新上市。
2013年3月19日,日航宣布稻盛和夫將於3月底辭去董事職務,完全退出經營前線,但仍會擔任純粹顧問性質的「名譽會長」一職。稻盛表示今後將會退出企業經營領域,工作重點將會放在稻盛財團、盛和塾等社會事業上。
2022年8月24日,因自然衰老,於京都市自家中過世,享耆壽90歲。
※圖來自網路搜尋,文來自維基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