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豆學園》之三、監獄裡的社會洞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魔豆學園》之三、監獄裡的社會洞見

到了監獄以後,太多的打開視野,以及能說的、不能說的故事,最讓我震撼的,莫過於看見社會階級複製的無奈 ,以及一個為了愛開發潛力的感人故事。這是兩個很極端的故事。

作為檢查書信工作的我,曾看見一個位在少年監獄的侄子,寫信給關在我們監所裡他的舅舅,信中提到之前在女監服刑的媽媽.....哇!怎麼會這樣!

受驚嚇的我,在矯正署監獄裡的學報,找到了犯罪的「社會遞延」這樣的專有名詞。大意是,一個犯罪者因為其社會處境做出犯罪,然後又因為犯罪服刑產生的家庭社會條件,將犯罪的現象傳遞、延伸給了自己的孩子,看到這一個敘述,我心裡百感交集。

對於我是在怎麼樣的一個家庭長大,這樣的家庭帶給了我什麼,才讓我得以成為今天的樣子,可以考上國立大學、可以暢談理想實踐、可以不用擔憂經濟...。以及,另一道平行線上的另外一種人,在一個什麼樣的家庭長大,讓他需要背負債務、需要半工半讀、沒得選擇自己的工作型態、不小心犯罪入獄...。位在平行線的水平時空的我們,看清楚這個現實之後,我們有機會能夠交會嗎?會用什麼樣的方式交集?

「改變和社會的流動,是有可能發生的嗎?」在服替代役的短短十一個月日子裡,我沒有一天不問自己這個問題。另一個故事,調性不同,比較能帶給別人希望!

收信的時候,我看見一個同學(監獄裡對受刑人的稱呼),他學會畫插畫,只為了跟自己在牆外還不會閱讀文字的孩子溝通。

科員看到我見到那封插畫信驚喜的表情,就跟我說:「當時這同學為了跟自己年幼的孩子通信,發掘了自己的繪畫天份,然後越畫越好,慢慢的有職業插畫家的水準了呢!」

或許這種故事很多,只是我不知道,也或許這種故事不多,所以科員講起來好像很得意。總之,這也在我的教育反思之路上,在這個非典型、高度控制、不能跨出去的圍牆學校(監獄)之中,窺見了一個人學習的本質,重新反思了學習的理由。

「最理想的教育,到底應該讓人為了什麼而學?」我心中開始探問這一道不容易的小哉問。

為了考試、升學,為了成就、賺錢嗎?還是為了服務別人、為他人創造價值,或是僅僅是為了生存,或是像這位監獄裡的同學一樣,在限制中,為了與自己所愛的人產生連結而學習?一定要到這樣的絕境,我們才能有機會「為愛而學」嗎?

入獄之前,我懷抱著深度去遇見與我不同的人這樣的情懷,滿腔熱血。出獄之後,我察覺了社會在大格局裡頭的無奈與辛酸,也看見了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在小格局裡的愛與生命力。

這對我後來作為一個橫跨教育、心理與社會工作的行動探問者來說,著實是非常深厚又滋補的人生養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臺灣厭學者引路協會
1會員
3內容數
陪伴不適應學校的學生,找到自信的學習與生命道路!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監獄中,專業輔導人需要建立信任,讓受刑人願意分享心理真實感受和想法。然而,如果輔導人員不尊重受刑人的隱私,公開個人信件等行為將破壞信任,導致受刑人更加寡信,增加了再犯的風險。教化功能的實現需要充足的專業輔導人員,才能在心理治療、社會資源承接等方面真正有效幫助受刑人重新融入社會。
Thumbnail
在監獄中,專業輔導人需要建立信任,讓受刑人願意分享心理真實感受和想法。然而,如果輔導人員不尊重受刑人的隱私,公開個人信件等行為將破壞信任,導致受刑人更加寡信,增加了再犯的風險。教化功能的實現需要充足的專業輔導人員,才能在心理治療、社會資源承接等方面真正有效幫助受刑人重新融入社會。
Thumbnail
成立Foryourstory至今也有一個月了,很多仙子都會好奇我到底經歷了什麼。我想在這邊披露能披露的。以及關於旁觀者和共犯的各種細節….這是一篇很沈重的信,當我感到很痛苦的時期曾想過要寫,我想死透但不想死的不明不白。現在看到大家對於家暴事件意識抬頭後,我感到既欣慰又羨慕,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但是有時
Thumbnail
成立Foryourstory至今也有一個月了,很多仙子都會好奇我到底經歷了什麼。我想在這邊披露能披露的。以及關於旁觀者和共犯的各種細節….這是一篇很沈重的信,當我感到很痛苦的時期曾想過要寫,我想死透但不想死的不明不白。現在看到大家對於家暴事件意識抬頭後,我感到既欣慰又羨慕,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但是有時
Thumbnail
這是《教出殺人犯》系列的完結篇。作者以監獄裡的受刑人為書寫對象,論述受刑人如何能夠更生,他們有更生的可能嗎?
Thumbnail
這是《教出殺人犯》系列的完結篇。作者以監獄裡的受刑人為書寫對象,論述受刑人如何能夠更生,他們有更生的可能嗎?
Thumbnail
2021臺灣設計展的時候第一次踏進嘉義舊監 那次沒有帶孩子 這次因為R爸工作的關係再訪 帶著葳姊一起 而且還由當時展覽扮演典獄長的小葉導覽 (他真的好像典獄長其實是地方創生單位負責人) 這麼VIP的服務 她卻說沒什麼興趣 一生應該沒什麼機會可以走進監獄吧?! 妳不好奇他們怎麼在裡面
Thumbnail
2021臺灣設計展的時候第一次踏進嘉義舊監 那次沒有帶孩子 這次因為R爸工作的關係再訪 帶著葳姊一起 而且還由當時展覽扮演典獄長的小葉導覽 (他真的好像典獄長其實是地方創生單位負責人) 這麼VIP的服務 她卻說沒什麼興趣 一生應該沒什麼機會可以走進監獄吧?! 妳不好奇他們怎麼在裡面
Thumbnail
這是一本讓我意想不到的小說,故事情節迴盪著痛苦、扭曲、驚愕與絕望。它深入探討了性暴力受害者面臨的困境,並挑戰了對這些受害者的刻板印象。故事融合了懸疑與心理描寫,是一本精彩、鋪陳綿密的小說。
Thumbnail
這是一本讓我意想不到的小說,故事情節迴盪著痛苦、扭曲、驚愕與絕望。它深入探討了性暴力受害者面臨的困境,並挑戰了對這些受害者的刻板印象。故事融合了懸疑與心理描寫,是一本精彩、鋪陳綿密的小說。
Thumbnail
在監所有位受刑人,運用毛筆一筆一畫的寫下一幅幅的書法作品,字跡沉穩而堅定。透過書寫的過程,改變自己的習氣。大家把努力寫出來的作品捐出,希望可以透過愛心義賣,所得善款幫助世界和平會更多辛苦家庭的孩子受到照顧,可以有持續的愛心早餐、安心長大。
Thumbnail
在監所有位受刑人,運用毛筆一筆一畫的寫下一幅幅的書法作品,字跡沉穩而堅定。透過書寫的過程,改變自己的習氣。大家把努力寫出來的作品捐出,希望可以透過愛心義賣,所得善款幫助世界和平會更多辛苦家庭的孩子受到照顧,可以有持續的愛心早餐、安心長大。
Thumbnail
青少年犯案,這是有些遙遠的事情,這本書透過少年法庭法官的眼睛,帶我們認識青少年案子中的種種面向。除了故事以外,本篇聚焦於我對於非行青少年更進一步的思考。
Thumbnail
青少年犯案,這是有些遙遠的事情,這本書透過少年法庭法官的眼睛,帶我們認識青少年案子中的種種面向。除了故事以外,本篇聚焦於我對於非行青少年更進一步的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如東看守所的經歷,涉及生活環境、個人權益和遭受到的不公待遇。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如東看守所的經歷,涉及生活環境、個人權益和遭受到的不公待遇。
Thumbnail
最殘酷、最泯滅人性的虐待性侵,竟由一群紀律部隊成員,施加在一個十幾歲少年身上,導致這個孩子身體機能永久受損,終生要用造口排泄。
Thumbnail
最殘酷、最泯滅人性的虐待性侵,竟由一群紀律部隊成員,施加在一個十幾歲少年身上,導致這個孩子身體機能永久受損,終生要用造口排泄。
Thumbnail
社會行走,猶如江湖闖蕩,做人做事的眉角都要不停學習,價值觀會隨著社會風氣的日新月異而有更迭,出生在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教養,想法和言行舉止也是迥然不同。 有一名少婦,意外得知自己的小姑出軌,經過多日跟蹤確認了事實,也蒐集不少小姑與同事有染的證據。少婦一直在思考要不要將這件事拆穿,拆穿之後又要如
Thumbnail
社會行走,猶如江湖闖蕩,做人做事的眉角都要不停學習,價值觀會隨著社會風氣的日新月異而有更迭,出生在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教養,想法和言行舉止也是迥然不同。 有一名少婦,意外得知自己的小姑出軌,經過多日跟蹤確認了事實,也蒐集不少小姑與同事有染的證據。少婦一直在思考要不要將這件事拆穿,拆穿之後又要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