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的每個星期二,我們幾乎都固定前往南社社區,協助當地的AI健身器材操作,也陪伴長輩們一同體驗科技帶來的生活改變。
而今天,這段持續的陪伴與合作,在一場感恩餐會中有了溫暖的回應。
一份來自社區的感謝
南社社區特別舉辦了感恩餐會,感謝靜宜大學協助中華電信「馨心學堂」為高齡者開設三場課程,並成功爭取到相關補助支持。當天社區也致贈感謝狀給我們學校,表達對這段合作的高度肯定與深厚情誼。作為這段合作中的一份子,我有幸與林校長、楊副校長、蔡院長、申主任、聲邦哥及玥秦一同出席,見證這份情感的流動。
看到長輩們精神奕奕、笑容滿面,那是一種非常真實的喜悅,也再次提醒我:教育與科技的推動,最終仍回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靜宜大學的第三人生大學推動
餐會上,林校長致詞五分鐘,簡要回顧靜宜大學與南社社區的合作歷程,也對未來的發展寄予深厚期望。而申主任也向在場的長輩們介紹目前正在推動的兩項「第三人生大學」計畫,並發放課程報名表與文宣,誠摯邀請社區長輩們一同參與。
這是一種嶄新的學習模式,也是一場屬於銀髮世代的自我實現之路。
下午場:與馨心學堂的跨域合作
活動的下半場,我們轉場來到中華電信的「馨心學堂」,參與開幕活動。這次活動由炘怡老師負責規劃,很感謝老師給我參與這個專案的機會。
現場聚集了許多身心障礙的朋友,他們不再只是參與者,而是成為了主動的教學者——帶領大家體驗AI油畫創作,以及高齡者體感遊戲。他們的專業與自信,讓我真切地感受到,科技從來不只是冷冰冰的裝置,它可以是理解、是陪伴、是情感流動的介面。
用實踐回應ESG、USR與CSR的精神
這整天的經歷,讓我再次思考:當科技、教育與社區合作交會的那一刻,真正被實踐的,不只是「教與學」,而是共好、共融與跨世代的理解。
期待未來,這些身障學員也能成為社區長輩們的學習夥伴,透過交流與支持,在彼此身上看見成長與價值,真正實踐ESG、USR與CSR所倡議的核心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