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堆積成山的兩百本書 ( 下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下篇:一本一本,慢慢告別,整理的呢喃與告別


不是不再喜歡讀書,只是節奏太快。 總覺得有更新的資訊等著滑、有更多訊息等著回、有一支影片可以看完再說。

短篇文字與即時內容太容易入口,像零食一樣填滿了所有碎片時間。
真正願意靜下來、讀完一本書的時刻,變得稀少又奢侈。

那天,熟悉的二手書平台悄悄更新了一則公告:
最高售價,從七折降到了六五折。
僅僅是五個百分點的差距,卻像有人湊近耳邊,輕聲提醒:
「這些書,真的要一直留著嗎?」

那像是一個被延後已久的處理時刻,終於緩緩浮出水面。

一個總想「再等等」的決定,就這樣被無聲地推了一把。
也許,是時候整理了。
也許,該趁它們還有行情,讓故事繼續流動。

但這訊號,不只是來自平台的價格調整,更像是來自那些靜默在角落的書。
它們像悄悄湊近耳邊的老朋友,低聲問著:「現在,是不是我們該動身了?」
「還要一直留著我們嗎?」
「也許,我們該前往下一位讀者的手中?」

翻開紙箱時,空氣裡浮出一股封存已久的紙味。
手指翻著書頁,腦中卻開始小聲地嘀咕:「這本還沒讀啊。」
「之後應該會用得到吧。」
「很難買到了欸,好可惜。」

每一本都帶著理由,讓人猶豫。
於是,又蓋回去。
這樣的動作重複四、五次,書依然沒動。

但心裡其實早就知道——這些書,大部分終究都會離開。

若半年後真的搬家,這些紙箱不只會很重,還可能摔壞、壓垮, 甚至成為沒人願意處理的雜物。

新家或許沒有空間再蓋書本城堡,甚至連幾道舊城牆都保不住了。

只能開始動手了。
不是那種大刀闊斧的清理,而是一點一點地整理,與自我對話:
如果現在要搬家,這本書還願不願意多搬一次?
還想為它騰出書櫃的一角嗎?

翻開書,看看目錄、讀幾頁,有些書,讀個幾段就知道:文字沒有吸引力了。
有些則雖然陌生,卻讓人忍不住想繼續翻下去。 那股微妙的吸引力,或許就是值得留下的理由。

有些書沒打算再讀,但情感成為一種黏著劑。
旅行時買的,是朋友送的,是某段低潮裡的慰藉。
那些,就拍個照、寫幾句紀念,然後安靜地告別。

一本一本,開始分門別類。
真正會再翻開的,回到書櫃;
還沒決定的,放進觀察箱,半年後再說;
確定不會再讀的,慢慢列單、準備出清。

這過程比想像中安靜許多,甚至有些療癒。
不再只是處理東西,而是處理某些, 曾被時間延後的自己。

不是不喜歡書,也不是放棄閱讀,
只是終於明白:書,不該成為一種「還沒完成的理想」的象徵。
它們該是輕盈的、移動的,能陪你走一段路, 然後轉身祝你順利的旅伴。

那些不再會翻開的,就讓它去找新的讀者吧。
在別人手裡,它們也許會真正展開書頁, 不再只是被收藏、被記得,卻從未真正被理解。

一本一本,慢慢告別。
也是一頁一頁地,重新開始。📦

如果書本是一種重量,那留下的,就是那些仍值得被攜帶的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笛卡爾的懷疑
7會員
181內容數
你如何知道自己不是在一個虛擬的世界中生活?如果所有的經驗都是虛幻的,怎麼能確信有任何事情是真實的?
笛卡爾的懷疑的其他內容
2025/08/08
上篇:書櫃如一座擁擠的城市 家裡的書櫃有點擠。 有些書側躺在其他書的肩膀上,還有一部分早已退居書櫃之外,暫時住進紙箱裡。 如果這些書都活著,恐怕早已組成一座小型城市,彼此還會抱怨:「怎麼又買新書?這邊根本沒地方站了!」 這座城市太小,書民卻太多,超過兩百位。 那種擁擠感,不只是視
Thumbnail
2025/08/08
上篇:書櫃如一座擁擠的城市 家裡的書櫃有點擠。 有些書側躺在其他書的肩膀上,還有一部分早已退居書櫃之外,暫時住進紙箱裡。 如果這些書都活著,恐怕早已組成一座小型城市,彼此還會抱怨:「怎麼又買新書?這邊根本沒地方站了!」 這座城市太小,書民卻太多,超過兩百位。 那種擁擠感,不只是視
Thumbnail
2025/08/06
今天上班需要用到有線耳機,結果打開抽屜一看才發現耳機線結成一團了。 看著那一團亂糟糟的線,毫無章法地拉拉扯扯,試著讓它變回原狀,越弄越糟,心裡也跟著糾結起來。直到順利解開後,才明白,原來打結了,就得給它多一點空間,慢慢放開,需要多一點時間,耐心理線,讓它慢慢鬆開。 不禁聯想,人生是不是也像這條打
Thumbnail
2025/08/06
今天上班需要用到有線耳機,結果打開抽屜一看才發現耳機線結成一團了。 看著那一團亂糟糟的線,毫無章法地拉拉扯扯,試著讓它變回原狀,越弄越糟,心裡也跟著糾結起來。直到順利解開後,才明白,原來打結了,就得給它多一點空間,慢慢放開,需要多一點時間,耐心理線,讓它慢慢鬆開。 不禁聯想,人生是不是也像這條打
Thumbnail
2025/08/02
有些失去來得太突然,也太深刻,彷彿打亂了整趟原本細心安排的旅程。 但沒關係,行程可以改,節奏可以慢下來,只要彼此還在身邊,就能慢慢走下去。 這不是你一個人要面對的路,我們會陪你,一起重新規劃。 說實話,我們都還在摸索,怎麼在失去家裡最重要的成員後,重新拼湊生活。 什麼才是對的做法?這些叩問,本來
Thumbnail
2025/08/02
有些失去來得太突然,也太深刻,彷彿打亂了整趟原本細心安排的旅程。 但沒關係,行程可以改,節奏可以慢下來,只要彼此還在身邊,就能慢慢走下去。 這不是你一個人要面對的路,我們會陪你,一起重新規劃。 說實話,我們都還在摸索,怎麼在失去家裡最重要的成員後,重新拼湊生活。 什麼才是對的做法?這些叩問,本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作者喜歡在書店、二手書店和圖書館尋找靈感,以及閱讀習慣的演變,包括實體書和電子書的選擇。作者還分享了對實體書的處理與斷捨離、偶遇的驚喜,以及挑戰厚小說的心路歷程,並表達了對紙本書未來的思考和熱愛。
Thumbnail
作者喜歡在書店、二手書店和圖書館尋找靈感,以及閱讀習慣的演變,包括實體書和電子書的選擇。作者還分享了對實體書的處理與斷捨離、偶遇的驚喜,以及挑戰厚小說的心路歷程,並表達了對紙本書未來的思考和熱愛。
Thumbnail
不要再慢慢讀了,快快地多讀幾遍。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喜歡歡慢慢「研讀」一本書,不懂的地方停下來反覆思考,從頭到尾讀完,感覺自己好像懂了,滿足又踏實。 可是闔上書要說讀了什麼,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這是一本把人從幻想拉回來的工具書,停止沉浸在慢讀的自我滿足感,改採高速、大量重複的閱讀法吧,這個方法
Thumbnail
不要再慢慢讀了,快快地多讀幾遍。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喜歡歡慢慢「研讀」一本書,不懂的地方停下來反覆思考,從頭到尾讀完,感覺自己好像懂了,滿足又踏實。 可是闔上書要說讀了什麼,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這是一本把人從幻想拉回來的工具書,停止沉浸在慢讀的自我滿足感,改採高速、大量重複的閱讀法吧,這個方法
Thumbnail
整理家中書本後,回想所有書籍背後的閱讀記憶。從兒時初次接觸漫畫開始,到後來的小說、心理學、世界文學等閱讀經歷,除了回顧自己的閱讀歷程,並探討閱讀習慣與書籍類型的轉變,希望能喚起更多人對閱讀的熱愛。
Thumbnail
整理家中書本後,回想所有書籍背後的閱讀記憶。從兒時初次接觸漫畫開始,到後來的小說、心理學、世界文學等閱讀經歷,除了回顧自己的閱讀歷程,並探討閱讀習慣與書籍類型的轉變,希望能喚起更多人對閱讀的熱愛。
Thumbnail
這段時間就是喜歡帶著書就跑到咖啡廳,喝著咖啡看著書聽著音樂寫寫日記,靜靜的一個人待著,然後把時間也忘卻了。
Thumbnail
這段時間就是喜歡帶著書就跑到咖啡廳,喝著咖啡看著書聽著音樂寫寫日記,靜靜的一個人待著,然後把時間也忘卻了。
Thumbnail
閱讀是一種享受,但有時候讀書無法專心或閱讀速度變慢,這時候可以嘗試對話式閱讀。透過與書中內容對話,讓閱讀更加有趣且豐富,並且可以讓自己更集中注意力。
Thumbnail
閱讀是一種享受,但有時候讀書無法專心或閱讀速度變慢,這時候可以嘗試對話式閱讀。透過與書中內容對話,讓閱讀更加有趣且豐富,並且可以讓自己更集中注意力。
Thumbnail
什麼時候開始 書架上喜愛的書籍 一層層 鋪滿了淡淡的塵
Thumbnail
什麼時候開始 書架上喜愛的書籍 一層層 鋪滿了淡淡的塵
Thumbnail
常有人問我的書櫃何以長期爆滿,待讀清單總是有增無減? 回想過來,我自小學開始,還真從沒出現過閱讀空檔。(頂多是我拖延症發作,擱著不讀👀)有時聽到旁人說最近都找不到合意的書籍,我簡直無法想像。
Thumbnail
常有人問我的書櫃何以長期爆滿,待讀清單總是有增無減? 回想過來,我自小學開始,還真從沒出現過閱讀空檔。(頂多是我拖延症發作,擱著不讀👀)有時聽到旁人說最近都找不到合意的書籍,我簡直無法想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