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不過比通過還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沒有看錯沒有寫錯,我常常開玩笑說:食品容器法規,要不通過很難,比通過還難。至少在"不鏽鋼"這個材質是這樣。

為什麼?因為不鏽鋼屬於安全的材質,並沒有特別的規範!所以就是通用金屬規範,不能溶出的金屬規範裡面,根本沒有不鏽鋼包含的成分。所以很難不合格。

這個比喻很難懂?簡單說就是,你知道砒霜有毒,所以不鏽鋼去驗有沒有含砒霜。可是正常不鏽鋼本來就不會含砒霜,所以真的驗出有砒霜,不是過程汙染,就是檢驗有問題,在不然就是真真實實的被搞了!


全世界的檢驗規範很簡單,可以分3大類:

第一類:驗已知成分中,有危害的毒物溶出量。如果沒有針對特並材質定標準,就驗通則,就是同類型一定不可以超標得物質。

第二類:材料實在太多種,我不管成分如何,我就是驗溶出物質的總量,制定溶出總量上限

第三類:輿論一直炒,名眾很害怕!所以針對民眾害怕的成分制定一個標準來安撫一下民眾。東方國家很吃這一套!


所以我常常說,金屬製品真的不用太擔心"料不純"的問題,反而是上面有印刷的,有烤漆的,有其他成分的東西比較容易出問題。


關於食品容器標準這個議題,在不同的狀態下會有不同的溶出量。所以針對檢驗環境通常有4個類別:

A:溶出環境:固體、液體

B:接觸成分:是否含奶類、油脂含量

C:溫度:高溫、中溫、常溫、低溫

D:溶劑:酒精含量

這4個類別,可以變換數十上百種測試環境,譬如油脂,油脂是固體,還是液體,含量高低,溫度高低。簡單說,如果你是固體狀,固體接觸,不含油脂、液體、酒精、奶類,在常溫下測試,大部分的產品應該都不會溶出有毒物質。可是同樣商品,在高溫下或是裝酒精液體下,結果就很難說。所以廠商只會說"通過食品容器標準"可是他不會告訴你他進行哪一項測試。退一萬步說,測試也不過就是"送測品"沒問題,跟量產品不會是同一批生產出來的東西。

還是回到誠信問題,會偷料的廠商,展示了全部的檢驗合格報告,他還是會偷料!


不過標準重不重要?我覺得還是有價值!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在開發階段確認材質適不適合!我有沒有送驗失敗的經驗?有的,還不少次。選錯材質挑錯檢驗標準就很容易失敗。在開發階段測試標準都是嚴苛的,金屬沒有出過問題,可以塑膠有時候會。制定這些標準絕對是有實質上的意義的!至少在挑選新材料的時候,是很重要的指標!


回到我常說的,真的有問題或是疑慮很高的東西,政府都已經制定標準。沒有特別限制的,真的也不用太擔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好筷邸家話家常
1會員
154內容數
從設計機車到生產巴士,又從巴士回到設計餐具。從工程師到管很多人,又從主管到沒人可管。如果賺錢是衡量人生的準則,那還處於一事無成的階段。 工作,除了賺錢外,應該還是需要一些理想跟堅持吧?
好筷邸家話家常的其他內容
2025/07/31
很多客人都問這個問題,其實心中都已經有答案了! 我自己的餐具很亂,因為每一雙筷子我都會親自測試過好幾個月!確認沒有問題我才會開始在攤位上銷售!自己敢用的筷子才敢賣客人,自己覺得好用的筷子才敢推銷,自己用過的筷子才能回答客人的問題。 我用筷子很隨興,說明書上面寫不可以的事情我大多都會做!筷子三
Thumbnail
2025/07/31
很多客人都問這個問題,其實心中都已經有答案了! 我自己的餐具很亂,因為每一雙筷子我都會親自測試過好幾個月!確認沒有問題我才會開始在攤位上銷售!自己敢用的筷子才敢賣客人,自己覺得好用的筷子才敢推銷,自己用過的筷子才能回答客人的問題。 我用筷子很隨興,說明書上面寫不可以的事情我大多都會做!筷子三
Thumbnail
2025/07/27
該怎麼說呢?只要你眼睛看的到紋路,都是沒有辦法"實質上"減少接觸面積,唯一的功用就是儲存油!因為有凹槽紋路,所以油會停留在表面!食物跟鍋子中間被油隔離了,所以說"減少接觸面積"也不能算錯! 不過要釐清處一件事情,不沾靠的是油,不是本身不沾黏。如果油脂不夠形成沾黏了,那些紋路凹槽就會從優點變成缺點!
2025/07/27
該怎麼說呢?只要你眼睛看的到紋路,都是沒有辦法"實質上"減少接觸面積,唯一的功用就是儲存油!因為有凹槽紋路,所以油會停留在表面!食物跟鍋子中間被油隔離了,所以說"減少接觸面積"也不能算錯! 不過要釐清處一件事情,不沾靠的是油,不是本身不沾黏。如果油脂不夠形成沾黏了,那些紋路凹槽就會從優點變成缺點!
2025/07/16
看到threads上的一個打假文章,說大陸用便宜不鏽鋼鍍膜假裝304不鏽鋼,先說結論:不一定是假的,就算真的是201也不用過度擔心。 https://www.threads.com/@sunny_day_association/post/DMGNJHpzKaB?xmt=AQF03VB-Kd7k7-
2025/07/16
看到threads上的一個打假文章,說大陸用便宜不鏽鋼鍍膜假裝304不鏽鋼,先說結論:不一定是假的,就算真的是201也不用過度擔心。 https://www.threads.com/@sunny_day_association/post/DMGNJHpzKaB?xmt=AQF03VB-Kd7k7-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暨搞懂送檢流程後 接下來就是「如何讀懂食品檢驗報告」、確保你的產品能符合法規、上市銷售!
Thumbnail
暨搞懂送檢流程後 接下來就是「如何讀懂食品檢驗報告」、確保你的產品能符合法規、上市銷售!
Thumbnail
世衛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在今(7/14)日直播影片指出,加熱菸產品很可能在今年9月通過指定菸品審查,並於10月正式在台灣上市,但衛福部卻要禁止電子菸50年,表示加熱菸獲准的背後,涉及複雜的利益考量。
Thumbnail
世衛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在今(7/14)日直播影片指出,加熱菸產品很可能在今年9月通過指定菸品審查,並於10月正式在台灣上市,但衛福部卻要禁止電子菸50年,表示加熱菸獲准的背後,涉及複雜的利益考量。
Thumbnail
夜市的食物都很衛生可以放心食用,但問題常出於用來裝油炸食物,例如;油炸雞塊、天婦羅、章魚燒或薯條,的防油紙袋或紙盒,其內層就有可能塗上一層PFAS物質,用來防油、防水或耐高溫。但是PFAS塗層有致癌的危險。
Thumbnail
夜市的食物都很衛生可以放心食用,但問題常出於用來裝油炸食物,例如;油炸雞塊、天婦羅、章魚燒或薯條,的防油紙袋或紙盒,其內層就有可能塗上一層PFAS物質,用來防油、防水或耐高溫。但是PFAS塗層有致癌的危險。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認證的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揭露了一項台灣電子菸研究的最新結果,顯示電子菸相對於傳統香菸在減害方面具有優勢,他同時痛批台灣民進黨政府及反菸團體董氏基金會,指責其在2023年黑箱制定菸害防制法時,忽視國際標準、科學證據以及民意,進而全面禁止電子菸,簡直比服貿、COVID19疫苗的黑箱更黑箱。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認證的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揭露了一項台灣電子菸研究的最新結果,顯示電子菸相對於傳統香菸在減害方面具有優勢,他同時痛批台灣民進黨政府及反菸團體董氏基金會,指責其在2023年黑箱制定菸害防制法時,忽視國際標準、科學證據以及民意,進而全面禁止電子菸,簡直比服貿、COVID19疫苗的黑箱更黑箱。
Thumbnail
香水很多原料都是已經是化學有機合成,所以當大家聽到化學,就直覺反應有害。這是比較侷限的知識。因為我們吃的維他命也都是用化學製造合成出來的。一樣是等級問題。現在的科技,很多公司的合成技術,石化產品早已不是唯一途徑,已經利用生物科技做新的途徑。在歐洲的規定,這些過敏原都會被下架。任何產品,都有分等級
Thumbnail
香水很多原料都是已經是化學有機合成,所以當大家聽到化學,就直覺反應有害。這是比較侷限的知識。因為我們吃的維他命也都是用化學製造合成出來的。一樣是等級問題。現在的科技,很多公司的合成技術,石化產品早已不是唯一途徑,已經利用生物科技做新的途徑。在歐洲的規定,這些過敏原都會被下架。任何產品,都有分等級
Thumbnail
當我發出這篇文章時,就是我考到拉~灑花 那這篇文主要是來跟想考食品分析乙級同學們,分享心得 首先給大家列出111年的術科考試題組及考試的一些重點 A-a 革蘭氏染色法之操作[大家公認的簽王] 1.要會使用顯微鏡 (最小倍數到油鏡) 2.塗抹菌體,經過火後,載玻片上會出現薄薄的霧狀 3.酒精脫色勿停留
Thumbnail
當我發出這篇文章時,就是我考到拉~灑花 那這篇文主要是來跟想考食品分析乙級同學們,分享心得 首先給大家列出111年的術科考試題組及考試的一些重點 A-a 革蘭氏染色法之操作[大家公認的簽王] 1.要會使用顯微鏡 (最小倍數到油鏡) 2.塗抹菌體,經過火後,載玻片上會出現薄薄的霧狀 3.酒精脫色勿停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