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日記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我發現和媽媽講話,到後來總是會生氣的關鍵句,是媽媽說:「我不是早就叫你XXXXX」

每次聽到媽媽說這句話,都會有一把火上來。

其他人會這樣說嗎?先生好像有時會,但他說的時候,我會跟他說:「現在不要再說早就了,因為早就已經過去了,要看現在怎麼辦。」

但對媽媽,我好像無法那麼理性,生氣的情緒總是會先出來,也不想跟她解釋了。

為什麼?我會對這句話敏感,被激怒?

我對先生,會常常這樣說嗎?他做什麼的時候,我是不是也會說:「我不是早就跟你說XXXXX」?

可能之後要問問他,從他人眼中才能看清自己。

因為說不定,我被媽媽激怒,是因為我也是這樣,而跟她相處會讓我不舒服的點,是我也有的特質。

和媽媽相處,好像特別容易讓我感受到自己不喜歡的特質,從她身上顯現,也從我自己的反應中顯現。

覺得好複雜。明明是最親近最愛的家人,卻有那麼複雜尷尬的情感。

甚至有種政治不正確的想法。之前聽人分享說媽媽過世後,讓他有無盡的遺憾,也開始跟媽媽的關係和解,原諒自己。當我決定開始面對與媽媽的關係,竟然冒出了,媽媽過世好像比媽媽活著還容易處理的念頭。

我當然不是希望媽媽過世。看著我們去年到日本出遊的照片,簡單的笑容背後其實是好幾次的劍拔弩張。但若想像媽媽不在,會有多遺憾也是我能夠想像的,眼眶也因此濕了。

但真的打電話給媽媽,說超過五分鐘我就會開始不耐。

我要怎麼在這個還沒完成的功課中,還是找到一點啟發來分享傳達呢?

聚焦在「已經了解」的事中,還沒了解、還有疑問,就先不特別作為宣傳,因為那是我自己要繼續面對的課題。

所以,我要發現「已經了解」的事,也就是「和媽媽去四國遍路」這件事中,我已經有總結和啟發的事。


翻到我去年和媽媽去日本,出國前寫下的目的是:「珍惜和媽媽相處的時光」

後來發現我們之間有太多議題,因為也不沒有面臨「快要失去」,所以容易著眼於那些議題上。

一定要快要失去時,才會珍惜嗎?

珍惜也有好多方式,「好好相處」也是一種。

所以課題變成「好好相處」,但不是不要相處,也不用太過親近。

因為媽媽,和媽媽的遍路書,讓我開始認識這條路。

也因為想陪媽媽旅行,讓我有了跟團區打的體驗。

這趟旅行,讓我發現了和媽媽的關係,有更多的面相。有衝突也好,相愛相殺也好,那代表我認知到了更深的現實,也能在這個現實之中做選擇。

和媽媽的關係提醒我,要學習做選擇,不要逃避。

我一直在練習中。媽媽是一直陪我練習的對象。

讓我發現事實,並學習做選擇,不要逃避面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的樹洞與寫作練習場
3會員
49內容數
2024~2025年初:練習將內在的學習表達出來 關於這段時間尋找平衡、整理和回到自己、記得對自己承諾的一些隨筆書寫記錄。 2025下半年後:開始在這裡寫下我的日記,想要每天帶著旅人的精神,覺察自己和爬梳思緒,也為之後整理成文章做準備和素材。
2025/08/05
這幾天心情有點亂,覺得有什麼重要的事要慢慢處理,但真的有時間時,又會東摸西摸,拖延不想面對。其實這是長年困擾我的習性,而現在,我決定以日記書寫的方式先來整理。
2025/08/05
這幾天心情有點亂,覺得有什麼重要的事要慢慢處理,但真的有時間時,又會東摸西摸,拖延不想面對。其實這是長年困擾我的習性,而現在,我決定以日記書寫的方式先來整理。
2025/08/02
這幾天每天都有外出行程,北上哲學課、書店開店等等,加上我在家裡拖拉磨蹭一下,晚上又煮飯或外出吃飯看個電視運動等,就好幾天沒寫日記了。 也好,趁過了這幾天,來回顧一下還有哪些記得、印象深刻的,或許那才是最重要的事。 週三做了書店的貼文和未來活動的宣傳文案,然後就趕著去台北上課了,去上課是學校的慶生
2025/08/02
這幾天每天都有外出行程,北上哲學課、書店開店等等,加上我在家裡拖拉磨蹭一下,晚上又煮飯或外出吃飯看個電視運動等,就好幾天沒寫日記了。 也好,趁過了這幾天,來回顧一下還有哪些記得、印象深刻的,或許那才是最重要的事。 週三做了書店的貼文和未來活動的宣傳文案,然後就趕著去台北上課了,去上課是學校的慶生
2025/07/29
昨天整理週日分享會的心得,因為作者提到與母親關係的真情流露,這和她的人生觀與寫作歷程有關。 週日晚上和在地夥伴聊天,我們也聊到與自己媽媽的關係。 別人眼中看起來,媽媽學習烤餅乾給我在書店招待客人,是對我很大的支持。的確是,媽媽也是全心全意這樣做的。但是,我卻對媽媽懷有一種複雜的情感。
2025/07/29
昨天整理週日分享會的心得,因為作者提到與母親關係的真情流露,這和她的人生觀與寫作歷程有關。 週日晚上和在地夥伴聊天,我們也聊到與自己媽媽的關係。 別人眼中看起來,媽媽學習烤餅乾給我在書店招待客人,是對我很大的支持。的確是,媽媽也是全心全意這樣做的。但是,我卻對媽媽懷有一種複雜的情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成長過程中,是不是有一些時候,跟家裡的人吵架,於是逃家朋友家一兩天晚上不睡大發牢騷,朋友或是朋友的家人,明著暗著,拐彎抹角的勸,不著痕跡將我們勸回去,回家時,心中帶著滿滿的歉意,覺得自己太敏感、太小題大作了。 當我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有時跟公婆不合,有時看小姑小叔白目,有時很想打妯娌,種
Thumbnail
成長過程中,是不是有一些時候,跟家裡的人吵架,於是逃家朋友家一兩天晚上不睡大發牢騷,朋友或是朋友的家人,明著暗著,拐彎抹角的勸,不著痕跡將我們勸回去,回家時,心中帶著滿滿的歉意,覺得自己太敏感、太小題大作了。 當我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有時跟公婆不合,有時看小姑小叔白目,有時很想打妯娌,種
Thumbnail
「等你二十歲了,我就會死。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母親這麼說以後,已經過了幾個月。對於還是小學生的我來說,這句話實在是太沉重了,根本無法消化。半夜突然醒來,確認母親是否還活著成為我的日常。每次都要確認她是否在呼吸,心臟是否在跳動,直到確定無誤才能安心入睡。聽到母親的鼾聲,我才能安心地睡去。母親已經不
Thumbnail
「等你二十歲了,我就會死。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母親這麼說以後,已經過了幾個月。對於還是小學生的我來說,這句話實在是太沉重了,根本無法消化。半夜突然醒來,確認母親是否還活著成為我的日常。每次都要確認她是否在呼吸,心臟是否在跳動,直到確定無誤才能安心入睡。聽到母親的鼾聲,我才能安心地睡去。母親已經不
Thumbnail
兩週了,他放爛自己不上課、不練習,打電動、追YT、玩樂高,眼看著離段考越來越近。我還是忍不住提醒他、大聲斥喝他停止使用手機。換來的是嗆聲、丟東西...。旁人都說別管他,不想念就算了。可是我太了解他了,考試時發現都不會寫,甚至會直接大鬧考場的...
Thumbnail
兩週了,他放爛自己不上課、不練習,打電動、追YT、玩樂高,眼看著離段考越來越近。我還是忍不住提醒他、大聲斥喝他停止使用手機。換來的是嗆聲、丟東西...。旁人都說別管他,不想念就算了。可是我太了解他了,考試時發現都不會寫,甚至會直接大鬧考場的...
Thumbnail
小時候因為媽媽而哭泣,總與責罵有關,20歲那一年哭泣,卻只是因為一句話。 「從現在開始,媽媽不管妳了。」 談論到媽媽,心情往往複雜的。 小時候對於媽媽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結。 看不慣媽媽在家庭裡受委屈,但是又習慣了她百般將就 ; 不喜歡媽
Thumbnail
小時候因為媽媽而哭泣,總與責罵有關,20歲那一年哭泣,卻只是因為一句話。 「從現在開始,媽媽不管妳了。」 談論到媽媽,心情往往複雜的。 小時候對於媽媽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結。 看不慣媽媽在家庭裡受委屈,但是又習慣了她百般將就 ; 不喜歡媽
Thumbnail
「每次你都不讓我跟媽媽睡!」 「哪有每次?!」孩子的爸爸辯解著。
Thumbnail
「每次你都不讓我跟媽媽睡!」 「哪有每次?!」孩子的爸爸辯解著。
Thumbnail
每次和我媽見面,她老是提到我男友的名字她發音不標準。我們每次都說沒關係,但每次她都要重提。老太太腦力有限,一直著重在這個實際上不影響溝通及人際關係的點,別人已經說不在乎了,她還是一直糾結在那裡,然後也沒有真正試著去改進她的發音,所以跟她見面就永遠聽她提這個,聽不到她講她實際想表達的想法。
Thumbnail
每次和我媽見面,她老是提到我男友的名字她發音不標準。我們每次都說沒關係,但每次她都要重提。老太太腦力有限,一直著重在這個實際上不影響溝通及人際關係的點,別人已經說不在乎了,她還是一直糾結在那裡,然後也沒有真正試著去改進她的發音,所以跟她見面就永遠聽她提這個,聽不到她講她實際想表達的想法。
Thumbnail
今天下午下班後,在家裡畫畫,一邊和媽媽講電話,有幾天沒和媽媽通話了,聽媽媽分享她最近遇到的事情,也和她說說我最近的事情。媽媽說她遇到一個男生跟她搭訕,對方覺得跟媽媽很投緣,屢次打給媽媽,打到最後,媽媽問我該不該再接,我跟媽媽說,對方不是單身,要避嫌。
Thumbnail
今天下午下班後,在家裡畫畫,一邊和媽媽講電話,有幾天沒和媽媽通話了,聽媽媽分享她最近遇到的事情,也和她說說我最近的事情。媽媽說她遇到一個男生跟她搭訕,對方覺得跟媽媽很投緣,屢次打給媽媽,打到最後,媽媽問我該不該再接,我跟媽媽說,對方不是單身,要避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