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每個人都像擁有一個免錢的口袋私人助理(當然付費解鎖更多功能啦)。雖然AI能處理許多瑣碎事務,但我們真是能完全依賴它嗎?最近有友人向筆者抱怨AI不似預期、聽不懂人話、回答抓不到重點……這真的是完全正確嗎?剪刀不好用,是剪刀的不鋒利;還是使用的人的技巧不夠精進呢?
筆者認為,AI助手大部分時間比起人類更為可靠。而根據友人的抱怨內容,筆者結合了以往作為一個客戶服務人員的經驗,從而得出了一個結論:也許問題的根源在於我們的溝通方式!
AI助理是一個直來直往,沒有估計、再發問、收窄問題範圍能力的直率之人。故此,當我們向AI助理提出問題、尋求幫助時,其實比起和人類溝通,更加需要一個有效的溝通系統。否則,AI只會淪為一個”高級搜尋器”
那麼,要如何改善這個情況呢?筆者思考過後有兩個方向:
1) 快速理解信息:學會抓住關鍵點,明白自己缺少了哪些信息,這樣才能給AI提供精準的指令。
2) 清晰地表達想法:AI需要直接的溝通,清晰且精確的指令是必須的!
有了方向後,下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快速提升溝通技巧了。單靠閱讀或隨意交流效果似乎有限。有意識地練習,學會精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讓對方(還有我們親愛的AI助理)能夠準確理解更為關鍵。
筆者發現,原來在就學時期就學到(但已還給老師)的技巧正好配上用場。就學時期覺得理所當然的基本技巧,正正就是進行有效溝通的關鍵。
就是鼎鼎大名的:六何法 (5W1H)
六何法是種很好用的問題分析工具,能夠很快的發現問題的各個方面,並能夠很快地找出那塊缺失的拼圖。在向AI發問時,正好可以把其餘已經獲得的資料添加到對話中,讓AI可以直撃你所缺失的那片拼圖作出回應。
1) 什麼?(What)
清晰定義問題的主題和範圍,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述。
2) 誰?(Who)
確定所有相關者,明確角色和責任。
3) 何時?(When)
設定明確的時間框架。
4) 哪裡?(Where)
確認地點 (例如國家、平台等)。
5) 為什麼?(Why)
探討問題的根本原因,了解其重要性。
6) 如何、怎樣?(How)
制定具體行動計劃及解決方案,確立如何實施。
假設筆者正在煩惱應如何宣傳自己的文章部落,如果在AI對話中打上:「如何有效宣傳?」 那麼AI所提出的答案就會變得相當空泛,完全抓不著痛點。最後你只能在腦海中想著:你說的都有道理……但具體……
然而當筆者使用六何法來提出問題的話,AI則可以提出一個相當不錯、可以實行的計劃。
例:我現在是一個在FB粉絲專頁上發表有關日常生活評論的作者(誰),我現在希望在FACEBOOK上(哪裡)發表一篇能夠在聖誕節期間(何時)作為增加曝光度的文章從而增加粉絲數量(什麼)。請問:
1) 我應該於聖誕節前什麼時間開始發表文章?
2) 文章主題應以什麼為主,請給我五個可行的文章主題。
得出答案後,再一次使用六何法看看拼圖是否完整,然後再一次增加資訊發問,最後得到一個可行度高的答案。筆者基本上在發問第一次就能夠得到不錯的回應。偉哉,AI助理,又一次節省了筆者的思考流程。然後筆者就可以把精力放在執行上。在實行時如發現問題,又可以添加細節,再一次由AI助理幫忙。
如果你也在AI是豬隊友的世界線中掙扎、或在現實中的溝通不順利,不妨試試「六何法」,讓自己的溝通更加有效率!
題外話:筆者在向AI助手求助時都會說「請」、「謝謝」、「麻煩你」,以防萬一當有一天AI統治世界時,AI會因為我比較有禮貌放我一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