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Code + Vibe Coding:企業AI轉型的混合開發解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軟體開發的起點:No Code 與 Low Code 的誕生

在生成式人工智慧(AI)成為全球焦點之前,軟體開發領域早已引入了「no code」(無程式碼)與「low code」(低程式碼)的概念。這些工具的核心目標是降低軟體開發的技術門檻,讓即使不具備深厚程式設計背景的使用者,也能透過直觀的視覺化介面或少量程式碼,快速建構應用程式或自動化流程。它們旨在提升開發效率,減少重複性的手動編碼工作,使開發者能將更多精力投入於業務邏輯的實現與創新。這些框架的推廣,反映了業界對更快速、更普及的數位化解決方案的需求。

生成式 AI 的影響:Vibe Coding 的興起

隨後,生成式AI的興起為軟體開發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程式碼本身具備明確的邏輯結構與嚴謹的規則,這使得大量的開源程式碼成為訓練大型語言模型(LLMs)的優質資料來源。AI模型透過學習這些程式碼的模式、語法及解決問題的慣例,逐步掌握了程式設計的邏輯。因此,專門用於程式碼生成與輔助開發的AI工具應運而生,例如GitHub Copilot、Cursor、Windsurf等。這些強大的AI程式模型不僅能根據人類的自然語言描述生成程式碼片段,更能協助進行除錯、效能優化乃至程式碼重構。

這股趨勢催生了「vibe coding」(意境式編碼)的概念。不同於傳統逐行編碼,vibe coding強調開發者依賴AI生成的建議與片段,透過引導、調整與組合AI輸出來完成開發。這模式更像與AI協作的導演或雕塑家,引導AI生成素材並加以修飾組裝。這種模式更趨向人與AI協作,開發者藉由捕捉程式碼「意圖」或「氛圍」,實現快速迭代。

傳統模式是否會被取代?AI 時代的開發挑戰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傳統的軟體開發模式,甚至no code/low code框架將被完全取代?筆者認為情況並非如此。儘管生成式AI顯著提升了程式碼生成的效率,但它本質上是一個工具,仍需要人類的專業判斷、引導、驗證與整合。複雜的業務邏輯、整體的系統架構設計、效能最佳化以及關鍵的安全性考量等層面,往往難以單純依賴AI生成來完善解決。同時,no code/low code工具在特定情境下,尤其是需要快速建構原型或處理標準化、流程化的任務時,依然展現出其獨特的效率與便利性。正因為各種開發工具各有其適用情境與優勢,我們開始探索如何結合不同方法的長處,以應對實際開發中的挑戰。

混合式開發的實踐:以 AI 民主化為核心

以筆者近期參與的部門AI數位轉型專案為例,我們面臨著一個普遍性的挑戰:即相關開發人力資源的有限,以及技術開發人員與具備豐富領域知識的業務專家之間的溝通與協作效率問題。在傳統開發模式下,業務需求從提出到最終實現往往需要漫長的轉化與溝通過程,這不僅耗時,也容易產生理解上的偏差。單純依賴現有的開發人力難以迅速滿足業務部門不斷湧現的數位化需求。為了解決這一困境,我們正在探索一種「混合式」開發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推動「AI 民主化」。這種模式不僅能解決開發人力不足的問題,更能打破技術壁壘,讓最了解業務的人也能直接參與到解決方案的建構中。

具體的實踐方式是:我們首先搭建一個基於no-code/low-code的AI系統開發框架,例如運用Langflow、Flowise或n8n等工具。這些框架的模組化特性提供了高度的靈活性。接著,我們將整個系統拆解為一系列功能獨立的小單元,並明確定義每個單元的輸入與輸出規格。這些獨立的開發任務將指派予具備專業領域知識的同仁負責。他們可以運用自己習慣的各種「vibe coding」工具與方法來開發這些小單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興起的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技術非常適合用於將這些小單元封裝成獨立的服務,作為融合業務知識的微小元件。這些開發完成的微小元件隨後可以便捷地整合至我們預先搭建的no-code/low-code框架中。我們認識到Vibe coding在開發小型、獨立功能時效率極高,但若用於從零開始建構大型、複雜的系統框架則可能面臨挑戰。因此,透過讓同仁以Vibe coding開發具特定功能的微小元件,再將其有紀律地整合至no-code/low-code框架的結構中,我們得以在確保系統架構嚴謹性的同時,實現開發過程的靈活性與效率提升,達成開發效率與系統穩定性的雙贏目標。

結論:軟體開發範式的持續演進與混合模式的成效

綜上所述,從no code/low code到vibe coding,軟體開發的範式正持續演進。生成式AI無疑為開發者提供了強大的新工具,加速了開發流程並提升了效率。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傳統開發或no code/low code將被淘汰。相反地,透過巧妙地結合這些不同的方法,我們可以建構出更具彈性、更有效率的開發流程,並賦予更多具備領域知識的非技術人員參與數位化轉型的能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yle的人文與科技
2會員
14內容數
把技術當畫筆,內容當橋梁,連結人與AI世界
Kyle的人文與科技的其他內容
2025/08/03
在「後程式碼時代」,程式碼將變得更直觀,人類的核心價值不再是寫程式,而是「品味」**。這種品味不僅是美學,更是對優秀軟體的深刻理解。作者認為,人文素養是培養品味的關鍵,它能幫助我們精準使用AI、判斷其產出優劣,並為技術注入人文溫度,成為AI時代不可取代的核心競爭力。
2025/08/03
在「後程式碼時代」,程式碼將變得更直觀,人類的核心價值不再是寫程式,而是「品味」**。這種品味不僅是美學,更是對優秀軟體的深刻理解。作者認為,人文素養是培養品味的關鍵,它能幫助我們精準使用AI、判斷其產出優劣,並為技術注入人文溫度,成為AI時代不可取代的核心競爭力。
2025/08/03
AI的發展核心在於模仿人腦神經網路,其學習過程也類似人類。透過刻意加入雜訊、進行「挫折教育」,AI得以提升應對未知情境的泛化能力。最新研究更發現,即使在運作階段施加適度干擾,也能激發AI表現更佳,這呼應了「滾石不生苔」的智慧。AI的進化軌跡,印證了挑戰與磨練是通往卓越的必經之路,無論對人或機器皆然。
2025/08/03
AI的發展核心在於模仿人腦神經網路,其學習過程也類似人類。透過刻意加入雜訊、進行「挫折教育」,AI得以提升應對未知情境的泛化能力。最新研究更發現,即使在運作階段施加適度干擾,也能激發AI表現更佳,這呼應了「滾石不生苔」的智慧。AI的進化軌跡,印證了挑戰與磨練是通往卓越的必經之路,無論對人或機器皆然。
2025/08/03
AI系統在中國遇到經緯度標記誤差問題。Google Map等國際地圖服務的座標數據會被「偏移」處理。上海同事直接使用這些有誤差的數據,導致系統標記失準。這起事件凸顯了「Garbage In, Garbage Out」的資訊鐵律,提醒我們即使是強大的AI系統,也無法彌補原始資料的缺陷。
2025/08/03
AI系統在中國遇到經緯度標記誤差問題。Google Map等國際地圖服務的座標數據會被「偏移」處理。上海同事直接使用這些有誤差的數據,導致系統標記失準。這起事件凸顯了「Garbage In, Garbage Out」的資訊鐵律,提醒我們即使是強大的AI系統,也無法彌補原始資料的缺陷。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 No Code 自動化建立「待辦事項 AI 助理」,你只要上傳語音檔在 LINE 聊天室,AI 即自動摘要語音內容,同時新增待辦事項在 Todoist 待辦事項 APP,讓你管理任務更輕鬆!即使臨時接收口頭任務交付,或當下忙著處理別的事情,也能輕鬆建立待辦事項!
Thumbnail
透過 No Code 自動化建立「待辦事項 AI 助理」,你只要上傳語音檔在 LINE 聊天室,AI 即自動摘要語音內容,同時新增待辦事項在 Todoist 待辦事項 APP,讓你管理任務更輕鬆!即使臨時接收口頭任務交付,或當下忙著處理別的事情,也能輕鬆建立待辦事項!
Thumbnail
程式設計與技術能力 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在人工智能(AI)和自動化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理解編程語言,如Python、R等,以及熟悉相關技術架構和工具,能夠幫助個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更好地工作。這種能力不僅對技術專業人士至關重要,也對非技術領域的人士日益重要,因為基礎的程式設計知識已
Thumbnail
程式設計與技術能力 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在人工智能(AI)和自動化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理解編程語言,如Python、R等,以及熟悉相關技術架構和工具,能夠幫助個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更好地工作。這種能力不僅對技術專業人士至關重要,也對非技術領域的人士日益重要,因為基礎的程式設計知識已
Thumbnail
透過 No Code 工具 Glide 打造專屬 APP,Glide 支援無縫串接資料庫(如 Google Sheets, Airtable) 、即時預覽的簡易介面設計、串接第三方工具的自動化流程和強大 AI 功能,還有免費豐富範本供直接套用,無需程式和設計經驗,也能將電子表格數據轉換為 APP!
Thumbnail
透過 No Code 工具 Glide 打造專屬 APP,Glide 支援無縫串接資料庫(如 Google Sheets, Airtable) 、即時預覽的簡易介面設計、串接第三方工具的自動化流程和強大 AI 功能,還有免費豐富範本供直接套用,無需程式和設計經驗,也能將電子表格數據轉換為 APP!
Thumbnail
Relay.app 是簡單強大的自動化 No Code 工具,支援約百種數位工具,操作介面簡單易上手。內建串接 OpenAI,只要簡單輸入指令,即可獲得 AI 生成回覆!更棒的是,可以整合真人決策進入自動化工作流程,使人力介入不再中斷自動化,打造更全面完整工作流程,提升團隊協作,專案管理更有效率!
Thumbnail
Relay.app 是簡單強大的自動化 No Code 工具,支援約百種數位工具,操作介面簡單易上手。內建串接 OpenAI,只要簡單輸入指令,即可獲得 AI 生成回覆!更棒的是,可以整合真人決策進入自動化工作流程,使人力介入不再中斷自動化,打造更全面完整工作流程,提升團隊協作,專案管理更有效率!
Thumbnail
因為最近想嘗試編碼風格,於是就選了一套比較"不嚴格"的輔助工具來摸索。 編輯器 VS CODE 框架 VUE3 打包工具 VITE 編碼風格 Standard 環境 version { "nodejs":"v18.18.0", "npm":"9.8.1" }
Thumbnail
因為最近想嘗試編碼風格,於是就選了一套比較"不嚴格"的輔助工具來摸索。 編輯器 VS CODE 框架 VUE3 打包工具 VITE 編碼風格 Standard 環境 version { "nodejs":"v18.18.0", "npm":"9.8.1" }
Thumbnail
樣板模式的定義極為簡單,卻是大型系統程式、WEB/APP應用框架的設計核心,完美展現設計模式的價值: 簡單、高效、強大。
Thumbnail
樣板模式的定義極為簡單,卻是大型系統程式、WEB/APP應用框架的設計核心,完美展現設計模式的價值: 簡單、高效、強大。
Thumbnail
身為自動化初學者該選擇哪個 No Code 自動化工具?挑選 No Code 自動化工具,有哪些衡量方法嗎?透過 7 個步驟,幫助你評估適合的 No Code 自動化工具!拆解既有工作流程,規劃串接使用的數位工具,並納入用量成本和擴充彈性等營運考量,協助你找到適合的 No Code 工具!
Thumbnail
身為自動化初學者該選擇哪個 No Code 自動化工具?挑選 No Code 自動化工具,有哪些衡量方法嗎?透過 7 個步驟,幫助你評估適合的 No Code 自動化工具!拆解既有工作流程,規劃串接使用的數位工具,並納入用量成本和擴充彈性等營運考量,協助你找到適合的 No Code 工具!
Thumbnail
Creative Coding 作品變化概念,有或沒有的差別,隨機性,色彩模式的調整...等
Thumbnail
Creative Coding 作品變化概念,有或沒有的差別,隨機性,色彩模式的調整...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