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新數據與市場概況
2025 年 7 月,全台房市買賣移轉棟數出現明顯冷卻,六都交易量出現年月雙減:
- 永慶房產集團:月減 14%、年減 42%
- 住商不動產:月減 9.3%、年減 43.7%
- 中信房屋:月減 7.6%、年減 35.7%
- 台灣房屋集團(七都統計):月減 7.3%、年減 25.7%
這樣的交易量衰退幅度,不只反映了傳統淡季的影響,更顯示市場買氣已遠弱於去年同期水平
二、房市進入「觀望對峙期」:賣方不願讓步、買方不急出價
目前的房市已脫離過去一方主導的氛圍,而是進入一種「雙方僵持、皆不先低頭」的狀態:
- 賣方仍寄望於過往高點價格,往往不願主動讓價。
- 買方則因擔憂追高,而傾向觀望不出手。
結果是大幅成交延滯,看屋人潮下降,市場進入典型停滯期。
三、成交疲軟不只季節原因,多因素共同夾擊
七月原本就是房市傳統淡季,但今年更面臨多重壓力:
- 颱風與豪大雨(如丹娜絲颱風)削弱民眾看屋意願
- 央行持續實施信用管制(第七波)壓抑資金流動性
- 銀行資金緊縮並提高貸款審核標準,貸款成數下降、利率上升,買方壓力增加
這些因素同步作用,使得房市成交動能未見回升。
四、價格鬆動趨勢浮現,「降價促成交」成為破局關鍵
隨著成交量下滑,房價也開始出現下修現象:
- 根據 政大永慶即時房價指數,2025 年第 2 季指數較上季下跌 1.6%,七都中以台南、台中、新北跌幅超過 2% 最顯著
- 全台季跌範圍約為 0.5%–2.7%。市場普遍觀點為:「有降價就有成交機會」
✅ 建議:誰該先讓步?誰應行動?
賣方必讀:
- 若物件已上架超過兩三個月仍無有效出價,建議重新檢視售價。
- 過去的高點心理已經不適用,適度調降價格才能換來帶看與出價。
- 記住:沒人來看=沒成交機會。
買方提醒:
- 不要只等全面崩跌,因為真正下跌前市場會先成交。
- 若找到心儀物件,理性談價比觀望更有機會。
- 現在比誰買得快,更重要的是誰判斷得準。
五、賣壓上升、現金買方出現、交易格局轉變
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
去年申請新青安貸款的換屋族,若簽有出售舊屋的切結書,今年期限將陸續到期,預計將有部分物件釋出,形成新的供給波段與議價空間 。
另外,限貸政策淘汰了一些財務能力較弱的買方,反而讓有資金實力的買方出場機率提升,促成出價機會增加。
六、房仲能提供的事情:專業決定了成交可能
這段時期對房仲來說雖具有挑戰性,卻也最能彰顯價值:
- 幫助賣方重新定價、調整期望
- 引導買方深入分析、抓住出價與談條件的時機
- 交易不只是價格,更是價值與時機的判斷
🔚 結語:市場不會一直冷,但誰先行動誰就先拿到先機
買賣雙方都在等對方先讓步,但真正會賺到的人,是那個「先理解市場、先採取行動」的人。
成交的關鍵,不在於喊價高或低,而是在於 判斷市場價值、掌握時機節奏。
想知道你的物件現在行情如何?或是有心儀的房子想知道議價空間?
歡迎加LINE私訊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