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即教室——地方創生工作者與體制學校的協作可能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文字\洪崇銘、攝影\洪崇銘、張妤瑄

地方創生工作者所創造出來的場域,得以讓在地學子有機會藉由跨領域的學習,結合課堂上所獲得的知識,更深入認識自己生活的環境。(攝影/溪州尚水回春地方創生青年工作站提供)

地方創生工作者所創造出來的場域,得以讓在地學子有機會藉由跨領域的學習,結合課堂上所獲得的知識,更深入認識自己生活的環境。(攝影/溪州尚水回春地方創生青年工作站提供)


2021年,國家發展委員會設立「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希望讓民間地方創生團隊能獲得支持,培育更多在地人才。在首屆入選的30個團隊之中,鹿港著鹿計畫、北斗寶斗青村未來式、溪州老人國回春計畫皆位於彰化縣內,各自以不同的議題面向來著手推動地方創生。

 

這三組扎根地方的團隊,分別從文化資產的環境教育、農學與美學的土地思維,以及濁水溪流域的農村文化著手,嘗試與體制學校進行協作。這樣的合作不只讓校園中的師生真實接觸地方社會、看見所屬環境條件,也促使更多元的想像得以實踐,進而培養具備在地視野的人才。他們如何讓社會成為眾人的學校?地方創生又該如何向下扎根?



青年工作站:提供體制學校探索地方的一把鑰匙


2019年為臺灣地方創生元年,國家發展委員會為加速推動相關工作,於2021年開放民間單位申請「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以下簡稱青年工作站),透過在地民間組織向民眾提供不同形式的培訓課程和交流活動,提高地方創生相關知能,促進地方認同感、歸屬感,從而增加地方社會多元發展的可能性。

 

首屆全臺共計374件申請案之中,最終由30組地方團隊脫穎而出,而彰化縣則是通過3件,分別是鹿港鎮著鹿計畫、北斗鎮寶斗青村未來式、溪州鄉老人國回春計畫,與南投縣、新竹縣並列全國通過計畫數最多的縣市。截至2023年,全臺已有74處青年工作站,為地方創生工作帶入更多觀點與視角。

 

透過青年工作站所搭建起的社群網絡,以更貼近地方社會的角度,他們看見什麼樣的在地需求?以下篇章,將由地方創生工作者與體制學校合作的經驗,從教育的面向來反思地方創生對於在地所造成的影響。


著鹿計畫:留下一個真實的世界給孩子

鹿港茉莉人文環境教育中心執行長黃雅君,透過老屋空間的活化再利用,採取公共性與商業模式並進的經營模式,使文化的傳承可以產生更多元的途徑。(攝影/洪崇銘)

鹿港茉莉人文環境教育中心執行長黃雅君,透過老屋空間的活化再利用,採取公共性與商業模式並進的經營模式,使文化的傳承可以產生更多元的途徑。(攝影/洪崇銘)


「透過教育陪伴,不只是地方文化工作的一環,更多的是讓孩子看見在地生活的方式,這會影響到他未來願不願意回來這裡生活。」

 

鹿港茉莉人文環境教育中心執行長黃雅君,同時也是青年工作站著鹿計畫的一員,談起近幾年投入地方工作的感想,她笑稱團隊在鹿港做的事情,就像是在「打拳頭、賣膏藥」,發展以商業為導向的住宿、導覽,是常人較能理解的「賣膏藥」,而投入文化教育扎根的面向,卻是紮紮實實的「打拳頭」,彼此相輔相成之下,為的是保存鹿港的老屋,留下在地共同的生活記憶。

 

鹿港是國內著名的觀光景點,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稱號,代表著在地歷史悠久的文化底蘊,但在面臨觀光帶來的開發壓力,卻也使得鹿港不易維持原有的面貌,老屋拆除的事件頻傳。因此,著鹿計畫團隊開始思考,若是沒有理解在地文化保存重要性的「接班人」,或許這個世代努力保存下鹿港的老屋文化,未來卻仍有可能不斷陷入保存與拆除的爭執循環。

與體制學校合作的過程裡,影響的不只是參與的孩子,更能夠讓孩子們的家人也一起關注社會,意識到自己生活當中的文化。(攝影/著鹿計畫地方創生青年工作站提供)

與體制學校合作的過程裡,影響的不只是參與的孩子,更能夠讓孩子們的家人也一起關注社會,意識到自己生活當中的文化。(攝影/著鹿計畫地方創生青年工作站提供)


而108課綱的施行,學校學習逐漸走出圍牆,成為一個更為開放的場域,也因此有不同於以往的契機,讓黃雅君能和體制教育產生連結。「對於教師來講,他們必須發展更多元的課程,但對於不是在地人的老師,他們很難再花時間去了解地方文化。」著鹿計畫從2018年就開始和在地中小學接觸,陪伴老師去建立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課程,也借重老師的專業,找到更加容易讓學生學習的方式。

 

從起初零星的課程合作,發展出社團課程,甚至發展出包含在地歷史及文化的解謎遊戲,讓孩子實際走到鹿港的巷弄、村莊,透過遊戲化的方式來學習,著鹿計畫團隊成員和老師們一起把整個鹿港變成學習的「教室」。透過課程的合作,團隊成員在與不同學校互動的過程裡,發現相較於傳統大校而言,校齡較年輕的學校,更加沒有框架的限制,也能夠發展出更多元的課程內容。

 

「課程看起來像是在培養孩子,但孩子們也開始影響他們的家人,讓他們的家人也對在地的故事產生興趣,孩子也能成為影響地方的人。」


臺灣給地方創生的關鍵字經常是「青年返鄉」,忽略了社會中不同年齡階層能創造的影響和改變。黃雅君認為,教育現場的108課綱,和地方創生共同擁有「社會參與」的核心概念。社會參與的最好方式,就是在地方上好好生活,比如參與各個時節的習俗節慶,既是地方文化傳承,也是教育;如果能為孩子們留下更多鹿港街上的一磚一瓦,走到這個環境裡,就課本和網路資訊無法給予的體驗,也會是讓下一代開始認識家鄉的起點。


田野勤學:回到地方,就是學習生活的本質

寶斗青村未來式青年工作站的陳光鏡,以田野勤學的農學品牌,長期推動在地食農教育扎根,在與學校不斷磨合的過程中,找到共同合作的方式。(攝影/張妤瑄)

寶斗青村未來式青年工作站的陳光鏡,以田野勤學的農學品牌,長期推動在地食農教育扎根,在與學校不斷磨合的過程中,找到共同合作的方式。(攝影/張妤瑄)


「每一方都多做一點,如果沒有好的合作方式,就一起來討論個好方法。」

 

位於北斗的青年工作站寶斗青村未來式,背後的重要推手是經營小農品牌田野勤學的陳光鏡,關注臺灣黃豆生產與食農美學教育的他,回憶起初與學校合作的經驗,憑藉著要將臺灣的黃豆飲食和在地學子分享的理念,便熱情地向學校老師說明需要準備的器材,清單內容洋洋灑灑,對方收到消息之後,卻就此杳無音信。

 

經歷數次同樣的結局,陳光鏡終於想通,以學校老師已經忙到焦頭爛額的狀態,怎麼可能去幫你準備那些器材?「我們後來就跟老師溝通,學校只要把桌子擺好,學生帶來,其他的我們來!」在幾次的合作過後,師生在實作的過程中給予回饋,讓彼此的溝通越來越順暢,教學內容逐漸模組化,學校端產生興趣後,才真正開始走入校園。


2022年《食農教育法》正式三讀通過,成為社會關注在地農業生產與飲食文化,培育農業人才的正式法源依據,也是臺灣農業發展的新篇章。然而,如何銜接在地農業知識與學校教育,而非僅是停留於體驗階段,是亟需著手進行設計與轉化的工作,但陳光鏡坦言,學校是否真的能順利推行,除了教材內容之外,更重要的是學校主管的意願。「學校的主管要有開放的態度,只有校長、主任願意,老師才會敢做,反之就會很難推行。」

透過親手操作的過程,學生能夠體會到有別於課本的知識內涵,陳光鏡認為這是一種多元智慧的學習方式,也符合108課綱所提倡的素養教育。(攝影/田野勤學提供)

透過親手操作的過程,學生能夠體會到有別於課本的知識內涵,陳光鏡認為這是一種多元智慧的學習方式,也符合108課綱所提倡的素養教育。(攝影/田野勤學提供)


「地方創生談的是地方DNA,而108課綱要的是回到生活的本質學習,兩者都跟生活有關,越接近生活,就跟地方社會有連結。」

 

畢業於彰化師範大學的陳光鏡,雖然最終沒有進入到教育現場,但他認為現今的教育氛圍,已經不是追求一百分的時代,而是藉由探究和實作,在環境中學習多元的智慧,他解釋道:「課綱的調整是讓學習更回歸生活,對於生活場景有更多的認識,因此我們才會啟動地方知識學,這些東西都是有啟發性的學習。」從另一個角度看來,現代學生的生活模式,通常都只有學校跟家庭兩邊跑,幾乎都跟生活環境隔絕開來,因此更有必要透過課程的設計,讓學生和生活環境重新產生連結。


陳光鏡認為,以位於彰化平原的北斗而言,並不像許多地方擁有特別的景色,介在農村與城鎮之間的狀態,讓許多人感到沒有自信,但透過教育能建構在地孩子對於地方和自我的信心。他提到過往自己在科技業時生活在水泥的叢林裡,很難有像北斗這樣的生活空間,回到生活的本質上,就該順應在地環境,不管是教育或是地方創生,關鍵都是在於「落地生活」。看見地方社會的有與沒有是同等重要的事,已經具備的條件,就能夠持續發展;而尚未存在的事物,就需要以時間來累積與創造,友善的農業環境是這樣,優質的教育環境亦同。


尚水回春:與師生一起探尋看見母親之河的農鄉

溪州工作站的核心成員巫宛萍,提到不管是人或是作物,都應該從身處的環境來思考「適地適種」的可能性。(攝影/張妤瑄)

溪州工作站的核心成員巫宛萍,提到不管是人或是作物,都應該從身處的環境來思考「適地適種」的可能性。(攝影/張妤瑄)


相較於鹿港與北斗皆是彰化著名的城鎮,以溪州尚水友善農產為主力的溪州青年工作站,位於更為純粹的農鄉,溪州鄉是地方創生優先推動地區之一,也是人口流失與老化較為嚴峻的區域,在地能夠持續開展多元農村文化想像,其中的關鍵人物是已在地方深耕十餘年的巫宛萍。

 

「溪州距離濁水溪很近,很適合從農村來發展友善、文化價值,要找到適地適種的方法。」


巫宛萍口中的適地適種,是農業經營上需要依照土壤、水質與氣候,來順應自然種植合適的作物,才能讓作物順利成長,她將這樣的概念,轉移到農鄉的發展思考,2011年因中科四期開發計畫而引起的護水運動,便是守護這塊土地的具體展現,而後出現的黑泥季則是創造農村更多的想像空間。

 

在這一路行動的過程中,巫宛萍也提及,曾經數次和主動和在地學校合作,像是透過藝術創作的踩街,關注在地文化的鄉土營隊及社團,甚至看見學校缺乏師資的問題,自己進到學校當代課老師,種種的方式與學校建立起連結,但她表示,在過去的這些合作裡,很容易因為校長或老師的調任,也就結束了合作關係。

溪州工作站與溪州國小透過夏日樂學課程的合作,嘗試融入濁水溪農村文化於課程之中,在非正課時間嘗試彼此協作的模式。(攝影/溪州尚水回春地方創生青年工作站提供)

溪州工作站與溪州國小透過夏日樂學課程的合作,嘗試融入濁水溪農村文化於課程之中,在非正課時間嘗試彼此協作的模式。(攝影/溪州尚水回春地方創生青年工作站提供)


「學校的狀態一直是把孩子送出去,自此就離鄉背井,如果學校是扮演教你如何留下來,那是不是就能夠稍稍減緩城鄉的差距?」

 

讓孩子留在原鄉,看似是個十分遙遠的願景,但在2019年地方創生正式推動,以及中小學新課綱開始施行後,似乎出現了一個合適的時機點。「就我的理解,新課綱有一環是希望師生能建構跟生活的連結,地方創生則是在盤點區域的各種資源,其實都是在做類似的事,只是操作的人不同,這會是地方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共識所在,但可能還缺乏能夠相互溝通的橋樑。」巫宛萍說。

 

在2022年的暑假期間,溪州青年工作站和溪州鄉溪州國小的夏日樂學課程合作,共同設計以濁水溪流域文化為主題的教學內容,帶領溪州國小的學生認識臺灣原生植物、耕牛文化,以及實際走訪濁水溪河床,運用黑泥來進行泥染的創作。巫宛萍在這段合作裡觀察到,學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和過去有明顯的差距,在彼此有共同目標的情況下,團隊過去所累積的地方知識,就成為學校與在地的連結點。


巫宛萍重新檢視青年工作站所扮演的角色,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將在地資訊提供給有需求的人,對方可能是地方農民,也可能是移居者,同時也會是學校的師生。隨著將資訊更透明的傳遞,衍生出多面向的轉化運用,農鄉的發展或許就能從過往悲情的想像中跳脫出來,有更多適應地方體質尋求改變的方式。

 

長期而言,民間團隊能夠在地方上持續扎根,當學校需要建構跨領域的能力,在地早已有許多具備各項專業的地方創生工作者得以合作,這些社會條件的齊聚,是這十年來臺灣社會轉變的明證,學校朝向圍牆之外探索,不只是聚焦於教室內的課堂,青年的目光也不總是投注於城市,而是看見地方所存在的特殊性,展開人生志業的實踐。


終身學習者:培養一個不再視而不見的世代

彰化縣溪州國小教務主任簡世雄認為,體制學校和地方創生工作者的合作,適填補彼此所缺乏的知識內容,最終的受益者則是在地的孩子們。(攝影/張妤瑄)

彰化縣溪州國小教務主任簡世雄認為,體制學校和地方創生工作者的合作,適填補彼此所缺乏的知識內容,最終的受益者則是在地的孩子們。(攝影/張妤瑄)


地方創生工作者與體制學校教育工作者的相遇,並且開展出以地方社會為共同場域的合作模式,為什麼在這個時間點逐漸出現?其背後的成因並非偶然,而是反映臺灣社會當下的處境。溪州國小透過與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合作,以濁水溪文化為題材,共同協作開發在地特色課程,溪州國小教務主任簡世雄分析,十二年國教所要培養的終身學習者,其實跟地方創生工作者所要具備的能力,以及看待社會的視角十分雷同,而教育工作者肩負著文化傳承的使命,兩者存在著共同的目標。以溪州國小的現況而言,期望以由下而上的方式,讓基層教師在課程設計可以貼近108課綱所設定的「自發」、「互動」、「共好」,經歷四年的磨合,才真正規劃出以學習力、國際力、想像力與生態力的課程架構,教師團隊有了基礎方向,下一步就是要拓展教師對於課程的想像空間。


簡世雄進一步提到,以「非山非市」的學校而言,既不像偏遠學校有額外的資源挹注或裁併的風險,也沒有市區學校有豐富的社會資源,在許多政策當中是被忽視的一環,在這樣不上不下的狀態,很容易造成師生與家長安逸的心態,因此更需要來自學校外部的刺激,而在地若有長期深耕的團隊,將會是很重要的引路者。「當地方工作者的理念跟校本課程相近,那就是我們會主動連結的資源,透過開放的討論過程,就會更清楚彼此是為了什麼而做。」簡世雄說。

 

從教師開始著力發展課程,是一條十分艱辛的途徑,對於教師而言,採取觀望態度是最為輕鬆的方式,究竟要結合作多元資源,創造更貼近生活的學習內容,還是依照傳統升學思維,只關注學生的學科能力表現?兩個方向的抉擇,往往是學校內部不斷拉扯的動態過程。然而,學校除了扮演升學的管道,同時也是地方歷史文化累積的地方,若學生畢業後就和學校或家鄉沒有任何情感的聯繫,學校就只是一個把人送出去的出口,反之學校也能夠是認識地方的入口,讓學生更貼近的去理解他們所生活的環境,發揮學校記憶保存與文化傳承的使命。


孩子們藉由重新觀察自己生活的空間,培養對於社會的感知,社會即是師生的教室,也為地方帶來更多的觀點和刺激。(攝影/洪崇銘)

孩子們藉由重新觀察自己生活的空間,培養對於社會的感知,社會即是師生的教室,也為地方帶來更多的觀點和刺激。(攝影/洪崇銘)


「我們很擔心學生視而不見,我們想培養孩子看見的能力,可以看見他們身邊重要的事,甚至是大人也沒發現的視角。」


對於簡世雄來說,面對學生與家長,教育者應該重新去調整自己的眼光,不只是在教室裡獨善其身,而更是需要透過與學校外部的協作,反過頭來檢視每一個行動所帶來的價值與意義。或許,鄉村地區有些問題難以被解決,如少子化、家庭結構和貧富差距等議題,但當學校師生被社會所看見,或許有機會去改變教師團隊的工作氛圍,進而讓學校去影響社區,將資源挹注到所需的地方。

 

回顧過往學校與社區的關係,時常是兩條平行線,在課綱學習目標的調整,以及地方創生推動之下,讓體制教育中的學習資源,多了銜接在地協力者的可能,學校的圍牆不再框限住學習的想像。鹿港、北斗和溪州三處青年工作站,各自以不同的途徑建立合作,並磨合出共同執行和穩定運作的模式,地方創生工作者與在地師生,以具體行動實踐「終身學習者」的願景,共同思考地方社會所面臨的危機與轉機,並透過教育作為地方創生向下扎根的媒介,建立師生地方文化認同的同時,也是培育具備在地觀察與國際視野未來人才的基礎工程。



適逢《地方創生的艱途:被忽略的中小學教育現場》專題發表週年,在此刊出系列報導原稿,並期盼有更多民眾共同關注台灣在地小學面臨的困境,每一個孩子都值得被好好對待,我們的社會也應能夠找到更好的方法,去面對正在迎來的小校裁撤危機。近期,《親子天下》也推出一系列報導,更加深入追蹤全台小校的狀況,進一步解析地方所面臨的教育結構性問題,若想了解更多,請至《這些年,消失的小校》專題報導閱讀。

5會員
13內容數
在這裡,我們將一起找尋地方文化和體制教育的交會點,共同思考如何將生活中的每個大小事物,轉譯成教育現場的學習元素,不管是田野調查的觀點、地方文學的解析,或者是我們實際走進教育現場的課程案例,期盼更多人一起投入地方教育的工作領域,作為地方社會與體制教育的橋樑。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要怎麼好好休息 + 避免工作過量?《黑貓創作報#4》午安,最近累不累? 這篇不是虛假的關心。而是《黑貓創作報》發行以來可能最重要的一篇。 是的,我們這篇講怎麼補充能量,也就是怎麼休息。
Thumbnail
avatar
黑貓老師
2024-06-29
企業需要環境、社會及治理的問題解方很多人面對時代潮流,經歷了 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追不上四個階段   人類歷史上很多重大的創造和發現, 看似是在know how上突破, 實則是在know what 或者know why上突破, 也就是在見識上的突破。   這個現象還在繼續上演,不同的是, 我們都不會看不起ES
avatar
歐文松
2024-03-04
浮生漫錄|超高齡社會即將來臨,該怎麼辦? 「超高齡社會」一般指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20%的社會。此一術語通常用以描述一個國家或地區其老年人口比例快速增加,並且已達相對較高水平。「超高齡社會」的特點是老年人口的占比飆高,並且經常伴隨社經和醫療挑戰。亟需政府和社會各界預為籌繆,以應對激增的需求和社會劇烈的變化。
Thumbnail
avatar
李建崑.Paulos
2024-02-17
名為變態的神父 - 觀察社會及政治議題的新書發表會初次在網路上看到名為變態的神父的文章時,感覺蠻特別的: 明明是寫關於「母豬教」、林奕含、柯P等社會及政治議題的觀察,卻用著帶有詩性的、文學性的口吻抒寫,時而暗喻時而明諷,但卻感覺不到筆者的情緒激昂,彷彿⋯⋯就真的像是位神父一樣,只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為民眾娓娓道來這俗世中所發生的、光怪陸離的現象
Thumbnail
avatar
蛙的靠北小宇宙
2024-01-25
《老人黨與革命社》科幻輕小說連載中!如果全台淹沒x極權統治會怎麼樣?這就是賽博龐克系的反烏托邦小說!2069年臺灣,海平面淹沒了絕大多數的陸地,浮空汽車在違章加蓋的巨塔間穿梭⋯⋯從事間諜活動的少女「花園」,負責替老人黨滲透黨外的革命社,卻在某天早上看見黨主席被暗殺的新聞,頓時陷入內戰的臺灣讓花園也想擺脫極權的掌控。她究竟是要降於老人黨的追殺還是跟隨革命社爭取自由?亦或是為了活下去而成為雙面間諜!?
Thumbnail
avatar
超過敏少年夏雨韋
2023-12-15
從博愛座看社會極化這次的博愛座事件,讓我看到長輩與青年世代之間缺乏對話以及互貼標籤。 社會上不是只有一種年輕人,也不是只有一種老人,更不是只有兩種聲音。所以事情不應該是這樣發展的。
Thumbnail
avatar
Sharon Tsai
2023-09-22
社會工作充權與倡導:助人專業如何與社會及政府對話「社工?所以是志工或義工囉。做這個有薪水嗎?」5/16 Allen共學計畫來談談社會工作者
Thumbnail
avatar
Allen Vtuber
2022-05-08
女性的生殖器官究竟是私有的,還是由社會集體擁有及管理的?—摘自《人命如何定價》在美國,很少議題比墮胎更具爭議性。墮胎這個議題可能導致家人翻臉,朋友反目成仇。我們將以人工流產這個議題來檢視兩個關鍵的問題:胎兒的價值是多少?當我們對一個胎兒的評價高於另一個胎兒,尤其是考慮胎兒性別或基因組成時,那會產生什麼後果?
Thumbnail
avatar
臉譜出版
2021-10-07
社會集體厭童症我因此忍不住跟小男孩說話,我跟他說你們好可愛啊,小男孩大概重複回覆了我幾次:「我不乖。」「我很不乖。」
Thumbnail
avatar
雪拉
2021-05-23
全世界最大的三個黑社會集團第一個:蘇聯 第二個:中國 第三個:美國   N年前,有個額頭長有地圖的大佬輩因被目前排第一的黑社會大佬游說而搞到四分五裂,終於把聯合的名稱改為當今的俄羅斯。但是俄羅斯還排在三甲之內,被後起之秀中國勇奪第二位。 做黑社會不容易,除了擁有殺傷性武器之外,更要夠奸夠狠夠專橫和夠野蠻。當今誰敢說美國不是排
avatar
尚盧之劍
2020-08-23
任達華遇襲背後揭示中國經濟及社會正加速崩壞 任達華遇襲事件發生之後,作案的人固然讓人感到心寒,這些人反應出現時中國大陸社會中一種極少數人的心理狀態,這種懷有厭世情緒並向社會報復的心理正逐漸在大陸各省蔓延開來。雖然筆者並不希望同類型的事件再發生下去,但是面對當前大陸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環境,配合國內外「內憂外患」的政治形勢,確實是讓人感到憂心。
Thumbnail
avatar
楊勁業
2019-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